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8)
2008 (129)
2009 (60)
2010 (64)
2011 (67)
2012 (97)
2013 (58)
2014 (32)
2015 (49)
2017 (46)
2018 (91)
2019 (50)
如何教育孩子系列(三)
润涛阎
2011-12-1
我们地球人哪怕智商比较低下也能本能地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所不同的是:在一部分人眼中不公平总是面对自己,而好处总是偏向于别人。
从逻辑上说,这就不对了。不是老天不长眼,而是这些人的天平出现了倾斜。我这倒不是说老天总是公平的,而是说这些人遇到好处偏向自己的时候就认为理所当然,而偏向于他人的时候就抱怨。这是人的自私本性决定的天然反应,属于认知水平的问题,并非道德有毛病。
然而,在如何对待不公的处理方法上,便有了道德水平上的差异。有的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导致恶性循环而酿成悲剧;有的人宽宏大量,变被动为主动,良性循环,路越走越宽。
而这些特质与孩童时代的锻炼分不开。如同植物幼苗期需要抗旱抗涝抗虫锻炼,一直在温室里长大的幼苗无法经得住疾风暴雨的吹打。
那如何锻炼孩子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呢?
在战争年代或者在毛泽东饿死人的年代,孩子们天然逃不掉孟子所叙述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然而,在当今“社会是孩子的天堂”的环境下,锻炼孩子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就对此问题冥思苦想,直到有了孩子后才慢慢找到了美国人锻炼孩子在逆境中生存能力的办法,那就是:参加体育竞赛。要让孩子从小参加一项体育运动,而且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这就是为何美国的藤校常常把体育一项也列入筛选学生内容之一的原因。
首先,要带着孩子反复找寻哪一项体育运动能有巨大的吸引力,为了锻炼孩子的毅力和忍耐力,最好是选择在每天早晨能参加的项目。我俩女儿最后选择的是花样滑冰,每天早晨 5 点钟起床。万事开头难,先从周末开始练习,等到有了极大兴趣后才开始早晨的 5点起床 6点准时到达滑冰场的程序。头天晚上说好,把闹钟定好,要知道刚刚步入小学的孩子早晨起床很难的,但有了乐趣和思想准备,也就强挣扎着起来了。三天过后,生物钟就自然地定好了,到时不需要闹钟了,因为已经成为习惯了。这样,孩子早上睡懒觉的习惯就没有了。
对于孩子参加一项体育运动对锻炼孩子的勤奋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参加一项体育运动对孩子最大的作用是锻炼孩子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
体育运动常常要参加竞赛。这等于让孩子提前进入社会,因为社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非常残酷的。
尤其是竞赛的打分由裁判来决定的体育运动,孩子们必然要面对裁判不公平的局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裁判由于利益的缘故引发的人为不公,因为不是专业级别的比赛,裁判就是参赛单位的教练们分别担任的。教练们之间的利益瓜葛时常引发互相报复,比如上次你当裁判对我的学生不公使得我的学生放弃这项体育活动了,这次我当裁判就报复你,给你的学生小鞋穿。二是天然造成的不公,如选美,有人看张三最美,有人看李四最美,羊羔虽美众口难调,每个人的观点就是不同,何况有的裁判水平低下,这就无法避免分数名次上的不公平。
记得一次比赛中,我女儿的教练也看到了不公平,便看上去很痛苦,我当即高高兴兴地告诉她,这是我最高兴的结局。她愣了一下。我告诉她,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面对不公平的对待,等于给她提供了锻炼在逆境中生存能力的机会,这比她得冠军还好。教练惊讶地说,很多孩子的父母受不了,就换教练甚至干脆就不学了。 有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抱怨教练,抱怨裁判。
其实,很多孩子对自己得到不公的待遇后最害怕的还是父母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当看到父母高高兴兴的表情后,也就释然了。当然,哭一顿也是可以理解的。过后有机会提到这个话题时,也需要跟小孩子讲一点理论:“总体上是公平的。这次对你不公,下次可能就偏向于你。”或者简单画一条线,说这一条线表明参赛者的真实水平,但每次的名次在这个线的上下浮动。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对社会不公的现象也就慢慢地容忍了。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无数次的竞赛,裁判有时偏向自己有时对自己不公,有了如此长时间的磨练,以后碰到社会上的不公,也就能坦然面对了。 而且你能亲自感觉到磨练的效果。第一次遭受不公平待遇时孩子那种愤怒与不甘简直难以用言语表达,但第二次就好一些,随着次数的增加,也就可以看到越来越淡定了。
想想看,北大的卢刚就是因为导师对他不公,偏向了同学山林华,他就开枪杀死了导师、同学、系主任、副校长等人,也杀了自己。记得我在论坛上提出卢刚的愚蠢时,有人公开说润涛阎你站着说话不腰痛,卢刚绝对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其实,我是认同卢刚的导师对卢刚不公的结论的,在这里我只是要说明三点:
一是卢刚的导师有偏向的习惯,卢刚自己也说在山林华没有入学之前,他是偏向卢刚的。问题就来了:当同一个导师偏向山林华而对你卢刚不公时,你就开枪杀了他,可当山林华没去之前导师偏向你而对美国同学不公时,你是否也认为美国同学也应该杀掉他和你?否则你这明显是双重标准。
二是卢刚所在的系、大学并不是卢刚花钱建立的。相比之下,乔布斯就被自己建立的苹果公司开除了!可人家乔布斯没有杀人,也没有自杀,而是重新建立新的公司,还买下其它公司,创造了重新回到苹果公司的条件。乔布斯自传里讲,如果他不是被苹果公司开除,那他就没有机会搞出后来的创新产品。对比乔布斯和卢刚,不说成就,就是对待不公的态度,高下立判。
其实,最重要的是我要说的第三点:卢刚不仅不该开枪杀死导师与山林华等人,他本该感谢他们才对!他们的专业是物理,这才是卢刚找不到工作的根本原因。卢刚如果有智慧,就会明白这恰恰是改行的机会。那时我至少有四位学物理的朋友发现找不到工作便立刻学了电子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就两年后,有的去了硅谷,有一位去了华尔街。假如山林华没有去那里,卢刚继续受宠,那他卢刚也不可能比改行更容易找到工作或者发挥他的才干。
诚然,从不参加任何体育运动从没有受到竞赛时裁判不公的锻炼,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无法面对逆境,但经历了十几年体育竞赛的磨练,一定会增加上大学后和工作后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孩子每天 5点钟起床,十几年如一日,需要父母开车送到体育场。不能大人在家睡懒觉,让孩子起早锻炼身体,这不公平。由于不公平,很难持续很久。多数情况下是父母一人去送孩子另一人在家做早餐等家务。那些多花钱给教练到家接送孩子到体育场的,绝大多数都坚持不下来。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所在。而且孩子认为你根本不关心他的体育锻炼,你关心的是他的考试成绩。
事实上,从小就每天 5 点钟起床参加体育锻炼对孩子一生都有影响。我俩女儿上大学后由于附近没有滑冰场,便开始 5 点钟起床长跑的锻炼。冬天,外面很冷;夏天跑步又很热。坚持下来是小时候十几年如一日坚持锻炼的惯性,符合牛顿第一定律。每年参加马拉松,一开始也就是能跑下来,到后来就可以到中间的位置。上次,小女儿就跑到第 21名。四百多参赛者,有男有女,能得第 21名已经进步很大了。她后面的那位黑小伙说感谢她呢,紧紧跟着她才跑出了第 22 名的好成绩,比以往都好。当我看他那满身的腱子肉,我真的为小女儿能跑在他前边而骄傲。
不论你的孩子学什么专业,从小经历参加体育竞赛的磨练,不论是勤奋方面还是面对社会不公的逆境生存能力方面,都是有利的。这就是美国藤校在招生时也要看有没有参加体育运动的经历,不是体育成绩多好,而是面对逆境时的态度,而这与是否有过磨练有关。经常经历不公平和失败的打击,面对逆境也就皮实多了。能坚持下来一项体育运动,也表明考生有耐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事实上,上不上藤校也不是那么重要,哪个学校都有好学生也都有混子。但哪个学校都害怕招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赵承熙那样的学生。大学课程学得好学不好放在一边,一不顺心就杀人或自杀可不是闹着玩的。即使不杀人不自杀,那些无法坦然面对不公而得抑郁症的也非常痛苦。
养育孩子是个非常有趣的过程,我两个孩子没有离开过我一天,直到上大学。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小窝,让孩子幸福地成长,是不可推却的责任,但也要让孩子经历磨砺,能坦然面对不公平的对待,以提高孩子的逆境生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重要的不是体育本身,而是裁判不公的残酷无情,给孩子提供了极佳的健壮心理锻炼机会。
你得出这个结论也许是因为你生的不够多。孩子们天生的个性差异可以很大。我的老三小时候非常难带,有个熟人建议我跟一个名叫Mary的医生太太谈谈,她有10个孩子。Mary对我说,她早就在教会的nursery留意到我的小儿子了。她说,她的10个孩子中,有几个非常容易带,有几个一般,还有两个strong-willed。孩子有自己的天性,当然后天的教育也很重要。我的小儿子后来一直打棒球和网球,开始输不起,慢慢地变得坚强并且容易合作了。润涛阎说得对,锻炼孩子的逆境生存能力的确很有必要。
There's no child in the world born to be 天生极度自我中心,脾气又暴躁.
Child's behavior is always heavily influenced by parents and surrounding people.
If your child is like that, you or your family, or people close to your family must have done something wrong. A lot of people don't realize how they impact other's life.
I think a child can do nothing wrong before they have self consciousness. If a child grows to be 极度自我中心,脾气又暴躁, I can confidently say it's caused by parents or environment. But ultimately the environment is picked willingly or unwillingly by parents, it's still parents' fault.
回复:
对不起,您说的文章我还没有机会读。网上文章太多,我很少有时间读网上文章。
加州花坊 评论于:2011-12-04 22:33:31
回复:预祝花姐圣诞节愉快!
圈外闲人 评论于:2011-12-04 21:19:53
回复:她俩都是平常人啊。凡人有凡人的乐趣。
綠溪 评论于:2011-12-04 01:32:11
回复:您好!我认为您说得才是根本。其实孩子内心阳光、善良加上勤奋,有一个平安的人生,就是当父母的幸福,也是责任。 谢谢您帮忙,我把头像里的照片换过来了。字体好看多了。
hbw 评论于:2011-12-03 18:40:15
回复:您说得对,中国人的特点就是死要面子不认错。
wuli98 评论于:2011-12-02 21:02:17
回复:赞同啊,我也是这个意思。
zWiserman 评论于:2011-12-02 20:38:40
回复:谢谢!
刚在文学城的另一论坛读了“为什么我们不想让孩子在美国上学”。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2&postID=3864.html
我感觉这篇文章中对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事实描述更为准确一些。再回到您上一篇文章,感觉您上一篇文章与这篇文章大异其趣。我感觉您的事实支撑似有不足,主观臆想的成分居多一些。
您在美多年,在子女教育上眼光独特,颇有建树。能否根据您的经验和有关事实,对上面的文章做一些点评剖析,以厘清事实,以正视听?
请原谅我这么严肃地和您讨论教育问题。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对中美教育优劣之争一直深感困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觉得子女教育问题的讨论,应当尽量秉承客观和慎重的原则,以避免误导受众。谢谢!
無論多深奧多复雜的的問題一經閻先生分析,立馬簡單明了。現代‘狼爸’萧百佑如果能讀讀閻先生的文章,他和他的孩子們就不用打罵度日了。
逆境磨砺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助孩子建立其情感免疫機制,情感免疫機制的作用跟人身體對細菌的免疫系統差不多,人自身的免疫系統隨著時間的演進能對特定的病菌產生有效的辨識和適應,而對病菌適應的過程能產生免疫記憶。情感免疫機制可以幫助孩子在日後遇到挫折時經驗面對,不會一下被挫折擊倒。
生理病菌是有形的,心裡的病菌卻無形,故也殺人於無形。
現代的父母需要很豐富的知識,很多的經驗,很大的智慧去引導孩子成長,但很多父母對怎樣育好孩子只一知半解,甚至有些當父母的連管好自己都難,以盲帶盲難有出路。
世界有太多的問題,人性有不少的暇疵,而人心又千變萬化,有時還苦不堪言。人若要在世上趨吉避兇,保持心態正確,不走盧剛的路,有一句話提到的方法蠻有用的,其曰:‘火煉金,爐煉銀,上主煉人心’。
人缺智慧身心疲累,那管得好孩子。
这是必需的!
很多话题需要大家思索,我只是谈谈个人的看法。
但是,对于那些天生极度自我中心,脾气又暴躁的孩子,只是一味地用怀柔政策,是不现实的。可能阎先生较幸运,没有碰到这样基因的孩子,不须经此磨难。
但是孩子们并不都是讲道理的。极端的孩子得寸进尺,不把大人推到忍无可忍的地步,决不罢休。关于这种孩子,美国人叫strong-willed child,专门著书立说,其根本的理念还是要大人坚持底线,跟他们周旋到底,决不退让。如果不及时显示最终还是父母说了算,这种孩子将企图控制整个家庭,把家人的生活变得痛苦不堪。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因材施教。如果你的孩子是在正常范围内的,当然尽量言传身教,积极引导。如果你的孩子是极端的例子,就需要你用非常不一样的方法来引领他。
就像你这篇文章里说的,有的人天生就心态不好,总觉得整个世界都欠了他的。这种孩子带着这个不幸的基因,做家长的就需要花费百倍的努力来纠正。阎先生对这种家长也要抱着宽容同情的态度,不要以为孩子有缺点一定是家长的教育方法有问题。
我觉得,家长再努力,其作用也只有大概30%。天生的基因50%,社会环境影响20%。
你的孩子在三岁以前就在逆境中挣扎?是不是在那时离婚了?
锻炼逆境能力是需要的,但未必一定要用这种方式。竞赛体育这种方式更多是美式教育结果。个人认为,稍微肤浅了点。还有很多其他方式可选择。
总感觉您家孩子应该不是自己亲自带大的,貌似受学校影响更深。个人认为,小孩子的逆境生活能力在3岁以前就在日日夜夜和母亲的相处中,在父母的教育下应该大部分学会了。因为这个阶段经历的frustration比人生任何时期都多。
不过我们不是一个年龄阶层,看的也不是同一类育儿书和心理学书。方式差异很大很正常。我很同意阎先生的教育方向,但总是不太赞同具体方法。
我自己也是体育很好,长跑参加比赛,也拿过名次,练芭蕾练了十几年,怀孕生孩子都没有放弃,现在和我女儿一个芭蕾老师上课。当年也以为是这些教会了我,到了自己亲自养育自己的孩子,才发现,其实不完全是这样。一个孩子能够在这上面走多远,能够从中学到多少,很早就定了。这个定了一半是天赋,一半是父母的态度和品质。跟搞运动,体育,艺术本身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有的孩子,你就是再让他去搞体育搞竞赛都没用,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这里的论点,我有亲身体会。孩子参加学校的吹奏乐俱乐部。一年365天很少有休息日。刚开始,因为学习时间少了,我们做家长的曾经有抱怨,希望孩子退出,但是孩子始终坚持了下来。1年多了,孩子不仅在体力上,精神上有了很大收获。最主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同学之间的关系,这是光靠学习而学不到的社会经验。不是体育活动也一样,学会坚持,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