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狗娘养的全球化

(2023-01-24 12:13:58) 下一个

狗娘养的全球化

                                          2007年12月16日

何必

据商务部最新消息,美国对我国产品已发起了第八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略。)

这样的消息,是在刚刚在河北香河举行的中美第三次对话谢幕后出现的。即将离任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进行了光荣离去之前的最后表演,让美方代表赞誉为杰出人士,使得接任者张德江的表现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这个说辞当中,有个词汇让咱很是敏感,那就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隆国强认为,中国庞大的贸易顺差与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出口能力增强等有关”之中所提及的“全球化”。

全球化为中国人家喻户晓,并且成为不可质疑的公理。我们对于所有事务,都以全球化来盖棺定论。但是,问题果然如此?

很早的时候,我们就听到过有关全球化的叫嚣。比如,托马斯.弗里德曼就煞有介事地告诉世人,全球化给东西即最捉摸不透的东西的经济中,竞争优势的真正源泉是知识。市场风起云涌,技术日新月异,竞争者成倍增长,几乎一夜之间,产品就已过时。成功的公司持之以恒地创造新知识,在公司中广泛传播新知识,并迅速地使知识在其新技术和新产品中得到体现。

而美国《泰洛斯》1996年夏季号第108期上,更是干脆以《面向全球化》为题,刊登阿兰•伯努瓦的文章,声称“因特网的力量最终表现在它让整个世界都像北美人一样去思考、去写。”

1996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全球报告估计,在世界人口中,20%最富的人与20%最穷的人的差距从1960年到1989年扩大了50%以上,并且预言“全球化进程将加剧世界不平等现象”。

世界银行认为,在墨西哥失败的地方中国却成功了,是因为中国“在从一个缺乏友善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更有效地转变”,“在贸易和吸引FDI 进而融入全球化方面”更具有坚定性(魏尚进,2003:13)。

在国内网络上流传的“毛主席关于当前重大问题的语录(与时俱进版)”当中,也有涉及到全球化的内容。(何必注,略。)

清华崔之元(群)发来相关的内容。

英国《卫报》:新自由主义是条可靠的现代化道路吗?

--------------------------------------------------------------------------------

(何必注,略。)

崔之元发的材料当中,也有涉及到今年中国成为全世界过街老鼠的产品质量问题当中,发达国家在其中的所作所为的内容。

Cui Zhiyuan

2007年7月23日 11:09

华尔街日报:中国出口毒铅首饰原料来自美国

(何必注,略。)

……

这么说来,中国在世界上招致日益狼狈不堪的谴责,的确有着非常不公平的成分在内。

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涉及到中国事务的相关报道。

2007年08月0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4:18北京时间 22:1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贫富差距“亚洲第二”

(何必注,略。)

……

对此,咱们相信不?委府动员了各式各样的宣传机器,不厌其烦地告诉咱们,在如此这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咱们享受着比资本主义要好得多的生活,对此,咱们相信不?社会主义所造成的贫富差距,要高过万恶的资本主义,这样的事实,太让咱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幸福分子们无地自容了吧。

国际上,还有好事者将全球化分门别类,具体到了行业领域。美国《外交世界》1997年12月号《解除市场的武装》一文认为,金融全球化恣意妄为,大行其道。(何必注,略。)

而友人也发来了对于所谓金融全球化的国际性说辞。

新型生力军推动金融全球化

(何必注,略。)

……

不过,今年我在挪威时,收到了国内“新法家传真”不期而至的邮件,其中就旗帜鲜明地对准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全球化”。

翟玉忠:你所不知道的全球化

(何必注,略。)

我回国后,在穆兄处见到了翟玉忠和徐光宇这两个中国新法家的代表人物,并对他们说起,这篇文章是我在国外时对我触动很大的内容,特别是当我身在国外时,设身处地地感受到所谓的全球化的真实景况。

翟玉忠他们也能够收到我每天一篇的文字。有趣的是,翟玉忠号称要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却在skype上给自己起了个洋鬼子的名字。让我能够开玩笑的是,如果从费孝通的视野或者说法上看,这恐怕也是属于缺乏“文化自觉”的表现。而如此情况下的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恐怕就带有先天性的营养不良。

乌有之乡电子月刊2007年第八期下里面,援引了2005年7月5日《亚洲时报》上美国著名金融评论家亨利•C. K. 刘的文章,题目是“即将到来的贸易战和全球性的经济萧条”,(何必注,略。)

2005年5月19日《中国与全球化》当中,则介绍了美国兰德公司亚太政策中心主任,亚洲政策首席研究员威廉•奥弗霍尔特的观点,说“2020年,中国仍将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何必注,略。)

2005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载文,摩根斯坦利:中国人在全球化中为美国人省钱,仅2004年就省千亿元。(何必注,略。)

2005年3月17日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届国际投资促进论坛”上,约翰•邓宁发表了“中国利用外资并不能解决所有经济和社会问题,应向美国学习”的演讲。(何必注,略。)

崔之元发来的有关今年欧洲国家领导人对华立场的改变,也很耐人寻味。

Cui Zhiyuan

2007年11月16日 21:06

英法德争着讨好美国 亲热之词令媒体大跌眼镜

(何必注,略。)

崔之元还发来了相关的内容。

Cui Zhiyuan

2007年12月8日 8:44

全球军费超冷战最高峰

(何必注,略。)

……

而崔之元发的另一则消息,却是解读所谓全球化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Cui Zhiyuan

2007年12月10日 20:29

南美七国正式成立南方银行

(何必注,略。)

……

友人给我发来的材料,更是让人忍俊不禁,使得内地那些言必称美利坚的自由派人士们大跌眼镜的是,欧洲人比米国人更加用户所谓的自由贸易。

谁更支持自由贸易?

(何必注,略。)

嘿嘿。

这种逆转,恐怕也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吧。

这恐怕反映出,现如今全世界正在发生着的标志性变化。全球化正在被离弃。

从如此的内容当中,我们是不是可以对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全球化”进行一个反思?

实际上,全球化到现在,已经出现了停滞。不管是在号称富人俱乐部的世界经济论坛,还是西方七国首脑会晤的G7峰会,以及亚太经合组织年会,还有形形色色的世界性经济会议,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全球化的抗议者。而今年世贸组织香港会议上,韩国农民代表还继续演绎着自残的表演,用鲜血来标志全球化的确切含义和成色。

人们日益达成共识的是,全人类不可能有什么“共同富裕”,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的维持现状必须建立在穷国继续贫穷的基础上,因此,对于类似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恶劣人权状况的指责,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种形象工程而已,借此来维持其道德制高点的地位,以及对全世界颐指气使的制度优越感。

冷战之后,随着柏林墙被推倒,人类失去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以邻为壑,西方进入了白人中心主义的轮回当中,北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突然之间就消失了对手,成为了空中楼阁,并被美国的纳税人指责为权力机构中饱私囊的道具。

可是,到现在,铁幕再次出现。只不过,这次的铁幕并没有鲜明的地缘政治色彩,而却是以南北的财富为界线。

实际上,发达国家在移民政策以及对美国和中国态度上的迥然不同,就表明了铁幕再度开启并且蒸蒸日上的情势,也就给全球化敲响了丧钟。

中国在如此情况下,也通过所谓的两岸三地的经贸安排(CEPA)、所谓强邻富邻安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在东盟里面率先采取加磅而导致10+3格局的形成、与西方认为是失败国家的具有人道主义灾难的地方打得火热,等等,都表现出区域性合作代替全球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中国却在全球化急遽降温的大背景下,依然借助日益增加的对外依存度,维持着岌岌可危的经济局势、以及在经济增长摇摇欲坠地成为唯一合法性的基础上,越来越力不从心地保持着表面上的社会稳定。

在这个意义上说,全球化被中国自欺欺人地当作救命稻草,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这种局面里,我们当然应该对这狗娘养的全球化,有个清醒的认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