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政策的台灣陰影
郭崇倫
美國國務卿萊斯以嚴厲措詞批評民進黨入聯公投是「挑釁」,其實是中國兩、三個月以來外交努力的「成果」;據媒體報導,外交部長楊潔篪在華府會見布希總統時,曾當面要求美方提升發言層級,但並未得到美方允諾,儘管中共一再要求,但是答覆稱發言層級只到副國務卿。
關鍵在上月六日,胡錦濤親自致電布希,過去常是美國總統打電話給中國國家主席,這次反過來,是胡錦濤首次主動打電話給布希,消息人士表示,胡錦濤特別提到美國最近兩次宣布對台軍售,是「在錯誤的時間,向錯誤的對象,釋放錯誤的信息」。
甲致電乙,往往意味著甲有求於乙,布胡經常通電話,但都是布希主動,過去美國為了北韓問題、伊朗問題、甚至蘇丹達富爾問題,常常在重要聯合國投票前夕、或是多國會談前,請求中國配合美國行動。一位熟悉美、中交往的人士透露,胡對布希說過,「如果我主動打電話給你,一定是為了台灣問題。」
但已經有些中國外交決策圈中的人開始抱怨,本來許多國際議題應該按照中國國家利益,個別來決定政策,但現在好像為了台灣問題,最後總是要讓步,無論是為了爭取華盛頓好感,向美國讓步,或是要相關國家在堅決反對台獨﹝現在是反對入聯公投﹞上發言,向他們讓步。
台灣問題不是牽制北京外交政策的唯一議題,六四之後,中國與西方國家在人權議題上,有十幾年的對峙,現在北京與柏林之間,為了接見達賴喇嘛,外交冷戰仍在持續,但沒有議題比台灣議題更重要,更能在中國外交政策上投下長遠的陰影。
科索沃獨立問題,是個好例子。科索沃與台灣情況有驚人的類似,一個實際自治的省,要宣稱獨立,母國﹝此處是塞爾維亞﹞不願意放棄主權,並且在聯合國﹝經由俄羅斯協助﹞可以否決其入會案,但問題是美國與主要歐洲國家卻考慮,要在其宣布獨立後,公開承認並建交。
從現實政治考慮,中國與強烈支持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關係不錯,與強烈反對的一方塞爾維亞關係也很好,兩邊都得罪不起,而在俄羅斯與歐美之間,也犯不著選邊站,聯合國安理會投票時,中國按理來說,最好棄權,或者比較婉轉的,先投反對票,第二輪再投棄權票。
可是如果把台灣因素納入考量,政策上就勢必要反對,但這既會與阿爾巴尼亞為敵,又會得罪美國與歐洲大國。力主要按國際政治規律辦事的現實主義派就強調:「有國家要獨立,你擋得了嗎?看看東帝汶」。
但是最深的外交政策矛盾,醞釀在最陰暗的決策角落:要不要為了台灣問題,與美國攤牌?
在台灣總統大選與入聯公投前,有一派主張「早攤牌比晚攤牌好」,他們認為美國利益與中國根本上會起衝突,與其外交政策處處最後為了台海大局,要與華盛頓協調退讓,倒不如趁現在美國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抽身不得,一次性的解決台灣問題,而且萊斯不是已經說了是台灣先挑釁了嗎?動武的責任不在北京。
但是另一派質疑,所謂攤牌,不過是「顯示中國有這個決心」,不是真的要與美國打一仗,攤牌之後,還是要與美國談。真的要打,要想清楚,打了以後怎麼辦?中國豈不是像伊拉克美軍一樣,陷入泥沼裡嗎?他們並不否認與美國利益是矛盾的,只是主張中國實力未到,還是要韜光養晦,休養生息,等待時機。
七、八年前,對台決策圈中,也曾經辯論過,讓美國介入台海好不好?曾幾何時,不同意見消失了,胡錦濤致電布希要美方說話,就是明證,現在的政策共識是:借重美國反獨的部份,提防美國不促統的部份。
就像是上述辯論般,外交決策圈裡,類似「台灣議題主導外交政策?」的辯論,應該還會再進行一些時日。
﹝評論指正請聯絡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