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心语

博而不浮,物中有悟,心怀感恩,语短情长
正文

博物心语 序

(2024-09-15 18:51:07) 下一个

上初中之后,我家搬至济南千佛山脚下,隔街即在建的山东博物馆 (原来的老馆,后于2010年迁至经十路东段)。自此以后,先是父母带领,后来和同学朋友们同去,再到喜欢上一个人在博物馆里溜达。直至大学毕业远赴重洋,大概有五、六年时间,我是博物馆的常客。

若非周末、节假日或特展,博物馆是寂旷的。进入馆内,我的脚步、呼吸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变轻。我似乎偏爱其中几个展室,因为那儿的灯光和味道,让我一开始就觉得自在且安全。寂静的博物馆有自己特有的交流方式展品说明。它通常采用小说明牌的方式安置在展品的附近,用以叙述展品的名称、时代、来源、艺术及历史价值等等。有很多次,我通过这些小小的说明牌脑补一个又一个关于藏品的故事有爱恨情仇,有生离死别,有战乱,有阴谋有我那时从未经历过的生活。因为每次编的故事不同,同样的展品,看再多次,新鲜感仍扑面而来。

离家至今,游历了不少国家和地区,城市与乡村。每到一处,必定要参观当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学博士,我得以有机会和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复杂且微妙的关系。机缘巧合之下,博物馆,作为呈现文化意识形态和历史文明发展的动态标本,不仅成了我的研究对象,更成为我半生的兴趣所在。

博物心语“是我先生给博客起的名字。博物是确定它的范畴,记述我曾经去过的一些令人难忘的博物馆、艺术馆、历史文化中心,包括其中的博物设计、理念、展品,及游览的经历;心语是概括它的性质,既非文献类文章,亦非专业研究类读物。它记录了我作为博物馆爱好者和文化遗产研究者的心路历程和管中窥豹的心得体会。有些观点,值得被进一步论证和发展,更多的,则是抛砖引玉,邀请并期待更多的人与我一同在浩瀚的人类文化遗产中读历史,品文化,看社会,识自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昼夜思想 回复 悄悄话 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