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市委书记比点子更值钱

(2022-12-09 00:31:17) 下一个

市委书记比点子更值钱

                                     2004年4月26日

何必

4月9日,沈阳市首届“清文化节”组委会组织专场拍卖会,沈阳市委副书记刘迎初的一个名为“满族同胞寻根游”的点子,以100万的价格拍出……(略。)

市委领导的点子被拍卖出高价,这也许是值得人们欣喜的事,毕竟,民众的当家者用智力赢得了竞争,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但仔细想来,好像却并不那么简单。

目前流行的做法是,各级领导都要聘请一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当作政府或个人的顾问,为施政出谋划策,许多地方政府把在辖区内的外资企业的老板请到顾问集团中,名义上是为了能更快地与国际接轨,实际上也是在全盘西化的道路上争取一骑绝尘。这样一来,凭借着地方政府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智力资源方面就远不是其他三教九流们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同时,地方辖区里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能够得到地方最高行政当局的赏识并因此在行政拨款、土地征用等方面得到实际利益,也大抵会毫无保留地将研究成果交付顶头上司享用;更不用说,地方政府官员还有着前呼后拥到基层召开座谈会、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的权利与机会,以及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到国内各地乃至海外考察先进的经验、思路、范式、建构、趋势等等便利。在如此环境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会在城市运营与管理方面有着普通市民难以比拟的强势。

而且,身为城市行政管理者,对于辖区里的问题了如指掌,更清楚辖区里的软肋在什么地方、改善这种状况所遇到的掣肘、制约和困难又如何、用什么方法才能有效应对等等。但这些信息,在目前行政远没有到公开化的情况下,绝非普通市民能够掌握并烂熟于胸信手拈来的。这位副书记在此也表示,“至于说因为我的职务关系,比普通士民眼界更宽阔,对文化背景了解得更多,‘点子’内容更丰富、更具操作性,这一点我承认”。假设没有政府官员介入这场拍卖,那么拍卖本身是否还能举行就是回事;即使举行但由于民间对于行政信息的严重匮乏创意基本上都属于纸上谈兵而导致流产也并非不可能。如此一来,这场拍卖会可能更像是为了政府官员而举办的。

因此,像这位副书记这样的“点子”很难界定其到底是属于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但从行政原理上看,既然选择了公务员的职业,从行政回避制度上看,凡是涉及到与自身工作有关的事,都应该列为职务劳动成果,而不应该以个人名义拿到市场上去进行交易。

尽管副书记在版权证书上个人名义与自身职务上转了一圈试图区分二者间的不同,但现实情况是,拍卖是在该书记所管辖的沈阳地面上进行的,无论是拍卖方,还是竞拍方,都会为了市委副书记作品的登台亮相而给足面子,至少注定不会出现流拍那样尴尬的局面。参加竞拍的那个商家却是不经意间一语中地:“正因为是市领导的‘点子’,才有更多的含金量,买走这个‘点子’也许就意味着取得了政府项目的经营权,这是书记亲自策划的方案,实施起来会更便利。”市领导在智力水平上并不比一般公众强到哪儿去,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市领导的“点子”有更多的含金量?那就是因为也许取得政府项目的经营权并实施起来更便利,把这话翻译得再直白些,就是政府的“点子”才能会顺畅。照此推理,如果不是政府的“点子”或项目也许就不能有此便利,于是,行政权力对于市场干预的画卷再次展现出来。

而且,这次拍品草草而急不可耐地被“被一家新成立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买走”,大概也能让人读出其中的韵味。那家新成立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所作所为到底对于国有资产干了些什么,也值得置疑。

虽然这宗拍卖所得被副书记转赠给了组委会,看上去好像很慷慨,但那“就是怕有非议”,而从这种说法上可以推测假如注定没有非议,这拍卖所得究竟会到谁的口袋里,就成问题了。

副书记在对媒体谈及此事时,认为媒体炒作得还不够,这倒似乎是说到了问题的本质。既然拍卖所得并不归书记个人所有,还要劳神费力亲自跑到拍卖现场去,即使是走过场但也还是要做做样子,等待着拍卖结果的产生,如此劳民伤财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为了炒作;炒作什么呢?看上去是为了所谓的“清文化节”(且不说这种节庆与国务院三令五申取消城市庆典的精神是否有抵触或巧立名目的意味,也不说这种带有复古色彩与气息的创意和举措对于城市形象或“城市经营”方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由地方政府首脑出面来运作这样的活动,更多地还像是在炒作政府部门本身和相关行政领导人,向社会展示政府的权威与实力、政府领导人个人的魅力与不俗的智慧。

希望这种形式化的玩意儿还是少些的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