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人盛夏消暑录(上)

(2023-09-22 19:54:12) 下一个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风日起,酷暑渐远;在享受这“白露凋花不残,凉风吹叶初乾”的秋凉时节,忽然想起了没有空调的古人,他们是怎样避暑的呢?于是,阅读一些资料,总结古人消夏种种,得择凉居、枕凉席、着凉衫、啜凉饮享凉冰吟凉诗等六种。前四种是无论贫富贵贱,都有能力采取的避暑方式;而后二种则非常人所能及,享受寒冰的清凉是天子诸侯达官贵人所独占,吟咏消夏的诗词是满腹诗书的士大夫们的专利。今不揣愚陋,辑录而述之,以供诸君一哂

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个普遍性的认识误差,以为过去的夏天气候比现在凉爽,加之我们都知道全球天气变暖的事实,便更加笃定地认为古代没有现在热,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尽管今天全球天气变暖,但古代人经受的夏季溽热程度,一点也不比我们少。

科学研究认为,地球气候变化有周期性,气象学家研究,公元1900年以前,中国气候史上出现过四个“温暖期”;例如从隋唐到北宋初年的第三个温暖期,就有许多极端高温天气。有一种说法,杨贵妃吃的荔枝并不产自岭南,而是出自四川,足以见得当时气候的温暖程度。乾隆八年(1743年),也是有历史文献记载中极其炎热的年份;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专家研究换算,1743年7月20至25日,华北地区下午的气温均高于40℃。其中7月25日最热,气温高达44.4℃。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北京共有11400人死于炎热。

读一读唐代文人留下的避暑纳凉和夏天酷热的诗歌,便知道当年也是酷热难当的。如李白《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风流潇洒的李白,在酷热之下,不顾形象,逃到深山,脱衣解带,近乎“裸奔”而纳凉,可见是酷热难当。白居易的《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骄阳连毒暑,动植皆枯槁。旱日乾密云,炎烟焦茂草。”酷暑大旱,草枯苗,字行之间,直觉热气灼人。至于《水浒传》中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是人尽皆知的句子;烈日当空,骄阳如火,土地干裂,禾稻枯焦,这酷热之难耐,似乎不亚于今天。

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判断,而事实上,今天比古代,绝对要热得多,为什么?今天的自然环境不如古代,古代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良好;古木参天,凉风习习,山泉清冽,沁人心脾,随处可以寻到避暑胜地。其次,今天的住房建筑不如古代,古代土砖青瓦,依山傍水,青苔绿地,冬暖夏凉;现代建筑全是钢筋水泥,太阳一照,热气人,尤其是城市,全是一层厚厚的钢筋水泥,无分昼夜,就是一个硕大的蒸笼。人置身其中,若无空调,必成馒头,或为烧卖。尤其是空调的泛滥,更是让酷热火上加油;因为空调是一个典型的损人利己的科技产品。它并不能让这个世界凉爽,而是把室内的热量排泄到了户外,凉了自己,热了别人。空调的使用让大环境更加酷热,但不使用空调又让一刻难。再次,今天的众生不如古人悠闲自在,古人生活节奏慢,每年忙在春种秋收;酷暑严寒,即便是农夫走卒,也多是半日功夫半日闲。不像今人永远是朝九晚五,更没有今人的心浮气躁,太汲汲于功利。

总之,从理论上来说,古代夏天也如现代炎热;但从实际而言,现代夏天比古代酷热。所以,科技也是个双剑,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盖自然之道也。

古人盛夏消暑种种,简陈如次:

一曰择凉居。古代建房,泥垒瓦覆,建筑的材料绿色环保,隔热性强;且依山傍水,树木环绕,习习风生;流水潺潺,暑气自退。而有钱人家,楼阁连宇,庭院深深,迴廊曲折,荷池幽香,人居于是,别有清凉。尤其是皇家种种避暑山庄的建筑,更是巧夺天工,穷奢极欲。比如唐玄宗的含凉殿,没有空调,胜似空调;据说这含凉殿在整体架构上,避免了阳光的直射,从而保持了室内的阴凉。殿内有水力带动的风扇,扇叶吹凉水产生冷气。同时,宫殿墙内装有水管,通过水流动力引水而上,在墙内形成水循环,再由房檐流出,“四隅积水成帘飞洒”,整个宫殿如同水帘洞一般。据说到了宋代,民间的一些高档茶楼也采用了这种技术,往往引来众多顾客消费。而民间有条件的人家,也有此类避暑凉屋;凉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机械原理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水流沿着屋檐往下洒淌,降温效果极佳。

民间建筑还有冷巷的设计,南方湿热,通过遮阳与隔热产生的避暑效果不大,于是,通风成为人们避暑纳凉的二选择,冷巷由此诞生。在建房时,有意在二幢房屋之间隔开一条三四尺宽的窄巷,因为太阳光基本不能直射冷巷地面,所以显得幽深清凉。只要有一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