带着你的“人道主义”滚出去!
医生手记
有个西方人问我:“为什么中国人把‘爱国’看得很重?”
我平静地回答:“因为中国有一种‘孝’的文化。”
西方人好奇地问:“什么是‘孝’文化?”
我笑了,因为我发现我的韩国日本朋友也和我一起在微笑。被中华文化所熏陶的民族,都会懂得什么是“孝”。而崇尚自我意识,崇尚个性解放的西方人很难领会东方人的这种渊源长久,早已潜应莫化了的亲情责任感。
“孝”就是一种“爱”。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天性的自然纯朴之爱,中国人把这种“爱心”视之为一个人必备的美德。我想很多中国人都会有同感,一个人,就算他再坏,他也知道要孝顺老母亲,“不孝”被每个中国人看作大逆不道,“不孝子孙”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卑视的。
同样,中国人的“爱国”,也带有了很浓厚的“孝”意识。中国人甚至把爱国看得比“孝”还要重,常言道:“忠孝不能两全”,在国家民族和个人之间,中国人把“孝”升华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从对母亲之爱,升华到把国家民族当作了母亲,从而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居江湖之远,不管世事沧海桑田,中国人这种伟大的爱,永远世世代代被神圣地相传着。
甚至到了今天,很多中国人移民了,改了国籍,但中华文化的“孝”还是在影响着他们的心灵,或许,有的人对母国有着复杂的感情矛盾。或许,有的人已经有了“洋母亲”,但我们无法去手按着《圣经》自欺欺人地喊:“圣母啊,你才是我的亲母亲。”
春秋时的郑庄公对其母大有意见(其母帮其弟发动政变要杀害他),郑公为此及其愤慨,曾发誓再不与其母见面。然而,人性还是人性,亲情还是亲情,最后他还是和母亲在“黄泉”抱头痛哭,血浓于水的母爱和孝心最终会聚在了一起。对中国人来讲,有多少恨,不能融化在这伟大的“爱”之中呢?
我承认,西方人的“人道主义”有它们的伟大之处,但是,如果能做到真正的“人道”,就要首先学会去理解,能否去理解一下中国人的“孝爱”文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从来就没有用自己地思维去强迫西方人不去爱“上帝”,不去爱自己的亲人,不去爱自己的国家。因此我也警告某些人:别想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去抨击中国人爱国爱母亲的本能!!
中国人,东方文化的缔造者,我们永远会爱国,因为无论在哪里,无论何时何地,中国人都对生我养我的亲人和国家有一种“进孝”的责任心。无论我们多悲苦,我们都不会忘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那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那是中国人的“天伦”!!
流着中华民族血液的网友们,或许,你们有的人已经为人母,为人父了。如果有一天,当你病倒了,住在病房里,而你的子女来看望你的时候却说:“我只是出于人道主义来看你的。”
我想你会不假思索地和我一样回答:“带着你的‘人道主义’滚出去!”
2008 年 5 月 20 日
别让充满爱心的地震救援变味
来源 : 影云 于 08-05-19 21:56:21
by 思芦
别让充满爱心的地震救援变味
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是人类的大灾难。对这场极其惨烈的自然灾害,全世界有良心的人都表示同情,都站在中国人民的一方,用各种方式关注,支持这场地震救援。
有些中国媒体却在地震救援活动中,摇起了爱国主义的旗帜。发出一些嘈杂之声。比如新浪的大标题高呼:中国必胜。给人的感觉是这场救灾是以中国为一方,世界为另一方的对抗赛。新京报发表一篇文章,标题是“救灾是对所有爱国者的动员令”。其实我们看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都对中国的地震灾难表示了同情和慰问。许多国家表示要派专业救援队伍来华参加救援。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和人民提供现金捐款和物资援助。台湾包机直航成都迅速提供急需的救灾物资并派遣专业救援队伍。因为这些国家和个人在这场地震中首先看到的是人类生命的丧失,而不是死者的国籍。他们把这当作人类的共同灾难,而不仅仅是中国的灾难。人道救援无国界。把地震救援看成是单纯的爱国主义行动是对国际援助的排斥。
狂热的爱国主义使人盲目,不分皂白地为自己的政府的失误地辩护,不允许任何批评。极端地爱国主义更让人丧失人性。比如有比较中国网民对美国的龙卷风灾难的反映和美国网民对中国地震灾难的反映。前者幸灾乐祸,诅咒者居多,后者同情,担心,为之祈祷的居多。这就是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分野。
人道主义永远高于爱国主义。地震救援应该高扬人道主义,生命高于一切的旗帜。张扬人类普遍的同情心和爱心。不应该让中国自外于世界。
救灾动员人道主义比爱国主义更有效。爱国主义可以为了国家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牺牲人民的生命。人道主义提倡生命高于一切,为了抢救生命,可以不惜一切,真正地尽全力。
在中国,极端的爱国主义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相反,人道主义经过中共的批判和文革的践踏,更是缺失。我希望这次救灾能弘扬人道主义,使爱心和人性成为社会风气,造成个人价值和对生命的尊重等人文思想的普及。而不是被利用来宣传爱国主义,宣传社会主义好,宣传党和领袖的关怀等党文化。
自然灾害和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把救灾提到爱国主义的高度,实际上非常狭隘,贬低了这场充满爱心的地震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