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四”、忌“四”的日本人
上次说到日本人喜欢“三”是一个普遍现象,而深层原因还是日本神话体系与中国汉字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渊远流长所致。古代中国也是喜好三的。
世界各大文明、国家,基本都有自己独特的神话体系,神话是一个文明文化的直接体现,按理说,各大文明的文化有差异,神话也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往往只是体现在表面的风格不同,从世界神话的角度来说,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却惊人的一致。
日本人的神话传说中就有八咫乌的三足神鸦为袖武天皇指引战斗之路。
世界起源神话、造人神话、盗火、大洪水等等,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发现世界神话中的共同点。
在世界不同的神话体系中对3这个数字情有独钟。
比如中国有“三皇”,《史记·三皇本纪》记载,三皇为燧人氏、伏羲和神农。
在不同古籍中,对三皇的记载也有不同,还有伏羲、女娲、神农,伏羲、神农、祝融等说法,三皇具体人选有很多,莫衷一是,但大家宁愿争论不休,也从没想过设立一个四皇、五皇的概念,反正只能有三个。
这是中国神话中,对三这个数字的执着,不管三皇具体是谁,三皇就是三皇,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这或许是来自某种非常深远古老的记忆,据一些古籍记载,三皇最初的来历,要远远早于伏羲、神农的时代。
除了三皇,道教的三清,也体现了这种执着。在其它文明的神话中也是一样的,比如印度神话中的三相神,梵天、湿婆、毗湿奴,象征着宇宙的创造、毁灭和维持。从印度诞生的佛教,更是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佛的概念。
古希腊神话中的主神有十二位,但我们知道,核心还是三位,神王宙斯、海神波塞冬和冥王哈迪斯,况且十二也是三的倍数。古埃及神话有九大柱神,但创造、支撑世界的还是三位,天空之神努特、大地之神盖布,中间托着他们的是空气之神舒。
从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在世界各大神话中,三这个数字的重要性,当然也不能抬杠说,所有神话,跟数字沾边的都是三或三的倍数。只能肯定说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三这个数字确实是世界各大神话体系的主要结构。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传承最完整的古老文明。其实,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或许早就看穿了一切。
据老子《道德经》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什么不是二生万物或者四生万物?因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的本质是阴阳相合,趋于一种平衡的状态,而阴阳相合碰撞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状态就是三。
所以是三生万物,如果没有这个三,绝对的阴阳平衡就是一种静止状态,或许宇宙的开端和结局就是这种状态,现代的宇宙就是处于一种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不断运动的过程。所以道的本质就是这个三。
这就是三这个数在中国神话、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其它文明的神话也执着三这个数,或许也是基于跟老子一样的理念。也许是巧合,总之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历史或许没那么简单,世界或许并非如人们看到的那样。
举一反三,一问三不知,三缄其口,三思而行,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举头三尺有神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电脑不知道这些三是三,也比三大。
三春暖,三伏天,一日三餐,一日三秋,三九天......。
只是日本人将所有的事物归纳成“三大OO”,却十分忌讳“四OO”。四在日语中发音和“死”(shi)一样,在数字中和西洋人忌避的“13”一样不受人特见。从一千多年前的平安时期将“四”的读音由“shi”改为“yo”了。
“四重”(yonojuu),个有时甘脆用“与”来代替(一重,二重,三重,与重……)。
根据后面的量词不同“四”的读音“五花八门”。
四年:YOnen
四日:YOKka
四度:YONdo
四回:YONkai
……
日本的高层建筑没有或小有第四层,第四階或设为机械设备室等,电梯表示也没有四楼,汽车驾驶执照很难见到最后两个数字是“42”和“49”的牌照号。“42”联想到“死了”,“49”暗示“死苦”。在中国和韩国“14”和“24”都分别代表“实死”,“易死”。与韩国的医院没有四楼一样,电梯的四楼用“F”(four4的字头代替)。仁川国际机场没有4号和44号登机口。韩国的军队的4编号永远是缺编。中国有第四野战军,红四军等不那么忌避“四”。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很多带“四”的场合:“四方”(东南西北),“四季”:(春夏秋冬),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四苦(生老病死),四神(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四季度,扑克四花,奥运四年一次,哺乳动物多四蹄,DNA四盐基分子……
四大文明(埃梅印黄),四大赛事(高尔夫,网球,大满贯),四大宗教(基伊佛印),实业界四段业务管理基础(PDCA,计画,实行,评价,改善=行动)。
中国人是不但不排斥“四”、在某程度上是喜好“四”字的。四平八穏、四四方方、四通八达、也有:四百四病、四壁萧然、四不拗六、四冲八达、四大皆空、四方八面、四方辐辏、四方云扰、四方之志、四海波静、四海承风、四海承平、四海鼎沸、四海皆兄弟、四海九州、四海升平、四海为家、四海晏然、四海一家、四荒八极、四会五达、四角俱全、四近之臣、四邻八舍、四马攒蹄、四面八方、四面出击、四面楚歌、四清六活、四衢八街、四塞之固、四山五岳、四时八节、四时气备、四时之气、四世三公、四书五经、四体百骸、四停八当、四通八达、四通辐辏、四乡八镇、四姻九戚、吃四方饭、朝四暮三、骈四俪六、牵四挂五、语四言三、放之四海而皆准、极目四望、家徒四壁、九洲四海、狼烟四起、名扬四海、囊括四海、彷徨四顾、三老四少、三邻四舍、三男四女、三朋四友、三妻四妾、三亲四眷、三求四告、文彩四溢、文房四宝、文房四艺、五湖四海、五讲四美、眼观四处,耳听八方、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语惊四座、一谦四益、云游四海、志在四方、说三道四、挑三拨四、挑三豁四、三挨四推、三宕四推、张三李四、遮三瞒四、顾三不顾四、三拳不敌四手、双拳不敌四、手挟天子以征四方……日本没有如此丰富的“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