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园

野草的乐趣就是疯长。而且,杂草丛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质、最能触摸到心跳的地方。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胳肢

(2006-12-24 21:08:18) 下一个
胳肢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无论我们自己怎样胳肢自己,都不会觉得痒。可要换了别人来胳肢,那就会觉得奇痒无比,忍俊不禁。由此看来,人的构造中,一定是隐藏着某种机关:如果想要产生源自灵魂的触动,则一定得依赖于与另一个完全独立的,真实的个体的互动才可以办到。换句话说,要获得痒的感受,并且发出咯咯的笑声,则必须靠另一个人对其“胳肢”才行。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不喜欢孤独的生理学原因,因为一个人自己是无法开心地笑的,即便笑也一定是源于与外界的互动,或读书,或聊天,否则便是傻笑了。倘若俞伯牙没有遇上钟子期,就不会有伯牙摔琴谢知音这样的千古佳话。

人是群居动物,这点谁都知道。可人为什么是群居动物,却谁都不甚了了。就像随便于人群中问一个人为什么要孩子,答案一定是五花八门。许多时候,人只知道该做点什么,至于为什么会这么做是不去管它的。其实这也没关系,此即谓: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群居的反面就是离群索居,其结果就是孤独,它给人带来的是痛苦,而不是欢乐。为了摆脱孤独所带来的这种痛苦,人们就必然会趋众合群。相反,倘若孤独给人带来的是充实,幸福和喜悦,那么人类一开始必然会离群索居,现在的社会化就是不可想象的,那就真的会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

既然群居是一个既成事实,会不会是某种与胳肢的生理学机制相类似的东西在起支配作用呢?可说到底,人类对自身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我们了解思维的本质吗?我们了解情感的本质吗?我们了解美的本质吗?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东西,我们只能感受,只能描述,却无法深究。

人类不正是基于相互的“胳肢”所产生的互动,才能感受到自己在更广泛意义上的某种真实的存在吗?互联网的存在不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平台么?隐匿的寺庙不还是为了有人去朝拜么?离开了人与人的互动,这个社会还会剩下什么呢?也许除了空虚还是空虚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云林 回复 悄悄话 人类不正是基于相互的“胳肢”所产生的互动,才能感受到自己在更广泛意义上的某种真实的存在吗?
你说得好啊!就是要互相走动。就是说,你今年还要像去年一样要多写文章,当好蚯蚓哈。俺还和去年一样经常过来看看你。看你的文章已经中毒了。红卡怀疑你是我叔呢。俺哪里敢这么高攀。呵呵。
redtruck 回复 悄悄话 越 看 越 养 ! 受 不 了 啦 。 。 。
裘教 回复 悄悄话 我把挠痒改成胳肢了,挠痒不准确,应该是搔痒,或称胳肢。要不然,“老头乐”就解决了。多谢了。
redtruck 回复 悄悄话 挠痒 竟然 也 有 如此 多的 意 义? 不愧是 求 老师 ! !挠痒 没人 帮, 可以 找 “老头 乐” 不嘻嘻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