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让后人亲近的,既非王室宫阙的纵横谋略,也非战场征途的金戈铁马。山川湖海,一草一木,寄寓人世悲欢离合的往事陈迹,往往最能触动今人与古人相通的心灵。剑桥大学有一座拜伦桥,诗人拜伦情感失意,自此桥跃入水中,时人有感,名其为拜伦桥。南京秦淮河上,有一桃叶渡,晋人王献之曾在此迎接自己的爱妾桃叶,故名桃叶渡。
《乐府诗集》卷四十五有《桃叶歌》,文中引《古今乐录》介绍说:“《桃叶歌》者,晋王子敬(王献之字子敬)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於笃爱,所以歌之。”
《桃叶歌》共三首。其一为: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二为: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三为: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歌》在南朝梁徐陵所编《玉台新咏》中也有收录。不过,《玉台新咏》只录两首,即上述三首之前二首。《桃叶歌》在当时很流行,《南史》陈本纪中,有“江东谣多唱王献之《桃叶辞》”记载。可见,直至隋灭南陈,此歌还在江南地区风靡。
王献之为东晋时人,生于公元344年,卒于386年。他是王羲之的第七子,父子均为书法大家,书法史上称为“二王”。七八岁时,他开始学习书法。一次,在他写字时,王羲之从后面想把他的笔抽走,却没有抽动,王羲之感叹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晋书》王献之传记载,献之“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
《晋书》王献之传中并未记载他与桃叶的事迹。不过,从三首《桃叶歌》的文辞中可发现,王献之于桃叶的用情。到了后世,“桃叶”、“桃叶渡”成为文人指代红颜情事的典故。
宋辛弃疾有《祝英台近》一词,上阕云:“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宋姜夔有《杏花天影》,上阕云:“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其实,桃叶还有个妹妹,名为桃根,也为王献之宠爱。这在《桃叶歌》第二首“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中可以看出。李商隐有诗“当时欢向掌中销,桃叶桃根双姊妹”,说的即是姐妹二人。南宋吴文英的“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也让我们记住,不仅有桃叶,还有桃根,留在今天的记忆中。
桃叶桃根出生何地,身世如何,史籍无任何记载。只是通过王献之之口,后世知道了她们的美丽。而今,桃叶渡已为南京“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历史,就是这样陌生而又熟悉地贴近我们内心。 【北京】 门延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