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永不南下
回吾漠北,永不南下!
忽必烈遺願
公元1368年,元月初四,大漢義軍擁立朱元璋爲帝,國號明。
越日下詔伐元,命徐達爲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爲副將軍,率師二十五萬,直搗大都。
八月,明軍抵齊化門——大都的南城門。
未代蒙酋妥歡帖木兒與衆奴臣倉皇萬分,忽然警信傳來,樞密院事卜顔帖木兒力戰被殺,南大門危殆!近臣親貴都懇請妥歡帖木兒上馬逃跑,但主戰派欄住去路,左丞相失列門跪地慟哭:“天下系先皇忽必烈可汗的天下,陛下當以死守!奈何輕出?臣願率軍民出城抗敵,請陛下固守京都…”話時警訊又到:明軍已破齊化門!妥歡帖木兒望著伏地主戰的丞相失列門,念著先皇忽必烈,忽然電光一閃闖入腦海道:“衆愛卿!不必驚慌。當年朕接大位時,太皇太后有密旨于朕,若國運有厄,萬不得意時,可去竹軒,先皇忽必烈留有錦囊妙計,可以指點迷津。是戰是遁有先皇定奪!”爭持不下的衆大臣,將軍聽此上諭,大家即刻飛馬來到竹軒。
打開塵封了幾十年的竹軒的大門,來到忽必烈的書房,當年的國寶——令忽必烈百戰百勝的‘天書’依然挂在正面的墻上,小太監爬到臺上,從天書後面取出一隻精致的香袋,打開香袋一抖,一張羊皮紙飄然而下,妥歡鐵木兒展開一看八個漢字躍入眼簾:“回吾漠北,永不南下”。妥歡帖木兒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如释重负,然而帶了後妃,太子和他的依爾根向北而去
後記
我寫《民族魂》的直接原因是讀了國內的報道雲:教育部有指示,文天祥,岳飛等不是什麽民族英雄。只有抵禦外敵而犧牲的人才是民族英雄,令人氣結。
中國的歷史,尤其是近代史,是‘按大人的意思’編寫的故事,不是曾經發生過的事實的記載;而且有一大批戴著嚇人的頭銜的文人‘按大人的意思’編排著歷史。透過這些刻意迎逢的文字和歪曲矛盾的創作(絕不是記錄!)倒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貌似强大的大漢民族從來沒有傳統的民族意識教育,更遑論大漢民族主義了。也正因爲如此,由人胡說八道的曆史,大家也都能坦然接受——有奶便是娘的真理已深植民族的骨髓。是這漫不經心的糊塗,令大漢民族長期積弱。第二個原因是對‘韦小寶’式的人物非常的不苟同;如果只是一般性的跑龍套的角色,到也罷了,然而不是。有一位家喻戶曉的大作家說韦小寶是他心中的最愛,我不明白大力推銷韦小寶這種人物是要讀者去學習什麽?想象什麽?對國家民族,個人道德修養等能有什麽積極作用?——當然有人特別喜歡臭豆腐,那是他個人的怪癖,最好在私室裏享受,切勿鼓噪于大雅之堂。
各個民族不論大小,都是獨立體,在全國民族大團結的旗幟下,沒有必要回避這一個基本概念。歷史的邏輯把不同的民族歸納也就是統一在一個國家裏,因此在一個統一的國家裏,各民族大團結就顯得至爲重要。各民族的菁英分子都明白這一層道理,也就是各級政府的工作核心。但决不能因爲現實的統一而去模糊歷史,模糊民族概念。更不能用强權來壓制弱小民族發聲。那種牽强附會韦小寶式人物的思考方式根本不值得鼓吹和標榜,否則忠奸不分,岳飛秦檜各打五十大板,那來民族英雄,賣國漢奸?“民族魂”一書就是要告訴讀者:蒙古是侵略者,侵略者占領了大漢民族爲主流的宋國,大漢民族做了亡國奴,雖然只有近百年的歷史——即使蒙古侵略者真有本事統治五百年,蒙古人依然是入侵者,而絕不能成爲漢人的祖先,或成爲中國歷史的代表人物。即使在明朝,都沒有把蒙古人的統治視爲正統,蒙古侵略者近一百年的暴行,前五十年是記錄在宋史裏,後五十年是記錄在明朝發迹史裏。在滿清之前是沒有現今置于大雅之堂的‘元史’的,還歷史本來面貌是本人的第二目的。
长期来很多朴素的中國人的傳統思想是地域主義。不提在各大城市打工的河南幫,蘇北幫;到世界上各地轉一圈,都可看到中山幫,蘇浙幫,湖南幫,潮州幫,福建幫……獨不見‘漢族堂’——然而就是占全體中國人的百分之九十五的大漢民族耕耘著東方,幷在它的帶動下把全體東方弱小民族從野蠻引向文明。地域是多麽地渺小,大漢民族是多麽地伟大!但是長期的地域化造就的長期積弱使大漢民族個個可敬而整體又那麽可憐!無論是蒙古人,金人,日本人都沒有能力分化大漢民族,而是大漢民族本身的地域主義毀了自身的武功!
一個强大團結,寬容文明的大漢民族是世界和平人民幸福的最大保障,一個自毀武功的大漢民族長期積弱的結果使鄰近的弱小民族都受到傷害,由此而引起的連年戰爭,民不聊生罪在大漢民族。無容置疑的是占百分之九十五人口之衆的大漢民族是中國的主流。在歷史發展的起伏中,大漢民族被奴育之時是大漢民族發展過程中的低潮,外强占領史决不是中國史!
孫中山,一代政治人物的最偉大之處,是驅除韃靼,還我中華!使大漢民族走出歷史的低潮,重返東方政治舞臺。鼓吹大漢民族主義,强化大漢民族主義,優化大漢民族主義——這就是東方不敗之真訣!
一個團結而又經久不衰的民族必然有自身崇拜的精神思想,孔子的思想便是大漢民族的魂,當全體民族都能認識這一真理的時刻,也就是東方文明大放异彩的時刻。
當然,文天祥,岳飛是永遠的大漢民族抵禦外敵的英雄!
基多山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