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之见

多年累积,啊啊,不再好高鹜远,如今草民一个,自由自在,闲云野鹤
正文

匹夫之见 张叁 中国春秋以前的宗教(上)

(2022-11-19 14:51:00) 下一个

匹夫之见 之一  张叁

中国春秋以前的宗教

一, 导论

A. 本文写作目的

中国现在有很多宗教, 这些宗教都有一位或多位创始人。这些人士又会寻找一位或多位古人来当这些宗教的太上祖师爷。本文探讨所有太上祖师爷还没出生之前的宗教情况。

这个研究的范围只限于中国通书明理的贤士。因为不明不白的人, 作茧自缚, 作怪作祟, 智者贤士不参与他们的所作所为。孔子说, 不知生, 焉知死。意思就是摆出拒绝的态度,不参与无聊的话题。谣言止于智者。很多宗教跟谣言分别不大,参于讨论的不是智者。《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古老相传,言不出五经, 没有意义。中华道统能折服历代四海英才,个中定有股从天上来的浩然正气,就是创造天地万物的至高独一真神吹在我们身躯内的灵气。虽然我们已离神久远, 也什么都忘了。上天怜悯。尔民苍旻之下, 万种辛酸, 无处可诉。孟子、文天祥、苏东坡,都满胸浩气,塞乎天地。苏东坡更觉得是气也,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潮洲韩文公庙碑)。这个观念就是永恒永生的观念,此气者长存于天地之间,不生不死。

本文希望能研究和引证一个论点——中国的高等智者贤士没有偶像崇拜。智者贤士并不一定是读书人, 例如仓颉和神农, 他们可能没看过多少书。读书人不一定是智者贤士,倒多是偶像(名利)的崇拜者。毫无疑问,我们是罪人,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对真神已生疏久远, 这是事实。我们不归顺基督, 求神给我们时间, 给我们怜悯,就像亚伯拉罕求你一样, 奉主耶稣基督圣名求。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很多人物都作出具体的行动来反对偶像崇拜。最

有代表性的就是韩愈。在他的《原道》中, 驳斥佛老之非。要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大同)以道之, 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韩愈为唐朝之后儒家之模范, 推为孔孟之后第一人。韩愈再写《谏迎佛骨表》, 反对皇帝迎佛。皇帝怒, 要赐死他。经许多大臣援救才得以免除死罪,流放到偏远的潮州(这种昏庸的皇帝统治了中国几千年) 。后人如王充、李贽、王夫之、戴震等智者贤士, 都不会苟同愚昧的偶像崇拜。

利玛窦在来到中国之前, 于1577-1581年在印度果阿修道院进修了四年的佛学。他穿着僧服来到中国,这是当时耶穌会会士对远东的看法和决议。1592年春,利玛窦往广东南雄拜访瞿太素。瞿太素将利玛窦引介入士大夫的圈子中。利玛窦先后曾与一百多位中国士大夫往来。《利玛窦中国札记》记录了瞿太素在南昌白鹿洞书院, 介绍利玛窦认识章潢及其门人弟子,章潢(本清)为白鹿洞书院山长。利玛窦写道,“闻名的白鹿洞书院,是研究人生哲学的场所,院长章本清”。

瞿太素为利玛窦引荐日多,玛窦方知中华所尊者非佛,而且抗佛,才废西僧之名改称西儒,从认同佛教转向抗佛, 转向合儒。他脱去僧服, 改穿儒服。后来利玛窦与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冯应京、李日华等当时人物交往。利玛窦还与叶向高、邹元标、曹于汴等东林党人接触和交流。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当时利玛窦与徐光启等交流, 尚有周子愚、瞿式榖、虞淳熙、樊良枢、瞿汝夔、曹于汴、郑以伟、熊明遇、陈亮采、许胥臣、熊士旗等人”。这就是利玛窦在中国的经历, 以及他眼中看到的中国国情。他在中国上古文献中, 看到一位至高真神, 无形无像, 很像亚伯拉罕以前记载的至高真神。只可惜当时罗马教庭撕杀正烈, 三十年战争, 千万人头落地, 到处叛教, 各国纷纷退出罗马教庭, 都在搞本土化。中国也要本土化? 不成。不准。

巴比伦人把耶路撒冷烧为平地, 圣殿全毁, 以色列人被杀被掳,终于

把愚昧无知的巴力偶像崇拜从以色列民族中撤底铲除。我们惨受文革

苦难, 旧文旧物被烧被毁, 遍地无神。只是啊, 今日又满地愚昧无知

的偶像。茫茫神州, 何日清平, 我主我神。这是我们中国基督徒心内的

盼望, 昼夜的祷告。

本文将在《尚书》、《诗经》、《礼记》、《史记》、《周礼》等书中找出有关宗教信仰的文字, 再在考古学找出有关宗教信仰的发现, 然后试着去做一个总结,描述出上帝, 历代宗教官员制度, 祭礼,和祭祖的制度。

B. 词汇

祭:   祭不一定是宗教。大多是宗教。

祭礼: 国家规定统一制度化。只有一个宗教,

祭祖: 国家规定统一制度化,非宗教,但提升至宗教的严肃性。儒家的政治理念和教化。

汤誓: 成汤讨伐夏桀的誓言。

泰誓: 《尚书》名泰誓。《史记》名太誓。周武讨伐商纣的誓言。

封禅: 古帝王在泰山举行封禅大礼, 以祭祀昊天上帝。登高山者, 以示崇高恭敬。

五经: 《诗》、《书》、《易》、《礼》、《春秋》。

二, 尚书

A. 汤誓

伊尹相汤伐桀, 升自陑, 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 作汤誓。王曰: 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 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 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B. 泰誓

周武王伐殷, 诸侯大会于河南孟津。周武王谴责纣的罪恶, 作泰誓三

篇。泰誓上中下。其中言及上帝之文, 恭录如下。

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皇天震怒,命我文考(周文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予小子(周武王)夙夜祗惧,受命文考(周文王),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有众,厎天之罚。

三, 诗经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 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昂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周人始祖姜嫄求子, 以禋祀之祭祷告天帝, 得子后稷。后稷长大后, 蒙神祝福, 种大豆, 禾粟, 麻麦, 瓜果, 都一片茁壮, 旺盛,果实累累。就像创世记中的先祖蒙神祝福一样。后稷舂谷为米, 热饭香气上扬, 再以大肥公羊烧烤, 香气升腾供神享用。后稷始创祭享礼,祈神佑护,至今仍是这个样。

四, 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其中有四篇论及宗教、宗教祭礼的制度, 请看以下四篇。

A. 曲礼上

馂余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请注意这祭字, 祭不一定是宗教。)

临祭不惰。祭服敝则焚之,祭器敝则埋之,龟策敝则埋之,牲死则埋

之。凡祭于公者,必自彻其俎。(这是祭物管理。)

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某日,旬之内曰近某日。丧事先远日,吉事先

近日。曰:为日,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

卜筮不过三,卜筮不相袭。龟为卜,策为筮,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故曰:「疑而筮之,则弗非也;日而行事,则必践之。(有若乌陵与土明, 出埃及记28:30。)

B. 曲礼下

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祭礼制度化, 全国统一, 只有一个宗教。)

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脯曰尹祭,槁鱼曰商祭,鲜鱼曰脡祭,水曰清涤,酒曰清酌,黍曰芗合,粱曰芗萁,稷曰明粢,稻曰嘉蔬,韭曰丰本,盐曰咸鹾,玉曰嘉玉,币曰量币。(上古祭物有如《利未记》一至五章。)

C. 祭法

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何为祖?  何为宗?  这里是祖和宗之始。)

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骍犊。埋少牢于泰昭,

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

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时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 (神不是上帝。)。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这还不是偶像崇拜, 请容许我到概论那一段才统一分析, 现先把第一手资料全找好。这里是重点中的重点。)

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设庙祧坛墠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曰鬼。诸侯立五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皆月祭之;显考庙,祖考庙,享尝乃止。去祖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为鬼。大夫立三庙二坛,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享尝乃止。显考祖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去坛为鬼。适士二庙一坛,曰考庙,曰王考庙,享尝乃止。皇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去坛为鬼。官师一庙,曰考庙。王考无庙而祭之,去王考曰鬼。庶士庶人无庙,死曰鬼。(祭列代祖先之制。)

D. 祭义

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闇。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

礼记祭义篇中, 宰我曰: 吾闻鬼神之名,而不知其所谓。(孔)子曰: 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死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圣人以是为未

足也,筑为宫室,谓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

所由生也。(这应该是孔子读书得来的心得, 与上古保持一致, 不是创见, 对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daizhi_北美0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anbeiYin' 的评论 : 知音阿!你好
YanbeiYin 回复 悄悄话 Very good articl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