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一、淞沪会战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四日(即1937年8月4日),我奉委员长电召飞抵南京,委我任副参谋总长职。当时情形日日紧急,日本在河北、绥远、平津一带挑衅不已。我最高当局知日为贯彻其大陆政策,必不会停止侵华之行动,乃于南京召集全国将领开会,表示决心抗战。各将领归去后,秣马厉兵,动员调遣,待命抗敌。八月九日,敌武装官兵侵入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内滋生事端,与我方保安队发生冲突,借此集中多数兵舰,并以陆战队登陆,要求我撤退驻沪保安队,我严词拒绝。八月十三日,敌遂集中驻沪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约万余人,向我保安队进攻,淞沪战事即告发生。我为应付事变,令张治中部三个师向上海增援,初期我以优越之兵力一度进展至汇山码头。八月二十二日晚,敌军第三师团、第十一师团及第八师团之第四旅团、第一师团之第一旅团。于川沙、狮子林、宝山等地同时登陆,向宝山、罗店、浏河之线南犯,我方续以陈城部增援,二十四日起开始反攻。上海地狭而近海,敌人陆海空联合作战,极易发挥威力,我军反攻因未能奏效。
后以敌人之增援部队陆续增加,以主力进攻罗店。十九日(应为二十九日)罗店陷,我军退守闸北、江湾、庙行、双草墩一线。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将军(司令长官原为冯玉祥,冯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后,由委员长兼任)指挥张发奎、朱绍良、薛岳、罗卓英、刘湘(本人未至前线)、廖磊(淞沪战事发生后月余始到达上海)等之集团军,与敌对峙于北站、刘行、浏河之线。当时我军力若每一集团军以三军计算,共十八个军,若每军以三师计,共五十四个师。敌人之兵力至九月底共聚集二十万人,并与强大之海空军力量配合,故以优越之势,突破我庙行、江湾之防线,我军乃向蕴藻浜南岸、陈行、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一线转移。
我军转至新防地继续与敌相持,战事激烈。我军因缺乏现代化武器,全赖血肉之躯与之相抗,所以伤亡甚重。后因敌人火力猛烈,我军被迫向苏州河南岸、江桥镇、小南翔撤退。因制空权操之敌手,敌机日夜侵扰,遂与左翼兵团续退至青浦、白鹤港。当时因联络困难,下达命令较迟,各部准备不周,撤退秩序甚为混乱,是以青浦、白鹤港之线不守,乃向吴福线之既设阵地撤退。当时以受敌机日夜跟踪之威胁,各部队撤退秩序更为紊乱,以至吴福线又告不守,而续退向锡澄线。十一月九日敌迫近锡澄,中央见部队伤亡重大,于敌人强大空军之威胁下又无法作战,乃下令撤退淞沪战场,部队主力向浙皖赣边境撤退,一部沿京沪大道向南京撤退,参加守城。上海抗战至此告一结束,历时二月又二十六日。上海抗战原计划本是节节抵抗,故有既设阵地和吴福线、锡澄线,后因敌人掌握制空权,行军不易,不能按照原定计划实施,复以命令下达仓促,部队准备不周,故原计划尚未实现便开始撤退。
(一)对日军之检讨:
1.敌人利用淞沪沿海之形势,发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之威力,以装备之优良,训练之纯熟,发挥各兵种在战场上之战力,予我军创伤甚重。
2.日军官兵在战场上均能发挥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有武士道与大和魂之精神,彼虽为我之敌人,亦应取其所长而效法之。
3.敌人之纪律太差,对民众奸淫、掳掠无所不为。我军虽装备不如敌人,因日军之行为所激起同仇敌忾之心理,却为抗日战事中激发精神之利器。
(二)对国军之检讨:
1.国军官兵深具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于淞沪战场虽制空、制海权操之于敌手,而我方之装备训练亦远不如敌人,然我军悉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相抗,其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
2.我军以劣势之陆军装备,抵抗敌军海陆空联合作战之优势,所凭藉的全是爱国精神。自八月十三日至十一月九日将及三个月,我军伤亡虽重,但敌人损失也不少。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
3.我军因无空军掩护,炮兵又少,攻坚非常困难。抗战期间,我军攻陷敌人坚固阵地之战役,固不乏其例,如昆仑关与密支那两场战役,但终属少数,考其原因乃在于武装不如敌人。
4.日军炮火猛烈,又有空军掩护,我军进攻效果很校5.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人,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亦远逊于敌人,步兵对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未发挥较大之威力。
(三)国际对沪战之评论:
我军在淞沪作战,装备虽居绝对劣势,因为英勇抵抗,赢得国际间一致之赞誉,今列举数条如下:
1.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伦敦海通电云:此间各报对上海前线华军于猛烈抵抗后,能按照预定计划,作最有秩序之撤退至业经布置妥当之防线,一致表示钦佩。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特别提出华军之英勇抵抗,并称日军尚未获得其摧毁中国军队之主要目的。即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2.十一月二十八日伦敦路透社电云:《泰晤士报》同日社论,对淞沪战事之最近一幕有所评论,先论本报对于此次上海作战中国部队之英勇智谋表示最大敬意,继谓日军欲使华军有计划退却变为总溃散,殆将感力尽精疲之苦。日军之最大与唯一目的,在摧毁中国陆军,使之不复有坚强有效之战斗力,苟无以达此目的,则土地纵有所得,亦无多大关系。日军纵谓杀死华兵甚多,纵谓上海战事此后不必再延长,然实则未必如是,上海十周血战,将有一日证明中国已安置从来未有的兵力之基础矣。华军现已从滑稽故事之迷雾中,脱颖而出。……目前虽华军大部分犹训练未足,武装未齐备,并因无力量购置雨衣,犹携雨伞(指川军)与俱,虽如此犹能抵抗现代化武器,作有秩序之撤退,此种精神将在各处发生影响。
3.十一月二十八日路透社伦敦电云:新闻纪事报同日社论称,华军在沪抵抗日军攻击之战绩,实为历史中最英勇光荣的一页。沪地华军之忠勇抗战,当可感动参加九国公约之诸代表,为维护国际法起见,同取均势之坚决立场,各国有较中国所有更强之武器,力能发起对日之国际抵制,此举可使日本早日屈膝,而迫令放弃侵略之狂暴行为。
以上是英国报纸对沪战之批评与推崇。这种国际间之同情,与国内人民情绪得到安慰,全是三月来淞沪抗战牺牲三十万部队之悲惨结果。
上海战场撤退之后,蒋委员长对战地之转移,有下列之训示:(一)此次淞沪战争已给日人绝大之打击,充分表示我们军人为国家为主义决死抗敌的精神;(二)纪念光荣战死之官兵,就要继续他们牺牲的精神,完成他们的遗志;(三)高级将领应加倍勤劳,认真研究改进部队的缺点,讲求有效的战术,以减少官兵的伤亡,增大战斗的力量;(四)今后作战应注重之要点:此次上海阵地转移,我们移至沪战最后一线,大家应抱定牺牲的决心,誓死固守,与上海共存亡。
淞沪会战时,军队高度表现了大无畏精神,人民所表现的也是慷慨捐输。凡部队所需要的无论食物,或是防御用品如麻袋、沙包、铁丝等都是无条件贡献,这种爱国热诚无形中鼓舞士气不少,至今犹令我深为感动。
选自:贾廷诗、马天纲、陈三井、陈存恭访问并纪录,郭廷以校阅:《白崇禧先生访问纪录》,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139-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