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脚在旧金山街头作画--Alfred头像
【维基百科资料】阿尔弗雷德·纽曼 (Alfred E. Neuman) 是美国幽默杂志《Mad》的虚构吉祥物和封面男孩。这一漫画人物的特征:独特的笑脸、分开的红头发、露齿笑、雀斑、突出的鼻子和骨瘦如柴的身体。。。Harvey Kurtzman于1954年认领了这个角色,并于1956年被《Mad》的第二任编辑 Al Feldstein 命名为“Alfred E. Neuman”。
【ChatGPT】Alfred E. Neuman是美国的一个漫画人物,最初是在《Mad》杂志上出现的。他是一个有点傻的,带着笑脸的男孩,常常被描绘为不在意任何事情。Alfred E. Neuman首次出现在1954年的《Mad》杂志上,并成为了该杂志的标志性人物。他的造型是一个白皮肤、红脸、金色头发、长鼻子和嘴巴张开的笑脸。他经常穿着一件白色的T恤,一条黑色的裤子。他的标志性的口头禅是 "What, me worry?"(“我有什么好担心的?”)。Alfred E. Neuman在《Mad》杂志上出现的次数超过了500次,他还出现在了Mad的一些衍生作品中,如电影和电视节目。Alfred E. Neuman已经成为了美国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漫画人物。他在美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一个代表着年轻人自由精神和对政治和社会的讽刺的象征。Alfred E. Neuman的创作者始终是匿名的,虽然有很多人猜测是谁创作了他。他的创作者在《Mad》杂志的编辑米克·李·库曼(Mikey Rickard)和马特·格林伍德(Mathew Groening)等人之间。Alfred E. Neuman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物,他的形象在商业上也被广泛使用。他的形象曾出现在很多商业产品上,如T恤衫、帽子、钥匙扣、贴纸等。他的形象还曾在多次商业广告中使用,包括饮料、汽车、电子产品等。Alfred E. Neuman还曾在多次商业活动中使用,如演唱会、电影首映式、慈善活动等。他的形象也被用于政治竞选活动中,被用来讽刺候选人。总之,Alfred E. Neuman是一个非常受欢迎和有影响力的漫画人物,他在美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一个代表着年轻人自由精神和对政治和社会的讽刺的象征。(麦哥检索自ChatGPT)
于是,兔年大年初一,也就是上个周末,俺们决定去跑这个头像。地点还是旧金山,路线的设计者还是Lenny Maughan。。。只是,Maughan仁兄,你确定你自己实地跑过这些线路吗?^_^
738AM,一伙人在旧金山街头开跑。蛮不错的天气,冬季的最冷季节,气温仍然在摄氏5度以上。
拍照的好天气。有些散淡的浮云,但是空气很通透。
跑过去的时候,麦哥很羡慕这辆吉普,因为要比他的更加牛逼,充分改装过。
这一幅街景,拍出了油画效果。爱疯14的摄影AI功能,有些意思。
这是正面效果。高尚住宅区,几乎没有设计雷同的宅子。
Alamo Square公园旁的路口,远处是旧金山CBD天际线。
话说旧金山这地界,就是一个位于海湾峡口的一个丘陵地带,最高峰是双子峰,海拔270米,剩下的就是零零星星的小山头。这些山头,大多成为公园,没有成为住宅或者商业用地。(谷歌三维地图)
放大一张。Fulton大街的尽头,是旧金山市议会大楼。那也是今天旅程的终点。
Alfred缺失的一颗门牙,就应该在Alamo Square公园涂黑,结果俺们偷懒,没有在草地上来回跑那些纵横线条,因此最终的作品没有做到酷肖。此是后话。(摄影:Yiqiong)
Alamo Square公园东侧,那6幢模样雷同的住宅,便是著名网红景点--彩绘女士(Painted ladies)。
【维基百科资料】
1849至1915年间,大约有48,000幢维多利亚式及爱德华式房屋建造于旧金山地区,这些建筑大多具有鲜艳的色彩。正如一名报社评论家在1885年所说,“……红色、黄色、巧克力色、橘色,每一栋都很花俏且相当时尚……如果上层不是红色或蓝色的话……则它们将被漆成怪异的黄色和棕色……”。虽然许多位在诺布山的房屋在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被摧毁,但仍有数千栋大量建造且更加朴素的房屋幸存于该城市西部及南部社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利用海军的作战剩于涂料,将许多的房屋漆成如战舰般的灰色。约有1600多幢在此期间毁坏,许多其他的维多利亚式装潢则被拆除,或以防水柏油纸、砖块、灰泥、铝墙板等遮盖。
1963年,旧金山艺术家布奇·卡顿将他自己的意大利风格维多利亚式住宅,以蓝色与绿色漆饰其外部。虽然他的房屋遭来了一些批评,但却有更多的社区开始复制他的做法,将自宅粉刷上明亮的色彩。随后,卡顿成为了一位色彩设计师,他开始和像是东尼·卡纳勒蒂奇(Tony Canaletich)、鲍勃·巴克特(Bob Buckter)、杰森·万德斯(Jazon Wonders)等的艺术家及色彩学家,着手将许多灰色的房子改造成彩绘女士。到了1970年代,经过了当时所称的色彩运动,整个社区与街景焕然一新。而这个过程也一直持续至今日。
其中,旧金山最具知名度的“彩绘女士”属阿拉莫广场(Alamo Square)对面,位在施泰纳街(Steiner Street)710至720号的一排维多利亚式房屋。这里也有“六姊妹”及“明信片屋”(Postcard Row)之称。这排房子是由开发商马修·卡瓦纳夫(Matthew Kavanaugh)在1892至1896年间建造而成的,卡瓦纳夫也曾住在这些豪宅旁的施泰纳街722号。这个街区时常出现在大众媒体及此城市的旅游景点介绍上,更曾登上约70部的电影、电视节目及广告之中,其中也包括了电视剧《欢乐满屋》的片头画面。
。。。那啥,俺对于机器翻译深恶痛绝!然鹅但是,懒惰的天性,俺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堕落成为了文抄公!(谷歌三维地图)
“明信片屋”(Postcard Row)前的游客。
--
街头彩绘。如果说,某种程度上,美国是文化沙漠。但是,旧金山肯定不是。
油价。。。终于从每加仑$6+,下跌到了$4+!
俺打赌说,这是一个浴缸!
那几位均不信,于是俺愤而怒曰:今晚俺要来三番探班,一睹美人出浴!
很不幸,赌局在30秒后便见分晓:这是一幢写字楼,并无秀色可餐!
又见日本城!
日本城的丛林书斋。
百年老店“勉强堂”。这是一家日式糕点店。
日语“勉强”,时下的意思是“努力一下”,并非中文的时下意思“勉为其难”。最初的中文意思,按照《中庸》,是“尽力而为”。时过境迁,中文和日文的含义都发生了变迁。日文中的这一词汇,“能再努努力吗”,其实隐含有“能再便宜一些吗”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便宜店的意思!
奔跑在旧金山街头。
玛仓寺。
玛仓寺(Macang Monastery),前名福慧寺(Temple of Good Fortune & Wisdom),佛教寺庙,2006年3月18日开寺,主尊供奉释迦牟尼佛。寺庙建筑物前身为天主教圣十字教堂,建于1896年。
Alta Plaza公园。
旧金山加大Laurel Heights Campus校区。
跑进学校大门的时候,多少有些犹豫,因为很多处于闹市的大学校园,都是半封闭环境。(谷歌三维地图)
果然,俺们男男女女一行人,最终都做了梁上君子--翻越了这道大门!(谷歌地图街景)
还是孙二娘那句话: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_^
--
与南湾硅谷不同,以正常人的眼光,旧金山的街头还是颇充斥若干鬼鬼魅魅。也许是审美,也许是环境,也许是文化。。。总之,对于大麻/奇装异服/性别倒错/流浪隐居。。。本人不能接受啊。
三人行。
不知不觉之间,跑进旧金山大学(USF)校区。
偷拍了一幅三位美女图!
私校USF校区,占地好几个街区。其周边仍然有若干飞地。资本的力量是巨大,如果使用得当,对于后世百姓,也是受益良多。(谷歌三维地图)
然后,俺们就在USF的校园内,步入了歧途--此路不通!
拍了一张颇为满意画面!。。。
路口处的城堡民居。那些曾经的独立屋(或者别墅),已经被时代改造成为公寓。
美轮美奂的民居。那些美,体现在整体的辉煌与局部的精雕细琢。
有人为了验证那颗红色圣诞树的颜色真伪,特意跑过街道去一瞧端倪!
这幢位于街角的小小屋舍,大家伙百思不得其解:为啥没有扩展成为大house或者公寓?
Silly Pink Bunny Statue(青铜粉红傻兔雕像)。
同一时刻。(摄影:Yiqiong)
兔年伊始的麦哥。
--
Sydney Goldstein Theater(悉尼戈德斯坦剧院)。
局部放大。没有找到华人的面孔,也许在华人(或者汉人)文化中,音乐的地位,的确不够鲜明。
悉尼戈德斯坦剧院侧门。
该剧院建于1926年,主办喜剧,戏剧,音乐会,主要以城市艺术与讲座系列讲座而闻名。
推特总部。
市场街(Market st)上做慈善的黑人兄弟。
摆地摊的华裔老人。
售卖乱七八糟物品的不明人士。
24小时开放的公共厕所。
哈哈,怪不得旧金山的流浪人士日渐增多,缘由是街头露宿的设备颇为完备。
巴士车站。
梦游中的中东汉子。
保持读书习惯的东欧女子。
嗑药嗑嗨了?
两位老人。
昔日的肚皮舞女郎。
流浪家园。
--
Grace Cathedral大教堂下的叮当车。
这是加利福尼亚大街上的著名网红景点,此处可以望见大街尽头的海湾大桥。
于是,美女们抢拍到此一游。
Jones大街上的著名水塔正门。
水塔本尊。(谷歌三维地图)
SF Paratransit 是为伤残、残疾,不能独立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士而设立的
车载服务系统。
金门大桥远眺。
驶进旧金山湾的货柜船。
室外GYM。
一辆来自19世纪中国的马车。这家人的藏品,还是颇有意思。只是,如此露天摆放,难道不怕熬不过10年吗?
妈妈与小童。请注意妈妈的手。
浓眉大眼的白妞。
艺术宫一角。
旧金山艺术宫(Palace of Fine Arts)是由建筑师伯纳德·梅贝克汲取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灵感所设计。水泥建筑哦!!!(谷歌三维地图)
-
Eadweard James Muybridge雕像。
爱德华·詹姆斯·穆格里奇是一位英国摄影师,以其在运动摄影研究和早期电影放映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他出生于英国泰晤士河畔的金斯顿,20 岁时作为书商移居美国,先是纽约市,最后移居旧金山。
在穿行于旧金山要塞(Presidio of San Francisco)的时候,不得不跑了一段完全没有道路的地界。可能路线的设计,为了线条更加流畅与自然。
再次返回UCSF的Laurel Heights校区的时候,俺们一行人乖乖地绕行了学校的院墙。
这幢宅子的外墙,采用了部分1909年大地震后的残砖。
与普通砖墙相比,多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旧金山的130颗爱心之一。
同一时刻。(摄影:Yiqiong)
又发现了一颗心。
有关爱心的典故。(摄影:Yiqiong)
街道的坡度陡到了很难跑下去的程度。
陡峭的街道。(摄影:Yiqiong)
四人行。
几家人共享开放式庭院,也可以认为是天井的一种。
-
巧遇火警。
救火车的上部固定着梯子。
云梯架起来了。可是还是看不到火点,也许仅仅是破窗救人?
今天是大年初一,旧金山的部分街道挂上了大红灯笼。
一位品位着装的美女。旧金山还是蛮有人文气息的,不像硅谷南湾,一水的牛仔裤+汗衫。
很快,在接近终点的时候,俺们又跑进了三番城的暗黑世界。
人行道上,摆摊的各色人等。货源来自垃圾箱还是三只手,不得而知。
有一次趴车路旁,信用卡付款的时候,可能某一个程序不对。2个小时后回来一瞧,车窗上贴着一张$89的罚单。
等红灯的外乡人。
三番的壁画,端的是热情浪漫。
最后100米!
最后50米!
50公里,8h42m。(GPS轨迹图)
旧金山市议会大楼鸟瞰。(谷歌三维地图)
到此一游大合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