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已了解到这种滞后,然而在关于如何修正这种滞后上却存在着分歧。一派建议通过动力系统改变我们的移动来抵消滞后。
常逸梓认为我们的视觉系统已经进化到可以弥补这种大脑反应的滞后。我们可以产生图像让我们在事情发生十分之一秒前进入未来。这样的“前瞻”让我们的视野可以看到当前世界。他的研究将在五、六月份《感知科学》期刊上发表。
解释错觉
常逸梓发现这种预知能力能够解释一系列的错觉。他说:“当大脑要感知未来时可能会产生错觉。这种感知与实际不一定相符。”
“前瞻”理论能解释最为普遍的视觉错觉 - 几何形状错觉,也叫赫氏错觉。看上去就像自行车的□辘的条辐围绕着一个中心点,中心的两侧是垂直线,称之为“消失点“。错觉让我们认为自己在向前移动,从而打开了我们预见未来的能力。但是我们实际上没有移动而是静止的,结果导致我们把直线看作弯曲的线了。
常逸梓说: “朝向一个消失点的线条让我们误以为我们在向前移动,这和我们感知世界下一刻是什么样子很相似—就像在现实中当我们穿过门时,会觉得门的框架(一组垂直线)凸出来了。
大统一理论
他解释,现实世界中,当你向前移动,不仅物体的形状会发生变化,其它如角度、速度、物体和其背景之间的对比等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如果两个在你面前的物体与你的距离相同,你向其中一个物体移动,那个物体会显得更大、对比度下降(因为移动快的物体会显得模糊)并且和另一个物体相比会觉得离你更近。
常逸梓意识到也是这种预见未来的过程能解释几种其它错觉,他把它称之为“大统一理论”(Grand unified theory)。常逸梓把五十种错觉归类成种类,得出的结论是可以成功的预知某种变化(如接近某一中心点或区域)是如何被发现的。
常逸梓说,能发现一种可以解释如此众多种错觉的理论,是“一个理论家的梦想”。
常逸梓在文章中说,许多其它的学说只能解释一种或几种错觉。而这种理论相比其它解释错觉来源的说法份量要重得多。他说:“我希望这一理论会像一只大猩猩一样经得起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