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阿姆斯特丹,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美丽的运河?神话般的河边建筑?郁金香和自行车?泛滥的大麻?神秘的红灯区?今年7月,我利用换机的间歇,用了两个11个小时,在阿姆斯特丹进行了走马观花式的“深度游”。时间虽短,却颇感收获甚丰,我由衷地喜爱这座城市——独特而极具魅力。
我常常想,一个地方,你对其印象的好坏,与你在什么样的节点与它相遇有很大关系。记得若干年前——三峡还仅仅是三峡,而没有大坝的时候,我出差到湖北宜昌,并计划从那里登船游三峡,那座小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的宜昌车站坐落在高高的坡顶上,出站后数十层台阶通向站前广场。我坐的火车是在清晨到达的,当我呼吸着异常清新的空气拾阶而下时,见到的不是熙熙攘攘的旅客,却是挑着担子来来往往的的菜农——箩筐里的青菜碧绿新鲜,叶子上还滚动着清晨的露水。从高高的台阶向下望去,晨曦下的城市整洁、宁静,而又鲜活地充满生活气息。此后,一想到宜昌,我的脑子里就浮现这个温馨美好的画面。
与上面的情景相仿,我进入阿姆斯特丹也是在清晨,晨曦下的阿姆斯特丹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我到达阿姆斯特丹Schiphol机场是当地时间清晨6点钟左右。顺利出关,顺利找到通往市区的火车站,仅十几分钟后,我便到达了位于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中央火车站,非常方便。下了火车,我开始有点发懵:火车上几乎空无一人,怎么一下车就进入了茫茫人海了呢?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据说每天吞吐量达25-30万人次,规模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人们举着咖啡,带着耳机,夹着公文包,匆匆忙忙地穿梭着,每个人都是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倒把我这个“背包客”显得如此的渺小和格格不入。
我朦朦胧胧地随着人流挤出车站,左右望去,看到红砖的车站建筑,及遍地堆积的自行车,倒像穿越回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
然而,当我一转身,面向广场时,我看到那遥遥相望的古老的建筑,那似曾相识的河流和游船,那穿越广场的骑自行车的人们,便感觉到“阿姆斯特丹”扑面而来!
面前的广场,看起来宽敞,宏大。但与我们国内常见的广场相比,这里不够“现代”,不够“时尚”,不够“繁华“,也没有什么人工设计的痕迹。围绕着广场的是各色古老的哥特式及其它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群,建筑物都不是很高,大部分带有尖尖的或穹形屋顶,墙砖呈暗红或灰色。仔细看去,各个建筑物的每个细节都沉淀着历史的痕迹,仿佛这座城市一出生它们就在这里,而且一直会存在下去。唯有当现代化的有轨电车缓缓驶过时,才给广场增加了一点现代的元素,与古老相映成辉。
向左望去,我看到了运河,阿姆斯特丹特有的运河!阿姆斯特丹的‘招牌’运河!那些上班、上学的人们,熟视无睹地在桥上、河边匆忙地疾行着,而我,则与他们相向而行,小跑过去,驻足在河边的桥上,贪婪地欣赏:天是碧蓝的,飘着几缕白云,古老的是桥下,是流淌了几百年的运河,河水随意而安静地荡漾,毫不招摇,却让人不可无视。时间尚早,河面上游船还没有开始运行,静静地停泊着。整个画面就像在网上看到的图片一样。
逗留半晌,我仍意犹未尽,便毫无目的地沿着河边漫步,时而穿过小巷,时而跨越石桥。做小生意的人清早起来收拾前夜的残局;清扫车、洒水车叮叮作响,清理街道;偶尔,也有勤劳的人已经开始装货、卸货,做开张的准备。
避过闹市,又是另一番情景:不甚宽敞的街道,古朴的街边建筑,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流,匆匆忙忙的上班族。———这一切既给我一种异乡异情的感觉,而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又让我感觉分外亲切。好一座有韵味的城市!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个性和识别度鲜明的城市。用“个性”和“识别度”来形容一个城市,是我刚刚偷学来的概念。前几天读了一篇介绍建筑师Moshe Safdie的文章,他的一个观点就是——一个建筑,一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character and identify(个性和识别度),而他列举的例子之一,就是阿姆斯特丹。
迷宫般的运河当然是阿姆斯特丹的特性之一。在没到这个城市之前,我以为要找到阿姆斯特丹标志性的运河及河边建筑要去一个特定的“景点”,谁知根本不用!到处是“景点”,随便转悠就好了。我们有一句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在这里应该说:撞到运河不用回头,过桥或拐弯就好了。运河迷宫一般,百十米就能毫无悬念地撞到一个,等待你去欣赏。
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大部分建造于十七世纪,主要用于治水、运输和防御,对阿姆斯特丹乃至荷兰的曾经的辉煌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该运河总长100多公里——长度超过威尼斯水系,绕过大约90个岛屿,拥有1千5百多座桥梁,布满城市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
运河两岸的房屋,无疑也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大特色。由于城市的运河结构,河边特色建筑应运而生,它们大多是三、四层高的房子,彼此毗邻而生。大概是由于“寸土寸金”吧,这些房屋都是窄窄的——还有一种说法:荷兰的土地税曾经以房屋正面的宽度为计算单位的,人们为了省税,就把房子临河的正面建的很窄。据说世界上最窄的房屋就在这里——只有一米宽,正面仅能容下一扇门。由于空间狭窄,这些建筑不能在正面做豪华的浮雕,只能在顶部做些装饰,以显示主人的身份。所以那些建筑表面看起来差不多,但仔细观察,顶部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除了普通的民居和商业用房,阿姆斯特丹市区还保留着很多古老的著名建筑。位于水坝广场的市政厅建于十七世纪;而与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同一设计师设计的荷兰国家博物馆则建于十八世纪末。这些建筑虽然经过多次修整,但都保留完好,并都在使用。阿姆斯特丹建筑各具特色,其风格甚至独称一派,称为荷兰巴洛克式建筑。有人说游阿姆斯特丹堪称为建筑之旅,我虽然是建筑盲,但看到那些不同年代,风格各异的建筑,也觉得不虚此行。
荷兰国家博物馆,不仅以建筑设计闻名,藏品也非常可观。我本来是奔着梵高画展去的,想要一睹为快,附庸风雅一番,结果发现只能网上订票,而且早已售完,只好作罢。在馆内餐厅里吃了个早午饭,居高临下地欣赏古老与现代结合的馆内装饰,也算是“到此一游”了。
走在阿姆斯特丹的街上,还有一个让人注意到的现象,就是众多的自行车!——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无论你怎样想象,都想不出那里有多少自行车。市区的街道,无论多么狭窄,都留有自行车道,上班、上学的人骑自行车;买菜购物的人,前面带着车筐,骑自行车;接送孩子的人,后面的车斗里坐着孩子,也骑自行车。——这情景,我们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都会在小时候看到过吧?
看着那些骑车的年轻人,我不由地想,前些年国内曾经流行一句话,叫做“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阿姆斯特丹的姑娘,大概不是每个人都是这么想吧?否则,这些人岂不都是光棍了?
坐运河游船,大概是游阿姆斯特丹must to do单子上的一项吧?逛累了,可以随近找一个游船打道回府。我就是坐游船回到中央火车站的,该游船本来行程一个小时,可以随上随下,我说我不需要坐完全程,只在中央火车站下船,卖票人竟然让我付了个半价,乡风古朴啊。
游船游弋在交错复杂的运河中徜徉,有时迎面或从一个小桥洞中会遇到另一只游船,舵手们相互举手,行礼致意。我想运河内一定也有自己的交通规则。船上配有多种语言解说,解释沿途的建筑、风情和历史。坐着游船,观赏了美景,增长知识,又节省体力,一举多得。
我就是这样,走着,逛着,没有特别的目标,也没特地找什么“景点”,但却处处看到了“阿姆斯特丹”,看到她的风情、文化和历史。
不过,我心里也有个“疑问”:阿姆斯特丹的历届政府好像都不太干事情,不作为呀。都什么年代了,人们还住着逼仄的房屋,走着狭窄的街道,拿自行车当交通工具。这样老旧的河道,老旧的房屋,老旧的街区,还不赶紧拆,拆,拆?
于我,实在感激这几百年的“政府不作为”。正是这种“不作为”,让我无须找到时间隧道,也能走进阿姆斯特丹这座历史。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总是有一个嗜好,就是想了解一些当地的人。一般来说这是一个奢望,因为旅游嘛,总是匆匆来,匆匆去,没有什么时间和机会接触当地人。因此我退而求其次,衍生了另一个嗜好,就是泡街边咖啡馆,要一杯浓郁的咖啡,一边慢慢地浅酌,一边看着街上形形色色的人,心里默默地揣摩他们,与他们“神交流”。(没有咖啡馆的地方另当别论。)
到阿姆斯特丹之前,我的同事和朋友都提醒我:那里不同别处,咖啡馆是不能随便乱进的。有人详细地告诉我:你可以进Café,但是千万别进Coffeeshop,那里是吸大麻的地方。还有一个对阿姆斯特丹更熟悉的朋友告诉我,误入Coffeeshop也没什么,那里也有通常意义上的咖啡供应,但前提是你能忍受大麻的味道。
我虽然牢记着朋友们的嘱咐,但走在阿姆斯特丹街上,正是又渴又累又犯咖啡瘾的时候,看到了一处类似咖啡馆的地方。仔细看了看店的招牌,既没有Coffeeshop的字样,又没看到Café,使劲用鼻子闻闻,没有闻到臭鼬的味道,便毅然决然地走了进去。还好,一切顺利,并没有误入虎穴,成为瘾君子。我也因此敢自由迈入一个没有可疑味道的咖啡馆了。
不过仔细看看,这个咖啡馆还是和我印象中的咖啡馆有所不同,更类似一个酒吧+咖啡馆,可以想象,到这里喝酒的人(特别是晚上)一定比喝咖啡的人多得多。
说起来,我想要接触阿姆斯特丹当地人的愿望比在别处更强烈一些,这主要是源于我的朋友。。我有一家挚友,他们就是荷兰人,二战期间来到加拿大的。他们的母亲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老人,我和女儿都叫她oma,祖母的意思。Oma 94岁去世之前,眼睛几近失明多年,但积极乐观,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忱。老人家在世时,我每次去看她都要买一束黄色的鲜花,因为她只对黄色还有些许光感。每一次,她都非常高兴,亲自摸索着灌水插花,然后把眼睛贴到花上,一脸的微笑。因为挚友一家,我便对荷兰人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
非常幸运,这次在阿姆斯特丹,我除了泡咖啡馆之外,还真有几次和当地人接触的机会,这都得益于我“原始状态”的生活。现在的人,一般来说是“一机在手,一切拥有”,只要有手机,只要有Google,基本不用与人交流。而我,是在“裸游”,手机虽然在手,但没有流量,只能做廉价的相机用。所以走在阿姆斯特丹街上,我就彻底和现代信息工具脱节,变成一个只能用嘴交流的“原始人”了。
第一次向人问路,十分勉为其难。正是上班时间,过路人都是急急匆匆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每个人都带着耳机,目不斜视地向前奔走,一副“高冷”的样子——一句题外话,在那里见到的人,高高的,冷冷的,身材好的人的确挺多。我忐忑地拦住了一个青年,结结巴巴地向他问路,不知道他会不会理我,也不知道他能否听懂英语。他驻足,茫然地摘下耳机,皱眉听我重复同样的问题。出乎意料,之后他非常热情,详细地指点我,并给了我很多信息。旗开得胜,令我信心大增。
后来我发现阿姆斯特丹的人都很热情,无论他们忙与不忙,都会耐心想办法帮助你。有一次我向一个女孩问去“蓝桥”怎么走,她正忙着店铺开张,却放下手里正做的事情帮我。她并不知道我说的地方,我不好意思再打扰她,就打算去问别人,谁知她叫住我,问我知不知道这个地方怎么写,怎么拼,然后拿出手机帮我查。查到后,她笑着说:“原来是这里呀!我们当地人不这样称呼那个地方。”她指明了朝哪个方向走,但告诉我道路太复杂,只能走一阵再问别人。她嘱咐我:“你就问‘滑铁卢广场’,没有人知道‘蓝桥’的。”
看来,没有GPS,没有现代化的手段,“平淌”阿姆斯特丹还是可能的。我就更有信心漫无目标地乱走了。我喜欢那些大街小巷,石桥运河,和毫不起眼的民居住宅。
就是在这样一个居民区小巷里,我遇到一位遛狗的老夫人。我向她问路,她同样很热忱,但是说那个地方虽然离这里不远,但七拐八拐,太不好讲了。老夫人沉思了一下,笑着说:“反正我也遛狗,干脆带你过去吧。”于是我们一路走一路攀谈。我告诉她我是中国人,现移居加拿大。我又告诉她我荷兰朋友一家的故事。老夫人说二战期间她们家本来也要移民加拿大的,后来战事不再吃紧,就放弃了。老夫人还告诉我,两年前,她曾去过加拿大的BC省,并在温哥华岛坐邮轮。老夫人说在船上她看到很多中国人,他们很“active”。我想到了“中国大妈”,便笑着问:“有些吵吧?”老夫人微笑不语,过来一会儿,她似乎觉得有些不妥,礼貌地说:“还好啦,我们有时也很吵。”我们谈得甚欢,告别时竟有些不舍,我怜爱地蹲下和那只可爱的小狗告别,老夫人人告诉我她喜欢别人把手放在她的颌下,我如此做了,小狗舔着我的手,和我亲热,也是恋恋不舍。
我这短短的游程,居然还有机会和当地人交流,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这一次阿姆斯特丹小游,能去Zanndam小镇,是我的另一个意外之喜。那是我返程时的第二次在阿姆斯特丹逗留。和第一次一样,我先是大街小巷地闲逛,然后想起著名的水坝广场还没去过,便一路打听,找到那里。说实话,著名的地方虽应该去看,但总是觉得人为的旅游气息太重,有些影响情绪。在水坝广场,我至少看到十个旅游团,操着各种不同的语言,熙熙攘攘围绕着景观。我有些兴趣索然,不想多逗留了。那么,还去哪里呢?要不就去久负盛名的阿姆斯特丹红灯区逛逛吧,顺便还能在位于红灯区附近的中国城吃顿饭。想向人问路,但看看周围,好像除了繁忙的各队导游,剩下的基本上都和我一样,肯定一问三不知。
正在踌躇之间,我突然听到了一句生硬的“你好!”,抬头一看,两位姑娘站在面前,笑盈盈地看着我。原来她们一个是正在学中文的荷兰本地姑娘,一位是华侨后代,她们来自教会,在‘学雷锋,做好事’,看到我有难处,主动提出帮助。
我们磕磕绊绊地交流,虽然两位的中文水平不好恭维,但我还是努力让她们保持成就感,尽量说中文。姑娘们说:红灯区和中国城虽然离这里不远,但现在在修路,很难过去。我正想着还能怎么打发时间,那位华裔女孩突然一拍手,说:你可以去Zanndam呀!于是她们争着抢着告诉我:那是一个小镇,建筑非常有特色,从中央火车站坐火车就可以过去,车次很多,完全不用担心耽误你的其它行程。
好主意,说走就走,看什么红灯区呀?那里再诱人,于我也只是看个新鲜而已。就这样,继我逃脱了大麻的诱惑之后,又与红灯区擦肩而过了。——阿姆斯特丹的这两个负有盛名的特点皆被我错过了。
在去往Zanndam的火车上,我又遇到了热心的荷兰人,他们是一对夫妻,坐在我的对面。我向他们打听到Zanndam有几站,于是我们攀谈起来。两个人都很很热情、健谈,有知识。他们详细给我讲述了Zanndam及阿姆斯特丹的历史,那些建筑的结构和原理。继而,谈话又扩展到整个荷兰的特色建筑和地域特点。知道我的行程之后,他们告诉我还有那些地方可以去,怎样去等等。相见恨晚啊,如果我早些遇到他们,游玩还能更丰富些。可惜此刻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等我玩完Zanndam,人也几乎累晕过去了。
下面这些照片就是在Zanndam照的,那些建在水上的建筑,是不是个个都像神话中的小木屋?
我非常喜欢阿姆斯特丹,这是一座完整的没有被破坏的城市,有历史,有文化,也有生活。当你走在这座城市中,你看到的,触摸到的,嗅到的,几乎无一处不诉说着她的故事和她的历史,她鲜明的个性和识别度完完整整地坐落在那里,使你不得不为她的魅力所折服。
近些年回国,无论到哪个城市,人们都会自豪地说:“城市变化很大吧?你是不是都不认识了?”而我也会回答:“是的,很现代化,看起来和北京、上海也没什么两样。”但心里,这种对话却让我有些酸楚:处处高楼林立,流光溢彩,繁华奢侈,却有些面目模糊。家乡的城市,儿时曾经的城市特征,那些小巧精致的日式洋房,那些绿茵蔽日的大路小巷都哪里去了?再说北京,这个我居住多年的地方,每次回去,已经没有多少亲切感了。除了感觉到处是高楼大厦的downtown之外,那种老北京的气息越来越稀薄,让人没有归属感。我们的地域风情,我们的古老文化,我们的历史,在我们的城市中还能找到多少?它们即使没有消逝,也大多被掩埋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