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经济危机里咱抱残守缺的路线继续一往无前

(2023-02-14 13:26:49) 下一个

经济危机里咱抱残守缺的路线继续一往无前

                   2009年2月24日

何必

消息人士透露,《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已于2月9日出台,并于1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略。)

吼吼。

十大行业振兴规划就这么火急火燎地进行着。

经济危机咧,狗娘养的们当然也就借此机会感觉先富起来呗。

还是对经济危机的相关内容立此存照,以便日后什么时候想对经济危机有所眷顾,可以对如此内容信手拈来。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何必注,看看传统左派对吴仪的评价吧。卖国求荣呗。)

(何必注,略。)

(何必注,这给国内那些成天到晚普世价值的人们兜头一棒吧。利害攸关之际,没有人会为中国的人权义无反顾吧。)

(何必注,略。)

(何必注,瞧瞧,捧臭脚到了如此地步。)

(何必注,略。)

(何必注,还是看看我昨天有关矿难的说辞吧。)

(何必注,略。)

(何必注,还是看看下面崔之元对看不见的手范式悖论的分析吧。)

(何必注,略。)

环球时报编辑发来的该报纸发表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何必注,现在,与所谓“硬实力”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对应,人们又异想天开出来与硬着陆和软着陆的“巧着陆”,真是创造力无穷吧。)

老周发来的参考材料。

(何必注,略。)

崔之元继续发来大量很有价值的时效性相关信息。

(何必注,略。)

(何必注,我怀疑,崔之元没有发全部文字,因为开篇就用但书的,好像不是写作的规矩;不过,即便如此,还是可以看出来中国研究机构的德行样。)

(何必注,略。)

(何必注,中国社科院博导李延明也转发了崔之元如此内容。)

(何必注,略。)

而被中国左派称之为“美国鹦鹉”者则继续着自己私有化(后来改作民有)的喋喋不休。

中国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

陈志武

(何必注,略。)

左派则对“美国鹦鹉”的说辞不屑一顾。

(何必注,略。)

嘿嘿。

其实,还是看看年逾八旬的白祖诚老先生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呵呵。

看看最后这篇文字,那是可能的么?

四万亿!去向何处?

号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可就是故意不提权为民所授)、依法治国等等五花八门璀璨夺目的委府,会把如此天文数字的财政支出的决策权交付出来、或者哪怕稍微有些所谓的阳光财政?

不可能耶。

胡哥春节上了井冈山,宣示了自己的霸权,回来后就对军委动手啦。

到现在,这四万亿早就启动了,开篇那些行业振兴规划也马不停蹄地出台,什么装备制造业啦,什么轻工业啦,什么汽车产业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全部都是再一次先富起来一小撮的货色,成为各行各业争权夺利的盛宴,却全然没有对民生的实际投入。

今天的消息说,政治局会议决定要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投入。我看了这样的消息就感觉又被蚊子叮了一口:如此的内容,咱们看到的太多了吧。温家宝在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声嘶力竭地炫耀中国取消了农业税,用中国特色的官方语境非常默契地交换着与会者的掌声,可实际上,农民负担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了,这恐怕是个很值得琢磨的问题。今年的大旱,暴露出改革开放后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水利设施的凋零败落,农民要为改革开放如此丰功伟绩来付出代价;官方媒体报道,旱灾导致的农业损失至少几十亿,可保险赔付仅仅三万元,成为滑天下之大稽;而十七大有关农村土地流转上的半吊子改革,虽然加强了集体所有制的成分,但是在市场经济规则被进一步破坏的大背景下,这种改革更是透露出中南海击鼓传花的基本路线。

最基本的事实是,四万亿到了现在,作为一个表面文章的那个花瓶般的全国人大的相关会议都没有过。完全是我党的行为,与纳税人彻底没有关联。

业内人士介绍,北京市振兴房地产业的相关举措已经实施,取消对外籍人士购房的限制,取消对第二套房的政策限制,取消对7090面积的限制。这意味着什么?各地委府现在没有一个敢于明目张胆把救楼市摆到桌面上来,可是也没有一个不拿房地产业做文章,包括崔之元一直看好的黄奇帆所在的重庆市,都是以房地产振兴作为刺激经济的主旋律。在美国就是因为房地产引发次贷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却不得不祭出房地产来给江河日下的经济注入强心针,这表明,一方面,中国贪官污吏在房地产领域里的既得利益还会继续下去,对国民的强取豪夺会继续下去,以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而不是占据什么战略制高点的垃圾行径会继续下去;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其他行业满目疮痍无可救药,只能寄托于房地产来苟延残喘。

原本,中南海当然知道房地产领域存在泡沫是个不争的事实,出台各式各样的政策措施,就是为了挤出泡沫,可是,经济危机扑面而来,挤泡沫让位于救命,这样,才使得继续向房地产领域注入泡沫成为必然的政策选择。可这实际上是给危在旦夕的中国釜底抽薪火上浇油吧。

继续口惠而实不至吧。

既然有泡沫,总会有破碎的那一时刻。

那时候,也就真到了王力雄所谓中华民族“玉石俱焚”的当口啦。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