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
2024 (1)
我不喜欢《繁花》的理由
《繁花》在国、内外很火。对于影视作品,我不大赶得上潮流,总是不疾不徐地按自己的节奏找些喜欢的东西看,所以总是慢几拍。但最近谈论这个剧的人太多了,也就跟风地找来看。虽然目前还没看完,但有些感觉如鲠在喉,想要顶风作案地吐吐槽。
其实,烂片多了去了,没必要一一吐槽,再说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喜欢可以不看,有什么可谈论的。我之所以费劲码字,还是冲它的盛名去的,可以肯定,《繁花》不在烂片的范畴,但是如此盛名,就让我有些疑惑了。我为自己纳闷:在一片叫好声中,为什么我欣赏不来呢?
说实话,在看前两集时,我挺起劲儿的,镜头讲究,节奏快,众多人物出场,每个人似乎都自带故事感和悬念。我想着:这么热闹的开篇,正好可以搬个小板凳看大戏。然而,看着看着,就有些索然了:一个好题材,一众好演员,怎么每一集都像在给卖大力丸的开场子?
我也看到一些关于《繁花》的争论,大部分都聚焦于是否真实,而我,倒并不纠结于此。其实,“真实”本身就是一个“不真实的标准”,因为人,场景,社会,现实,总是有太多太多的面,个人视觉的真实可能众多人感觉不真实,反之亦然。而对我来说,如果把《繁花》作为一部优秀的作品来评判,我不喜欢这部剧的原因是另外的方面:人物的呈现和故事的带入方法。
先说人物,《繁花》里人物众多,且个有个的特点,从横向来说,这是这个剧好的地方。但是从深度来说就有些一言难尽了。怎么形容呢?就好像你看一场戏,生旦净末丑,每个角儿有自己的扮相、唱腔、动作,花脸就是花脸,青包公就是青包公,你绝不会看混。但是一部30集的电视剧,时间跨越10年,如果每个角色都仅以一张脸来呈现,人物就非常脸谱化,没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可能有人会说:上海女人就是那样子!上海人就是那个样子!这话我不反驳,因为如果你截取任何一个剧中片段,某个街景,某个人物,都可能触动你真实的记忆,让你回想起曾经的人和事。但是,人物也好,事件也好,都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变化的,而《繁花》的很多人物缺陷就在于此,几乎每个人都是一张脸,一种腔调,一个模式贯穿全剧。拿汪小姐举例:比较10年前后的她,除了衣着打扮变了,表演方式变了吗?几乎没有!如果不看衣着,又没有画外音的提示,你能看出她是在演10年前还是10年后?除了表演痕迹极浓的乍乍呼呼,你看不到她的表面之后的内在,更看不到她的变化。同样的疑问也适用在其他人身上,比如李李,比如那个金美林的老板娘,再比如“大男主”宝总。《繁花》成功地让观众记住了每个人物的脸,但仅限于单薄的脸谱性的脸,就像早年间你家里挂了一张美女年历,看了一年,总归会把她记住的,然而,美则美哉,活则不活。当我回头看《繁花》的宣传照时,就是这种感觉。如果是一般的电视剧,做到能让观众记住人物的“脸”就是不小的成就,但如果用高质量衡量,这种人物呈现就很逊色了。
再说故事,电视剧《繁花》的故事有很多讨巧的视觉:老派+现代,市井+暴发户,体制内“白领”+里弄白丁,帅哥+美女's;商战,股战,情战;卧薪尝胆,一夜暴富(暴穷);加上本身就充满机会、转折、梦幻、多彩的时代背景(上世纪90年代);加上话题指数妥妥居首的地域背景(大上海);加上中、老观众的怀旧热,年轻人的好奇感;当然,最后还要加上重磅炸弹---王家卫。这,这,能不火吗?当然,话虽然这么说,但真正驾驭这样大的时间跨度与人物繁杂缤纷的故事也是很有难度的。不过,王家卫是谁呀?那可是专门在电影里把故事讲得让人看不懂的主儿,怎么会没有震场子绝活?据说,因为这不是电影而是电视剧,王导还是体察民情,考虑到受众群体的理解能力的。没有把“王家卫手法”直搬过来,而是加了很多插叙,倒叙,画外音,形成了这个“弱王家卫体”的叙事方式。感谢王导的体恤,看这个作品让我感觉轻松很多,没有以前的那种看不懂还要装懂的压力(同时也偷偷怀念一下在半懂不懂的某一点,心灵被针刺一下的痛)。但是,恕我一个外行人说句外行话:我觉得很多切换太生硬了(太王家卫体了?)。有些电影,全篇都在插叙,回忆,甚至幻想中切换,但仍觉得行如流水。而《繁花》的叙事,却让我有一种玩假深奥的感觉。进一步,我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取巧偷懒的手法,故事讲不通顺了,来一个旁白补充一下。爱恨情仇交代不过去了,补一下往日的场景。这个用法有点像剧中无所不能的“老爷叔”---宝总出现问题了,老爷叔会出来保驾,故事有破绽了,补一块陈年旧事的补丁。
话说回来,虽然依我的观点,我觉得《繁花》太过吵闹,不是我的菜,其表现手法也很难称之为上乘。但是,一部剧能受众多人喜欢也自然有它的道理。还是那句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PS: 还没有把这个发出去,就看到了张艺谋也要拍电视剧的消息,看来大腕导演们也开始竞相放下身段“亲民”了。
拍的花里胡哨的 剧情还是就老套。
要不是陪女朋友看了几眼 我连听都不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