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试问闲愁都几许

(2024-01-12 05:10:10) 下一个

宋词人贺铸有一首著名《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从字面上来看,词写男女相思,上阕写美人不遇之憾事;下阕抒美人不见之幽情。词开篇写与美人一次的不期而遇之不遇,词人一早起来,远远看见从横塘路上的那一头来了一位绝代佳人,可是,这位美人折回离了,作者只能目送美人离去。词人惊喜于女郎之突现,却又惆怅于美人之径去。于是,词人推论揣测,美人青春靓丽,有谁陪伴?孤身一人,处于深深庭院之中,与世隔绝,只有春风吹拂,才能到达她那枯寂的地方。为美人作此设想,更加重了词人思慕之意,牵念之情,而此情此意,挥之不去,于是就有了下阕的抒情。词人伫立路边,痴等一天,直到红日西斜,终不见倩影。暮霭云晚,横塘草碧,相思至此,愁肠百结,只有回到室内,铺纸拈毫,写出相思痛苦之极的断肠词句。而现在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一大把年纪的词人偶然间见到远方的一位不知是谁的女性,就如此彻骨相思,题断肠句,实在不合情理。所以,把这首词当作男女相思的作品来解读是错误的;词中“闲愁”向我们透露了词人心中的秘密,闲愁者,牢骚语也;准确地说,是诗人用香草美人的传统手法写自己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牢骚

何谓闲愁闲愁,无端无谓人生万事,除了生死都不是大事;其余居庙堂之上者,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处江湖之远者,衣食住行嫁娶交游,不算大事,但算正事。生死大事无须愁,愁也白愁;人生正事有许多愁,即便白愁也得愁。然而,人生别有一种闲愁,不干你半分事,偏要“愁如海”!我的故乡有一句俗语叫“着空急”,大扺就是“闲愁”的意思。比如说,家里没米下锅了,着急想办法解决无米之炊,这是应该着急的事情。如果是隔壁鸡窝坏了,你善意提醒对方要赶快修补,否则会让黄鼠狼乘虚而入;邻居不仅不感谢,还认为你是居心叵测在诅咒他。第二天晚上,黄鼠狼叼走了一只鸡;你更着急了,这就是“着空急”,也就是“闲愁”。可见,定义为闲愁,有三要素,一是该事与自己没有太多的利害关系;二是自己是出于善意箴劝对方;三是对方不采纳不领情甚至反而恶语相向。这是不干己事瞎操心的“闲愁”。此外,还有一种根本无法实现,急也无用的“闲愁”;比如伊人已作他人妇,比如执手相别永难见等等,这不是“着空急”,而是“空着急”。

古人多写闲愁,也善写闲愁,其闲愁大致分二类,一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忠而遭贬,贤而遭妒;如屈原的《离骚》,辛弃疾的《摸鱼儿》。一是劳燕双飞,相思不得,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但以前者居多。

贺铸平生未以才子自负,少有大志,文韬武略,禀赋异常。尤其是有皇室血统,人生应该辉煌;可世俗不容其正直,才高不容于社会,终其一生仕途坎坷,屈居下僚,仅官州通判而已。五十岁之后,自己引退吴下,居于苏州,最后卒于常州。《青玉案》即是词人怀才不遇的愤慨,运用以男女喻君臣的传统手法写几次仕途似乎有望,最终不能得到“美人”青睐,痴心等待,毫无结果。也只有这样去理解,才能正确读出词中情感信息,否则,贺铸这般单相思还真有些令人不可理解。

宋代葛胜仲有《点绛唇·县斋愁坐》:“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葛因故贬官休宁,晚秋时节,满目凋零,贬所黄昏,倍显清冷;词人斜倚藜榻,心绪纷乱;案上轻烟,如雾缭绕,同样是以闲愁表达自己忠而不用的满腔愤懑与牢骚。

辛弃疾忠心报国,矢志北伐,可终生沉沦下僚,才不为世所用;所以,在他的词作中,几多闲愁,令人泪目。如“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如“庭院静,空相忆无处说,闲愁极”(《满江红》);读之令人辛酸落泪

再如赵嘏“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半多”;唐张碧“一窖闲愁驱不去,殷勤对尔酌金杯”明钱士升“往事干端,闲愁万斛,世情无数嵯峨”明文徵明“已知世事皆身外,肯着闲愁到酒边”;真是闲愁如潮,举不胜举,都是以闲愁写才不为世所用的牢骚。

要之,闲愁是无端无为的忧,是才不为世所用的失落忠而遭妒的愤慨,是举目萧疏无助,是百花飘零的无奈。是月上帘钩的幻梦,是西风凋碧树的寂寞,是期盼知音的渴望。闲愁是贬谪僻远的大夫,是行吟江畔人,是漂泊异乡的游子,独守春闺的少妇。生活困者不会有闲愁,黛玉有闲愁,刘姥姥没有;腹中草莽的没有闲愁,探春有闲愁,薛蟠没有

非常遗憾和痛苦的是,困又草莽如我者,莫名其妙地亦有闲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