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杂志第八期目录
一,编者按语
二,论语圣经版和其它版本的比较
三,论语圣经版 泰伯篇第八(共二十三章)
四必读古文:礼运篇(附现代文)
六,了解古代历史圣贤六君子
一,编者语:
:
论语圣经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和孔子对话的大门。读论语的目的不是学古文,读论语的目的不是学历史。通读论语的过程,就是我们和圣人直接对话的过程;前置经文中的诠释,只是协助理解字义—圣人的智慧和大道将引领我们从迷惘走向清明,使我们活得更有意义。我们计划出版二十期,每一期刊登一章论语(圣经版)力求简约,打破不良分子对论语的垄断,克服几千年来‘听某某某说论语’的愚昧现象。真理將彰現在反覆的學習中。本编辑组水平有限,如有志同道合者,欢迎加入我们的团队,共襄盛举。论语是一本天书,应该走进千家万户。孔子的智慧和大道将引领我们从迷惘走向清明,使我们活得更有意义。当人手一册论语并都能‘畏天执礼’,那么就是小康世界了。 编者的话
(二),论语圣经版和其它版本的比较
一,我们选用朱熹的版本,编撰了‘论语圣经版’。
二,孔子在人类世界的历史上,无人能出其右。在论语圣经版中唯有孔子问答用‘曰’,
三,学生和其它人物都用实名。
四,为了帮助古今字义沟通,鼓励读者自我思考,举一反三。前置文字解释,只是协助读者克服中文的障碍,打破所谓的‘权威’的文化流氓的垄断和任意妄为,让论语走进平常百姓家。
五,基本删除其它人物介绍,
六,突出孔子赞扬的人和事
七,决不做画蛇添足、牵强附会的解释。
八,我们的目标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手一册‘论语圣经版’-我们在努力,我们的愿望一定能实现-谢谢您的支持。
(三),论语圣经版 泰伯篇第八(共二十三章)
8.01.夫子赞泰伯章
(记夫子讲授历史。泰伯-古代名人,周太王之长子,悉父王有意传位于三弟,既不争位,还带了二弟,远走他乡,以示逊让之德;至德-德高尚至极之意;三-多次之意;无得而称-对他的美德的赞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8.02 子论恭、慎、勇、直章
(恭-有恭敬之心;无礼-不习礼仪;劳-身心劳碌、行而不彰之意;葸-音XI西,畏缩不前、事倍功半之意;乱-好勇斗狠、越搞越乱之意;直-正直;绞-刻薄寡恩之意;)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8.03 君子笃于亲章
(君子-此指在上位者;笃于亲-全心实意对待自己的亲人,以示仁德之意;故旧-故交、老朋友之意;偷-薄之意;民不偷-此指百姓情谊不薄,上行下效,故民化而德厚之意;)
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8.04 曾参有疾章
(曾参-孔子的学生,一生身体力行夫子之道;有疾-病重之意;启-开之意,转褪去衣杉审视手足,以示身体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之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引自《诗。雅。小旻》,小心谨慎之意,转指平时看顾身体的态度;免-终身全而归之谓‘免’)
曾参有疾,召门弟子言:“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8.05曾参有疾章二
(曾参-孔子的学生;孟敬子-人名,鲁国的大夫;问-探望、请教之意;君子-此指在上者;贵乎道者三-重视三方面的修身要道;动容貌-言行重视仪容和礼仪;暴慢-粗厉放肆之意;正颜色-坚持原则、讲信用之意;出辞气-注意语言和语气;鄙悖-低下、违理之意;笾-竹;豆- 木;笾豆之事-此指日常事务;有司-管理财务、事务之小官;存-职守、管理之意。)
曾参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参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8.06 曾参论能章
(犯-冒犯、得罪之意;校-音JIAO交,计较之意;尝-曾经;)
曾参言:“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8.07 曾参论君子章
(六尺之孤-此指幼小国君;百里-,方圆面积,此指国家;)
曾参言:“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8.08 弘毅章
(士-此指欲为君子者;弘-宽广之意;毅-强忍之意;远-此志难得,可谓‘远’也。)
曾参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09 子论诗、礼、乐章
(兴于《诗》-诗经的内容皆出人之本性情,有邪有正,易懂又宜吟咏,感人易入,能引起初学者好善弃恶之心,故谓兴于‘诗’;立于礼-礼以恭敬辞逊为本,古人自洒扫应对,以至衣冠、晨昏、丧、祭,莫不有礼,是以人伦分明、治家有法,故谓‘立于礼’;成于乐-古人云:乐有五声十二律,更唱叠和,可以养人之心情,以为歌舞八音之节,可以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而养其血脉,能如此习乐者必有成也,故谓‘成于乐’;)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10 民可民不可章
(夫子主张教民为先,不教而杀是为虐。可-明白道理、法理之意;由-执行、遵从之意;不可-不知道、不明白之意;使知之-经过教育使其明白道理;)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8.11 夫子论乱章
(疾贫-,不能安于贫者;乱也-动乱之源也;疾之已甚-过分的批评、抵制不仁之人)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8.12 不足观章
(周公-古代贤君;之才之美-大智慧、大能耐;使骄且吝-为人矜夸又鄙吝者;)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8.13 不易得也章
(志于-追求;毂-小米,转指俸禄;不易得-此指有了学问后能清高而又有远大理想者,不可多得。)
子曰:“三年学,不志于毂者,不易得也。”
8.14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章
(笃信好学-信道心坚、好学不倦;守死善道-因笃信而坚守,至死不渝,更要宏扬大道;识此八字真言者当能态度分明,进退有序而显君子之德;)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8.15 不谋其政章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16 夫子论乐章
(此章记述在鲁国的一场音乐盛会。师-此指国家掌乐的官;挚-音ZHI知,人名;雎-ju音居;〈关雎〉-引自《诗。周南。关雎》在历史上,‘乐而不淫者’首推此歌;乱-此指结束之意;
师挚之始,〈关雎〉之乱-从国乐大师挚开始指挥演奏,一直到用〈关雎〉篇为结束章的音乐会;洋洋乎-美而盛之意;)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8.17 吾不知之章
(狂-任性之状;侗-无知之状;愿-谨厚之状,悾-无能之状;吾不知之-拒绝之词,意指有此恶习者,天下之弃才,吾不屑教诲也;)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8.18 犹恐失之章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在学习中遇到赶不上时,要有惶恐感、错失感;)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8.19 赞舜禹章
(舜、禹-都是古代圣君;巍巍-高大之貌;不与-不相关、不以其位为乐之意;)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8.20 夫子赞尧章
(大哉-赞美语;尧-古代圣君;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物之高大莫过于天,唯帝尧之德能与天齐;荡荡乎-此指尧帝的德政影响之广远;民无能名-尧帝之德政如天一般伟大,老百姓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赞美;成功-此指事业;焕-光辉灿烂;文章-此指尧帝制订的礼乐、法度;)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8.21 子曰才难章
(此章记夫子讲史。舜-古代圣君;有治臣五人-有五个贤臣协助治国;武王-此指周武王;周朝开国君主;才难-此指能以德治国的人才不易得;唐虞之间,于斯为盛-此指只有在唐尧、虞舜之时有德之臣可比周武王的年代,尧出于陶唐氏族,舜出于有虞氏族,古时赞‘唐虞’就是指尧舜;有妇人焉,九人而已-史有记:武王有十个大臣,包括其母亲,夫子在此纠正:武王母亲有贤德治内,九贤大臣治外,儿子无封母为臣之义,故有此说。)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治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8.22 夫子赞周文王至德章
(此章记夫子讲史。 殷-此指殷商王朝之末,天下有九州,时其中六州已归文王;以服事殷-仍然以臣之礼事商王朝的天子;周之德-此指周文王;至德-最高道德之赞,文王之德足以代商,天与之,人归之,乃不取而代之,故夫子赞‘至德’也。)
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8.23 夫子赞禹章
(禹-古代氏族领袖,也指在他治理的年代;无间然-完美得无可非议;菲饮食-粗茶淡饭之意;致孝乎鬼神-此指对祭祀、各种典礼十分认真;恶衣服-此指平时衣着朴素;黻冕-音FU MIAN 富绵,祭祀时穿戴的礼服和礼帽;卑-此指简陋;洫-音XU墟,沟洫-地间水道;)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待续)
(四),必读古代文献:礼运篇
一**礼运篇-‘大同’第一章:(107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运篇-既隐第二章(九个字):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礼运篇小康第三章(136 字):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
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以设
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 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 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 以为殃。是谓小康。”
以上抄录”礼运篇”中252个中文字母,它像‘天书’一样,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来 龙去脉。
新解礼运篇(连载)
(四)认识小康章
让我们继续学习小康章:
(如今大同世界的理论因社会衰败而不再显现,取而代之的是‘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是‘天下为家’的社会基础。而要做到‘各亲其亲,各
子其子’,那是每个‘人’的责任!大家都以亲人父母子女为自己的家,为养
家糊口而赚钱工作。继承前辈的事业财物理所当然。因为家国的私有概念
,建高墙,挖深沟,保家卫国。修订法律,摆正君臣关系,增进父子关系,使
兄弟和睦,夫妇和谐,并以此设立制度,划分土地,尊重奖励勇敢有智慧的
人。。。所以各行各业竞争激烈而引发世界上的战争。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是‘天下为家’时代出现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
,都谨守‘天下为家’天道下的礼制。在‘家天下’的规范下显扬仁义,成全信
用,暴露过失,效法仁爱,讲究礼让,向民众昭示伦常。如有违反礼制者,
当官者被罢职,民众把他看作祸殃。
能如此规范治理的社会为小康世界。
因为家国的私有概念,建高墙,挖深沟,保家卫国。都成了天经地义。由此
可见,‘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是格格不入的。然后为’公‘或为’家‘不是人类
可以争取或拒绝的,你能有灵光一闪的觉悟,你就能领会孔子‘畏天’的训词
,你就不会在为‘公’为‘家’这一社会最重大最基本的概念上胡思乱想,胡说
八道。
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都是在‘天下为家’规则下的记录-越出‘天下为家’范 畴苦思冥想的内容,不是历史,也不是哲学,都是故事仅此而已。
小康章罗列了在‘天下为家’的法则基础上,建立规章制度的方方面面:修订 法律,摆正君臣关系,增进父子关系,使兄弟和睦,夫妇和谐,并以此设立 制度,划分土地,尊重奖励勇敢有智慧的人。。。在如此的制度下也会引发 引发战争-‘在埶者去,众以为殃’-只要执礼守法,人类自身可以克服争纷, 可以平息战争。
‘孔子为维护‘天下为家’的大道不遗余力,所以孔子一生教导天下‘执礼’。
明白了‘天下为家’的大道的来由,有了规章制度,就要有正确的执行者。小 康章罗列了在漫长的’天下为家‘的环境下六位声名显赫的先贤,此六君子 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大同章中没有‘某某为了坚持‘天下为公’而斗争的记录,,也没有‘某某打 败了谁’创立了‘天下为家’的记录‘人类社会因为天意从此进入到’天下为家’ 的形态-一个以个人为最基本元素的竞争社会。
让我们怀着‘畏天’的祖训,对‘礼运篇’深耕细读,分析全文的每一个字就显 得最为重要!’礼运篇’启发我们认识到:
一,原始社会是在‘天下为公大原则下的大同世界,我们祖先是从那里来 的。
二,因为天意,‘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我们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都是在’天下 为家‘大原则下的历史。
自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在’天下为家‘的 大原则下的记录 而人类理想社会的秘密就隐藏在对小康章的认识中!
(五)深入讨论’礼运篇
(五)深入分析礼运篇中记录记录的史料,我们可以认为:‘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
从理论上来说,不是真正的人类社会-‘原始社会’也许是‘伊甸园式的人间天
堂’,也许是人神共居的时代,也许是想象中的外星人主宰的社会-也许有
一百种也许。任何‘也许’有可能就是历史的真相,但是如果颠倒或混淆‘天
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天意的存在,再伟大的哲学理论都是苦思冥想却无足
轻重的产物从远古的殷实的史料中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人类真正自己管
理自己,应该是在‘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
参考基督教圣经中创世纪的神话故事,,人类自己管理自己,应该是在挪
亚在上帝的指示下,带了他的家人,走出方舟,在新的地方建设‘家园’以
后。根据‘礼运篇’的史料,人类自己管理自己,是从‘天下为家’以后。‘天下
为公’和‘天下为家’都不是凭空而来,都是 上帝(或外星人)在不同的时空设
计的制度。上帝最初设计的‘天下为公’制度,由于量变引起质变,上帝抹去
了‘天下为公’,为挪亚的后代设计了‘天下为家’的新制度。人类是否能在此
制度下长治久安呢?如果不善经营,人类社会是否会被上帝再一次‘抹去’
呢?不知道。但是孔子是生活在‘天下为家’时代的先行者。孔子教导我们
要‘畏天’,是要天下苍生明白‘天意不可违’,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一
生执礼-孔子就是在用洪荒之力,最大可能的维护‘天下为家’的制度,这样
才能避免人类社会再次被毁灭的命运!从以上的 讨论中,你是怎么理解
的呢?
在深耕细读小康章前,先要了解‘天下为家’的‘家是什么?公和家的关系是
什么?
在学习大同章和既隐章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时候‘天下为公’‘既隐’了,
那是天意;什么时候‘天下为家’出现了,人类进入礼现代社会,这也是天
意。从最严肃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认识基础上,我们说‘公和家是没有交
集点。它不是人类意识形态的产物‘因为优劣而你隐我现;其中没有继承关 系,更没有努力改造’天下为家‘的制度,并使之最终达到‘天下为公’的共产 社会的理由,那根本是倒行逆施。而人类从初级文明到高级文明,甚至到 超文明时代,只要没有被创世者抹去,都是在’天下为家‘时代的延伸。‘家’ 就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团体自力更生的私有形态。以家为基础开展一切社 会活动。有了家的概念就同时包含了‘私’的概念。家的最基本元素就是‘人’ ,所以在‘天下为家’的时代,‘人’永远是最重要的,‘民为先’也好,‘人权说’也 好,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 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由于有了竞争,必然形成私的概念,如果’私的概
念得不到合理控制,必然会引起斗争,而要克服私欲就必须‘执礼’。‘而引领 社会的精英只要学习六君子‘畏天执礼’就一定能化解争纷,克服战争带来 的灾难而得到百姓的拥护而长治久安。孔子一生主张执礼。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心怀天下 的孔子为什么如此执着地守礼。那些不明白孔子大道的人,批评孔子是‘封 建阶级’的代言人-他们中间绝大多数都是被错误理论误导-从柏拉图的‘理 想国’,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到康有为的‘大同书’都是误人子弟的苦思冥 想的故事。顺应’天下为家‘的天意,才是对人类最大的爱护。
通过对礼运篇的讨论我们应该初步认识了人类最基本的三个阶段:
人类最初出现在原始社会,由于生活在天下为公的制度下,无忧无虑的大 同世界,最终量变产生了质变,经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天下为公’的原始社 会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天下为家’的制度。在明白‘畏天执礼’的精英领 导下,不断完善更新,人类可以在‘天下为家’的天道下,去争取至善至美的 理想世界。
不断进步就是我们的将来!只要克己复礼,人类就能在地球上建设理想的 社会-是谓小康。20210913鲍久师 (待续)
。
(六)了解古代历史圣贤六君子
礼运篇中记载:。。。禹、汤、 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这里罗列他们的主要历史功绩:
一,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他是传说中的夏朝的国君,国运号称四百年。他最大的功绩是治水。大禹治水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孔子赞美:“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无独有偶,在洪水滔天的年代,西方有挪亚,带领后代重建家园。大禹和诺亚的出现都是天意。
二,汤-“此指商汤、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商朝开国君主。“汤”灭夏建立商朝,国运号称600百年。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他是一个识才之君,由于商汤以武力推翻了腐朽的夏朝,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他的仁德是天下君王的楷模。
三 ,文、武、成王、周公
这四位都是周朝的圣贤,
“文”-即周文王(前1152~前1056)。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武”-即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他继承父亲遗志,于西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是古中国最辉煌的年代。
‘成’即周成王(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
周公-即周公旦,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他们都是‘天下为家’制度下的皎皎领军者,是天下人的楷模。第八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