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岩的小说和“海岩剧” 之九
(2008-01-01 19:27:10)
下一个
9.
在中国大陆,海岩有一个纪录无人出其右:他十年中出了九部长篇小说,几乎是一年一部,而且每一部小说都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光这就让他赚了个盆满钵满。他还创造了一个“造星神话”:凡是主演他的电视剧的年轻人都由此而走红——这一点媒体是有些夸张了的。不过,这个神话对那些急切盼望真正打入影视界的少男少女们,总有莫大的杀伤力,所以他们对海岩趋之若骛,对“海老师”的恭维、赞扬之声不绝于耳。
有一点值得注意:“海岩剧”都是由海岩的小说直接改编(往往就是海岩自己编剧),两者内容完全相同,连叙事方式也照搬无误,所以海岩的小说也跟着电视剧畅销。“海岩”已经成为一种“品牌”,这是其他大陆作家望尘莫及的。
海岩的小说只能算作通俗小说,拿几个著名的通俗小说家来比较吧:论个人才情和识见,海岩远远比不上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张恨水、刘云若,也远远比不上后半期的金庸、梁羽生,但他竟然一下子红了十多年,看样子再红下去也有可能,是什么因素形成这种状况?更直接地说,海岩的小说和电视剧用什么吸引了读者和观众?
我们知道,海岩在多个不同场合称自己“会编故事”,而当下许多作家在这方面不如他。令人疑惑的是:小说当然要讲一个故事,难道有不讲故事的小说?看来,海岩对所谓的“故事”,有他的特殊理解。
海岩对“故事”的基本理解,恐怕来源于他青年时期读的中国古代话本小说。按照古典小说的传统,“故事”要“有头有尾”,要有戏剧性冲突;接之而来的要求是:故事要有足够吸引人的元素。海岩本能地明白了小说(应该是指通俗小说)的诀窍。那么我们来梳理一下:海岩的故事运用了哪些诀窍?这个诀窍就是前面指出的“罪案加爱情”模式。从《便衣警察》开始,到《五星大饭店》,这个模式一直运用。只有在《永不瞑目》中,跟踪罪案成为故事的基本线索,以至该故事接近于警匪剧;而在其他作品中,罪案只是制造悬念和兴奋点、缀连人物与情节发展的手段。但是这种手段反复使用,就难免捉襟见肘,例如《平淡生活》与《河流如血》就是如此。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惊奇海岩先生乐此不疲的顽强精神。
同“罪案”构思相关联的,我们会发现海岩先生的一个特别嗜好:他喜欢给他心爱的主人公享受牢狱之灾。我们细数一下,杨瑞(《玉观音》)、龙小羽(《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丁优(《平淡生活》)、刘川(《深牢大狱》)都是如此。海岩先生做过狱警,深知监狱是净化灵魂的好地方。另两个人物,陆保良(《深牢大狱》)和潘玉龙(《五星大饭店》),前者已滑向犯罪的边缘(吸毒),后者已经犯罪,只怪法官仁慈,给了个“免予刑事处分”,海岩先生应该设计他们也能在牢房里待上一段时间,那么故事会更曲折,更精彩。
我们再来看海岩制造爱情的手段。
在海岩的作品中,大多数主角对情感都有一种偏执的狂热甚至畸型的心理,例如,肖童对欧庆春,欧阳兰兰对肖童(《永不瞑目》);罗晶晶对龙小羽,韩丁对罗晶晶(《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丁优对周月(《平淡生活》);刘川对季文竹,单鹃对刘川(《深牢大狱》)等;另外,《河流如血》中的陆保良也是这种心理类型。而且,这些人物都是俊男靓女,对情感又都如此这般,构成了爱情戏的基本要素,绝对吸引眼球。
?
这还不够,海岩还喜欢玩多角恋:或一男两女,或一男三女,或两男一女,或甲追乙,乙追丙……总之花样繁多。这第三个要素加上去,怎么会免得了冲突,这样的爱情戏怎么会不热闹?前面我说过,象琼瑶那样展开细致缠绵的浪漫爱情,从来不是海岩的长项,他的长项就是多角恋中混入罪案。琼瑶毕竟是女流,她脑子里压根没有想到,犯罪事件也能搅到爱情事件中,看来琼瑶大姐应该向海岩兄弟学习,多接触一下犯罪事件,一定大有长进。
如果我们更细心一点,还会发现海岩的故事中,虽然大多数主角是平民,但一定出现一两个富豪,海岩还特别热衷平民与富豪之间的爱情。你看:吕月月与潘家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欧阳兰兰与肖童(《永不瞑目》)、吴晓与林晶(《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罗晶晶与龙小羽(《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凌信诚与丁优(《平淡生活》)、刘川与季文竹(《深牢大狱》)、金志爱与潘玉龙(《五星大饭店》)、其实还可以算上陆保良与张楠(《河流如血》)。联想到海岩名片上的那一串头衔,我们就明白,海岩先生有很强烈的富豪情结。他为我们编造了多种版本当代“灰姑娘”式的童话。遗憾的是,这种童话式的爱情都夭折了,也不能令人感动。只有在《玉观音》中,安心与杨瑞这两个历经艰难的苦命人那种真挚的爱情,令我们嘘唏。可惜海岩的作品中仅此一例。
这样地编故事,无非是几个基本元素反复组合,总有一天玩完的时候。实际上,从《平淡生活》起,海岩的故事生编硬造的痕迹就愈来愈明显,所有关于他“转型”的传言无非是掩饰这一难堪局面。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海岩如何从“主题先行”来构造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