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为什么《阿凡达》不能得奥斯卡奖: 迟来的影评

(2010-05-23 16:01:42) 下一个

为什么《阿凡达》不能得奥斯卡奖: 迟来的影评


丁洪


在电影院看过一次 IMAX 版本的,又看了一次 DVD 。总的感觉是《阿凡达》你最多看两次,但《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教父》你能看三遍以上,这就是《阿》为什么不能得奥斯卡奖的原因。

《阿凡达》当然是个好片子,但是看两遍后你就觉得平淡了,但《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教父》你看三遍还觉得有味道,像有余香的茶,越品越有味。《阿凡达》的技术上的成就远远大于它的艺术上的成就。这一点也不惊奇,卡梅伦是个商业片大师,不是个艺术片大师,他的电影视觉冲击力惊人,但是剧本的深度很有限,能牢牢抓住人眼球,但是不能深深刻在人心里。奥斯卡奖是只青睐艺术片的,不是说票房好的就不能得奥斯卡奖,但揭示人性的深度绝对是奥斯卡的唯一标准,这是这个很多人不屑的世界大奖最难得的地方。所以正因为这个标准,科幻片在奥斯卡从来不受宠爱。为什么?不是说电影,好莱坞是造梦机器吗?是的,正是因为电影,特别是现代商业电影的主要功能是“造梦”,所以造一个离现实越近,离人心越近的梦就变得尤其珍贵。不论是 FOREST GUMP, SHAWSHANK’S REDEMPTION, GODFATHER 还是 GOODWILL HUNTING, 他们强过 AVATAR 的就是不仅好看,还能感动人,给人启发。网上看到国内的弱智记者问在嘎纳电影节的姜文的弱者问题,说看到《阿凡达》这么成功,你是不是也想尝试 3D 电影,我就觉得这些娱乐记者是根本不懂电影的人。好电影不需要 3D 也是好电影,坏电影弄成 4D 也是垃圾。

卡梅伦的电影在视觉创新上无人能出其右,他的剧本的艺术性相对于其技术上的创新则平庸得多。但他的本子最可贵的一点就是用真实简单的故事来弘扬西方的主流价值观,用中国的话应该就是美国社会的“主旋律”,这一点在《泰坦尼克》和《阿凡达》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TITANIC 不仅仅是个灾难片,也是个爱情片,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但是单从写不同阶级人物间的爱情这一主题看,比他写得好的多得是。在艺术上,他是个优秀的电影人,但不是大师。他也是个不断进取的导演,《阿凡达》在艺术上最大的进步就是这一次他的故事出现了一个新意:那就是把人类放在了正邪对立的恶的一方,人类成了“恶”的代表(当然人类中的少数精英还是善的,不然就不给观众希望了),虽然结局还是好莱坞永远的善战胜恶的大团圆,但这一次人类整体成为反面角色,这是《阿凡达》这部电影在艺术上的唯一亮点。全世界观众都接受了这种对人类角色的安排,这一点可能恰恰反映出这个功力深厚的导演在弘扬主旋律上的过人之处: 即使不是环保主义者的观众也会由衷的承认,是呀,我们是在做错事呀,我们不应该这样呀。一个导演,一个商业片大师用艺术的手段把上帝赋予人心中善的东西撩拨起来,让人性中的善能浮出心头,战胜自私和贪婪,实现人自身的反省和反思,我们又怎么能说这部电影只是个商业大片呢?虽然《阿凡达》在艺术史上不会是个经典之作,但是导演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不忘弘扬人类社会永恒的主流价值观上的努力是让我们肃然起敬的。

离梦越远的电影是越好的电影,离人心越近的电影是越好的电影。好看的电影,票房好的电影人们可能很快忘记,但好的电影人们永远记得。你也许不信,但是《泰坦尼克》最让我难忘的镜头不是那壮观的船体开裂,直插入海的瞬间,而是 ROSE 从下降的救生艇跃起回到船上和 JACK 拥抱的瞬间。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我们一生都不会碰到 TITANIC 这样的事,但是这一瞬间的感觉是我们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都渴望的,这一瞬间的镜头直击我们心底,把我们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释放出来,这种美是《泰坦尼克》中所有其它恢弘壮观的大场面所无法比拟的。

卡梅伦在《阿凡达》中的技术创新无疑是会影史留名的,但电影不是 IPHONE, 它首先是艺术,中国电影人该学的不是怎么去做 3D , 做 IMAX ,而是他那种通过一个好故事去用艺术的手段传达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感和精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