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欧债危机会让这个世界改头换面山清水秀么?

(2023-08-28 01:53:48) 下一个

欧债危机会让这个世界改头换面山清水秀么?

                 2012年2月22日

何必

尽管北京时间21日欧元区财长会通过了第二轮援助希腊协议……(略。)

欧债危机还是没完没了吧。

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

(何必注,略。)

呵呵。

昨天,全世界都看到,欧盟通过了向希腊提供第二批援助贷款的议案。这意味着,在最为关键的日子到来之前,希腊债务危机终于又可以躲过一劫,避免到期无法偿还债务而陷入无序违约。

但是,人们也看到,欧债危机到现在依然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采取了江泽民式的以钱为纲的总路线,击鼓传花,讳疾忌医。实质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任何解决。比如,此次欧盟在希腊偿还债务日期到了的当口终于批准了提供贷款的方案,可如此数目的贷款对于希腊来说是不是足以应付债务危机?就算是,债务减记已经让希腊债务持有者遭到了很大的损失,尤其是私人部门的损失更加触目惊心,而且,在第二次贷款谈判进程中,私人部门做出了令人始料未及的让步,那么,今后的希腊债务谈判之中,是不是还能够如此侥幸?令人忧心忡忡的是,希腊债务并不会也不可能因为这第二批贷款而销声匿迹无影无踪,只不过是暂时应付差事过去了,而债务依然还在,今后还要面临着债务不断到期的状况,届时,希腊和欧盟是不是还能够如此幸运?此次债务谈判就已经死到临头才终于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下一次是不是还得经历比这更为严重的险象环生?如果真的没有达成债务减记协议又会如何?更何况,这种提供贷款的方式,无非就是授人以鱼,并没有授人以渔,昨天,美国克鲁格曼说,解决欧债危机并不能靠紧缩政策,此言不虚,切中要害,可希腊的经济增长肯綮在哪里?是不是可能实现经济增长?经历过殖民时代之后,全世界实体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制造业和加工业基本上全部都坐落在穷国,希腊那样的高福利高人工成本的地方根本不可能赢得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角逐,那么,仅仅依靠爱琴海和帕特农神庙的旅游收入如何来提振经济?而且必须看到的是,希腊是个弹丸之地,体量很小,采用提供贷款的方式或许还是有效的。其他国家呢?人们已经看到,如果葡萄牙也需要欧盟救助,那么债务谈判的减记是不是能够如此顺利?就算是,欧盟需要提供多少贷款才可以抑制债务违约?而更不用说像意大利那样的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欧盟提供贷款来实施救助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而且,现如今欧洲大银行都出现了惜贷的状况,采取了现金为王的存在方式和理念,将钱都放在了欧洲中央银行,而不向企业和私人进行贷款,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紧缺的状况。如此,欧盟和IMF此次向希腊提供第二批贷款,又有什么样的示范效应?可复制性如何?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没有得到面对。因此,说欧盟在希腊、或者欧猪五国乃至整个欧盟的债务危机上拖泥带水得过且过,并不为过吧。这样讳疾忌医下去,结局当然只能是让债务危机的形成因素愈演愈烈,最终让欧盟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其实,看看前面引用文字最后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的话,还是很有意思的。

如何解读马哈蒂尔的这番言论?或许可以说,他向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向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发出了诘难,认为现如今的欧债危机根本不是什么白人中心主义(他所谓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性决定性胜利,恰恰相反,意味着欧洲中心论的破产,而欧洲人对此心有不甘,无法从善如流,改弦更张,面对现实,改变自己好逸恶劳的习性。(这点,俺一直按照温铁军的路数,称之为欧洲人在坐享“殖民红利”上很抱残守缺。)冷战的结束,根本就不是什么历史的终结,人类并没有因为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到达了终极目标,最近,洋鬼子中文媒体之中,英国金融时报一直在就债务危机对资本主义提出的根本性问题进行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归根结底,资本主义是不是人类的最终制度和文化?这个问题在债务危机的背景下显得非常耐人寻味。如果福山亨廷顿们是正确的,那么如何解决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所谓全世界无处不在的资源全球化治理主权化之中(其实,崔之元《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之中指出资本主义的核心弊端是收益私有化而风险社会化,在俺称之为全球华人黑社会老大的朋友的意义上也有些异曲同工,也就是说,如果把崔之元如此论述的主体从资本主义企业改成主权国家,也是如假包换的,具体而言,主权国家也是收益私有化而风险社会化,或者说收益为主权国家所有,风险却是全球化了。美国前财长康纳利那句“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麻烦”就是个非常经典的说辞吧。)巨大的而且是灾难性的矛盾?如果说普世价值确实存在的话,那么面对着全球性的贫富差距扩大化,以及气候变暖等等状况,资本主义真的就是人类的终极归途?马克思用社会主义来试图克服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在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也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吧,人们至少表现为,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之后,《资本论》的销量剧增,就算不用什么社会主义这样的标签,主张公平正义集体主义也是天经地义并且由于债务危机对希腊、欧洲乃至人类的蹂躏洗劫而变得越来越迫在眉睫。

当然,马哈蒂尔让欧洲人汲取东亚经验,这点打死谁欧洲人(包括米国人)也不会如此这般滴。姑且不说是不是真的有什么东亚经验,以及这个经验该如何界定,马来西亚的状况如何呢?马哈蒂尔说,人们“更加卖力的工作”。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2002年俺在央视做经济学家演播室访谈节目时,法国巴黎百富勤总经济师陈兴动在演播室外和俺们闲聊时提及的事情,说全世界很少有国家能够和中国进行竞争,没有国家的人能够如此任劳任怨无休无止的劳作。他举出的例子就是他去马来西亚的经历,当他赶赴飞机场搭乘出租车时,司机时不常就得停靠在路旁拿出地毯跪在上面进行祈祷,陈兴动去机场心急火燎,可司机却得听从真主的召唤,只要心里有了真主,那么时时刻刻就得祷告。如此情况下,马哈蒂尔的“卖力工作”也就别有风味了。马来西亚以及其他地方的穆斯林们至少不会比中国的人们更加卖力(当然,这也反衬出,中国的劳动者们如果“更加卖力”也只有死亡了)。面对危机,马来西亚的穆斯林们是不是会减少祷告,是个问题吧。

而且,俺以前也拿马哈蒂尔的说辞评头论足过。他表示,如果马来西亚的就业需要,他宁愿牺牲税收和经济增长。这点,在中国是可能的么?昨天,胡锦涛人模狗样地表示,要把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但是,尽人皆知的是,中国的就业状况到底如何,农民工讨薪状况是不是有了改善。也是在2002年那个经济学家演播室节目里,杨宜勇就以国际劳工组织专家的身份参与,涉及了“三非(非农、非公、非正规)就业”的话题,其中介绍,国际劳工组织的口号是“体面的就业”。俺后来借此大做文章说,还别提什么体面的就业,让劳动者体面的失业行不行?对此,像俺这样没完没了的失业者,对此当然只能破口大骂了。胡锦涛母仪天下地涉及到了就业,实际上,这个没有任何幽默感的王八蛋在访问美国时也有过如此涉及,当美国官员闲聊问及胡锦涛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时,胡哥回答每天一醒来就是面临着如何提供2200万个就业机会的巨大问题。但是,话虽如此,中国的就业状况究竟如何,有目共睹不?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之后,俺曾经撰写过系列文字,说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其实很简单,涉及到了制造业、服务业、城市空间结构等等领域。到现在,有一个是被改善的么?因此,别听胡锦涛又在谎话连篇地什么就业优先的屁话了吧。至于说马哈蒂尔为就业可以牺牲税收,这在中国是可能的吗只要看看,中国委府把税收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就可以了吧。中国当局财政收入经年累月增幅超过经济增长率,妇孺皆知吧。让中国委府牺牲税收,贪官污吏从哪儿中饱私囊去啊?如此,马哈蒂尔所谓的“东亚经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不过,马哈蒂尔对洋鬼子的指责,却是有目共睹滴。实际上,欧洲中心论一直主宰着这个世界,并且,欧洲人也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自我中心主义情结之下对全人类的颐指气使,可是,在面对自身的麻烦时,却根本不会采用他们丫对全世界耳提面命的金科玉律。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IMF接到了不少亚洲国家的求助,那时候,亚洲国家一个个都在类似索罗斯量子基金之类的对冲基金的进攻面前不堪一击,泰国的泰铢最先完蛋,紧接着这股裹挟着大鳄之吻的洪流扫荡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包括刚刚被收复的香港也未能幸免于难。面对危机和亚洲国家提出的救援要求,IMF提出了不少非常苛刻的救助条件,包括实现预算盈余,资产私有化,企业和银行破产,提高利率,等等。像印度尼西亚那样的国家,不得不委曲求全忍辱负重,听凭IMF的摆布,接受了那些个自杀式的条件,才得以避免全军覆没。

可是,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特别是欧债危机之中,IMF的表现却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判若两人,所有对欧盟国家采取的措施,都是想当初在亚洲金融危机之中告诉亚洲受援国明令禁止的。如此明目张胆的双重标准,让地球人目瞪口呆,更是看到,在这么个地界儿,哪儿有什么普世价值啊,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等等,悉数都是些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主儿,连阳奉阴违都懒得干,直截了当地表明了清晰可辨的种族主义倾向,白人中心主义的至高无上唯我独尊,一直就是这个世界全部的议程设置基本规则。(WB行长佐利克6月份就要任期到时了,新任行长人选又成为一个很有看点的事情。按照惯例,IMF总裁由欧洲人担任,WB行长由米国人充当,反正这个世界一成不变的就是白人中心主义吧。最近,针对WB行长新人选问题,中国开始发难,认为应该遵从择优原则,向米国人把持这个位置的传统发起挑战,但是,以中国每况愈下的口碑,前景非常不被看好。)而当这些个国际组织盛行的都是白人中心主义的货色时,被人们越来越离经叛道,也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吧。

当实体经济越来越转移到成本低廉的穷国时,欧美的金融发达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马哈蒂尔抱怨欧洲(以及美国)在金融方面令人眼花缭乱的推陈出新,最终还是强取豪夺的货色,并且,没有给经济带来什么益处。这种看法,2002年俺那个演播室节目里,温铁军在论及美国安永等垮台现象也曾经提出过,那就是,常识就是常识,不干实业终归无法提供经济增长。可是,这种状况得到改变了么?咱们是不是可以设想,欧洲人能够把富士康请去然后也出现什么(员工)十几连跳(楼自杀)的景象呢?或者,美国也出现个奥林巴斯那样的丑闻?

实际上,白人中心主义在面对事务的双重标准行径,并不仅仅存在与金融乃至经济领域,这种全球治理的基本思路在方方面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不待言的是,欧债危机表现出,这个世界正在面临着一场巨变,白人中心主义已经江河日下,被马哈蒂尔以及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就地正法,但新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呢?金融格局会得到重塑么?会形成更加平衡而多元的体系么?会真正有什么全球治理么?世界真的可能是平的么?

反正俺对此并不乐观。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