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应一网友之邀,为其博客留言、捧场。一时触动心中愤懑,遂秉笔直书胸臆。登出数刻,旋被删除,不知是恰伤博主之爱,抑或误犯某公之忌。原稿无存,敝帚自珍,只好根据记忆再写一遍。
近年来醉心合唱,偶尔上网搜寻录音,发现国内外许多合唱团都演唱过一首名为《黑龙江的波涛》的歌。点击试听,哭笑不得,原来是改头换面的俄国名曲《阿穆尔河》!
黑龙江原为中国内河。百余年前,国家积弱,江左被帝俄鲸吞、蚕食净尽。难道一纸边境新约就可以让我们某些国人置国耻于脑后、甚至为侵略者歌唱吗?尤其令人惊诧莫名的是,这些合唱团中,居然包括大名鼎鼎的戍士男声合唱团。《瑷珲条约》距今仅百五十年,江东六十四屯惨遭屠戮刚过百年,珍宝岛烈士为国捐躯还不到四十年。自轻自贱、自欺自辱,莫过于此。口占四句,聊代一叹:
戍士之责在国防,歌喉谁料也当行。
六十四屯浑忘却,隔江献演黑龙江。
戍士:意为戍守边疆的兵士。[清]周亮工 《书影》卷二:“北风凄劲,戍士秋怀,把臂宣骄,亦自哀激。” 康熙年间,吴都梁、潘问奇等纂修的《昌平州志》:“於要地則設關堡,有關堡必用戍士,有戍士必資餱糧,隄防疆場,其道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