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陈湃

兵学工商沧桑四业 柬中港法浪迹两洲
个人资料
陈湃专栏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转载)母亲的婚纱照

(2006-11-14 13:10:23) 下一个

(转载)母亲的婚纱照 

                                                       厦门 冯儿           

在我珍藏的诸多老照片中,这张母亲的婚纱照片是最为经典和珍贵的。

我的父母是印尼华侨,这是40 年代他们在那里拍的结婚照片。照片是在举行婚礼时当场拍的,是唯一的结婚照片,因而更显现它的弥足珍贵。

雪白的婚纱,是纯洁的象征,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情怀。披上婚纱,是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女人一生中,能让那最美好的一瞬凝固下来,为自己留住最惬意的微笑,最亮丽的身影,该是一种满足和陶醉吧!

 小时候,我就爱看母亲的这张婚纱照片,觉得神奇,觉得穿上婚纱如天仙,仿佛是另有一个世界。母亲把这张照片装帧在精美的镜框里,摆放在梳妆台上,使那极其普通的梳妆台熠熠生辉。照片里的母亲,穿着白色的婚纱长裙,两手环抱着一束鲜花,依在穿黑色西装的父亲右侧。父亲站得笔直,一手挽着母亲,一手自然的垂下。两人抿着嘴微微地笑,脸上荡漾着幸福和自得,令人生羡。他们的身后就是婚礼上新郎新娘的“宝座”,“宝座”后面和两旁满是鲜花,朵朵鲜花盛开,穿婚纱的母亲花儿一般,绽放青春的美丽,显得娴雅动人,温柔贤淑,那是她生平拍得最好最美的照片。

 童年的我,经常偎在母亲身旁,欣赏着照片,饶有兴味地聆听母亲讲她的“爱情传奇”。他们那一辈的姻缘,是靠亲朋介绍,相亲而定。在父亲到来之前,已有好几位男士来与母亲相亲,可母亲都不满意,没有成功。后来,是一位远亲带父亲来的,母亲躲在里屋往外一望,看到父亲的一刹那,母亲就喜欢上父亲了。莫不是父亲那高高的额头和两道浓浓的眉毛,显得是那么突出而吸引了母亲?呵,分明是“一见钟情”,但母亲是不会说这种“露骨”的话,也不善于说“爱”呀之类的在她是难于出口的话语。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谈情说爱,更没有什么山盟海誓,就这样,一切顺理成章,很快就办了婚事。他们是“先结婚后恋爱”,一生平平淡淡安安宁宁且恩恩爱爱。

听母亲讲那过去的故事,看着母亲的婚纱照片,爱幻想的小女孩,想象着自己长大以后,穿上比母亲更长、更漂亮的婚纱,照出比母亲更美更好的婚纱照片。女孩的心里总装着五颜六色的梦想,总盛着一个童话世界。可是梦没有成真,长大后的小女孩没能拍上婚纱照片。

 那是一片红海洋的年代,“不爱红装爱武装”是那个时代的时髦,“爱美”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和生活方式,是要受到批判的。我们这一代人,只能用蓝色、灰色裹住我们的青春,用不分男女、千篇一律的衣裤包装自己。没有色彩,没有式样,没有线条,在人群里很难分出你我,就和那时大家只能说同样的话语,喊一样的口号一样。走上街头,成片是灰蒙蒙的,人们的服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

当然,那时的结婚照片也如此,就像现在的身份证照片一样标准化,单一呆板,唯有胸前那枚闪闪发光的像章,成了唯一的装饰品,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那时候,有谁奢望过能披上婚纱,有谁料想过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国土上,婚纱照相会成为一种时尚呢?

 我那时没能照婚纱照片,但我后来却得到了母亲这张婚纱照片。我于六十年代离开父母回国升学,28年后才得以回印尼探亲,父亲已不在人世。不见了父亲的身影,却仍见到我童年时喜欢的这张照片,它被装帧得更漂亮,还涂上了颜色。我久久凝望着这张照片,思绪万千,心情复杂。当我再次要远离母亲的时候,她把这张照片郑重地送给了我。这也是母亲送给我的最后的礼物,后来我没能再见到母亲。她到另一个世界去陪伴我的父亲,他们在那里团聚,永远的在一起,相亲相爱。

 我把父母这张珍贵的结婚照片,摆放在我的梳妆台上,就如母亲当年那样。光阴荏苒,往事如烟,可照片里父母那年轻俊美的形象,已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永留在我的心中,还有那些久远的动人故事。

和现在的婚纱照片相比,母亲的这张婚纱照片显得朴实无华,没有光鲜的色彩,没有华丽的服饰和浓艳的化妆,更没有矫作夸张的亲密造型。可谓是简约而不简单!犹如他们那一辈的爱情,自然,质朴,不雕琢且不易褪色。

          2006年10月7日作于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