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X上网来
(2009-09-14 15:50:37)
下一个
The X way out
首先温习一段保罗.福塞尔的“格调”一书的最后一章的开始部分。当作者分析解读美国九个阶层的人生百态与格调以后,不得不交待一下他自己之所属,他对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之问的解答。
这一章的标题是: The X way out. 先从书中引用几段:
第九篇 冲破常规的另类人
那么我们呢?我们属于哪个阶层,对于社会阶层造成的束缚,我们又怎样想呢?
沿着艾米斯的诗可能有助于我们找到答案:诗里的那个叙述者来自哪一阶层?
我们首先可以肯定他不是贫民,因为一个贫民的语言一定是毫无特色的。他也不是中产阶级,因为能发现阿伯达斯的公共建筑设施存在着严重问题并加以指责,而且毫不惧怕引起争议的人不可能来自中产阶级。他更不可能是个上层人物,因为他使用的语言是诗歌。诗歌的创作需要才华。学识和不懈的努力,而这些,上层人物是不具备的。他那犀利的目光。嘲讽式的幽默。对埃文斯和里斯夫人这对可怜的中产阶级人物的复杂并带有喜剧色彩的同情心,加上他对艺术的敏感,这一切都表朋他拥有一个特殊的身份。
我们不妨假设这个叙述者根本不属于任何一个阶层。他来自一个未曾命名的群类。我称之为另类(x类)一族。之所以把另类人归到某一“类”而不是哪一个阶层,是因为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另类,你的出身以及成长必然带有贫民或中产阶级的烙印。你只能通过转变而成为一个另类,或者,说得更清楚些,只有当你艰难地发现自己具备了另类的一些特质,尤其是好奇心和独创性这两种特质时,你才取得成为另类的资格。
这样的发现是将你从阶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唯一途径。加入另类往往需要你远离父母和家乡,放弃忍耐和克制之心。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城市中来的年轻人,专心致志地从事“艺术”,“写作”。“创造性工作”——任何一件能真正将他们从老板。主管的监督下解放出来的事情——这就是孜孜以求的另类。若是能成功地利用自己的才华,这些年轻人最终会成为羽翼丰满的另类。
另类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波希米亚人?”(过去对放荡不羁的艺术家的别称。一译者注)这种老式说法可能使我们在脑海里对另类有了些概念,同样,“有才气的人”这种叫法也有助于我们的理解。
有些另类是知识分子,但大部分却不是:他们当中有演员、音乐人、艺术家、体育明星、“著名人士”。富裕的嬉皮士。坚定的国外定居者和较有天赋的新闻从业人员。喜爱这些人的文章的聪明读者,一在作者栏里发现他们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想往下读。
另类是“自我培养”的人(这里借用了怀特8226;米尔的说法)。他们是自由职业者,从事着被社会学家称为“自治工作”的职业。如米尔所言,如果中产阶级“永远是别人的人”,那么另类根本不隶属于任何人。
不受人管辖正是另类的一个显著特征。他们思想独立,不受社会习俗的约束,举止和行为都自由自在。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有敬业精神,工作没完成便决不放手。他们的脑子里根本没有“退休”这个词,这个概念只对那些受雇于人。为挣一份工资疲于奔命的人有意义,而那些人通常都鄙视自己的工作。
做一个另类就如同拥有了上层人物所拥有的大部分自由和一部分权力,只是没有他们那么多钱。另类人可以算是“没钱的贵族”。
只要熟识了另类的一些特征,就不难将他们辨认出来。先来看看他们的衣着和表情。另类完全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穿着打扮,他们从不刻意修饰以取悦于人,因为他们觉得没人值得他们下这样的工夫。因此,他们穿得很舒适随意,而且通常都有些“不羁”。其实只要永远按照比别人的要求差一级的原则来穿着,就能达到这一效果。
………
………
打住,打住,先打住,这是这本书中最为精彩的一章,总觉得福塞尔这一章写得短了点。当年读完中文本,就冲的就是这一段,四处找人弄到英文原版来读的。
其实,成为另类,the X way out, 真的不容易。我们从小到大,被推爸推妈,与时代潮流,被明星偶像,与亲朋好友,从方磨成园,从园磨成角。我们心中所爱不少,所恨蛮多。而我们根本认不清哪些是真我,哪些是虚影?
Paul Fussell在这一章开头的英文更有一种回味:What about us, indeed? What class are we in, and what do we think about our entrapment there?
多年后,读来,才读出Paul的那种无奈与诚恳。 这是条无路之路,我们要认清那些束缚着我们的东西(entrapment),本身就意味着格调与境界。而我们想不到的是,很多束缚源自我们内心,源自难以捉摸的情感,源自我们的人性,源自我们独特的基因(包括性别)。
但是有一点,我是越来越确信:另类也是类,是另类成就了另类,构成了另类的交流,另类的人生与意义。
记得,有个网友说是Steve Pinker的粉丝,能花时间读那么难读的书,并读出了美感与意义。让我觉得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下班回家,翻开自己的Steve Pinker的书,读着书边上写的感想,嘴角边挂着的是一种微笑。
记得,知道一个网友,出国时专门带着二章Peter Drucker的Adventure of a bystander, 我就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我在猜想会不会是讲荒野上的先知的那章呢。
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的说法是,主体性离开了主体间性,就不成其为主体性。正是因为这样的另类网友,冲破束缚是可能的。我们不会成为彼此的束缚,但能共同创造一些丰富的意义。The X way out is possible.
怀揣着X上网来,因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格调》的英文名称是什麽?这次回国特意在书店找了,没找到中译本。
简单点说,就像矛与盾一样,因为社会与他人的存在,追求独立的自我的个性成为可能。否则天下人人一个模样与个性,就无所谓个性或主体性了。
"另类,the X way out" 需要有人生目标,最好有一位意志坚强的另类在
一起,就会有成就的!
===
能解释一下吗? 用通俗易懂的话再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