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待足协限薪
2004年3月28日
何必
遵守中国足协的“限薪规定”……(略)
另据报道,新的“限薪制”出台后,足协如何审查俱乐部的执行情况是关键所在。中国足协联赛部主任表示,足协将对违规俱乐部和球员严惩。一旦俱乐部违规,足协将给予以下处罚:一警告;二扣3分;三取消球员转会资格;四降级。
中国足球一直是国人长期的心病,属于无论如何都提不起来的软豆腐,荡涤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希望,浪费了无数爱国主义情怀。人们更多地从足球中,体会到了什么是无可奈何与绝望,什么是靠慢慢来却要有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困惑。
想当初,古广明、麦超、林乐锋、左树声那一代在北京干净利落地以3:0收拾科威特后,我和一帮子热血沸腾者跑到天安门去庆祝。左树声在事后什么公众集会上发出了“男子汉就应该踢足球”的豪言壮语让全场为之欢呼雀跃,并通过电视传播向了华夏的每一个角落,鼓荡着一拨拨年轻人的激越与梦想。可接下来这20多年,中国足球旷日持久的失败让我已经漠然,心早就凉了。搞了10年的甲级联赛,中国足球在世界的排名没见有什么大的动静,倒是让比中国足球联赛晚起步的日本把中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中国足球赚取了国人如此多的痛心疾首捶胸顿足乃至丧心病狂和泪水滔滔后,还是那副德行,最大的成就也许就是锻炼了球迷的心理承受能力,给周边以世事沧桑必须冷静面对挫折的凄凉。欧洲那些足球列强们还在搞着甲级联赛的时候,中国足球水平也就是小学生级别的,但也模仿现代足球鼻祖的英国,搞什么超级联赛,简直让人笑掉大牙;足球联赛上座率一年比一年差,世界排名也在九斤老太乌鸦嘴的念叨中忍不住地往下出溜,成为享誉全球的扶不起阿斗,但崇洋媚外却来得快,本事没多少,却出了什么超级;就看中央电视台的足球节目,活生生的中国足球,但演播室背景板上居然连一个汉字都没有,而那个头发永远也顺不起来的主持人磕磕巴巴语句下带出的节目板块里,就有一个彻底没有中文名称的top ten。这中超招摇出笼,在如今世风里很让人怀疑,八成又是巧立名目弄点子题材圈点资源什么的,无论如何也让人看不出怎么就能超级起来。
中国足球运动员薪资水平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一个个上场踢球的都是百万富翁,也干着泡吧之类的荒唐事,看看韩日世界杯被国人奉为民族英雄的球员碰到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那些巨星后死气白赖凑上去合影的样子,也看出我们的英雄果然气短;再看驾车导致同伴瘫痪却推卸责任的现役国脚,当知中国足球自然无法摆脱信用责任资源缺失的大环境。对此加以整治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足协是个什么机构?如果严格按照理论上说,无非是个民间社团而已。这样的社团,如何具有了执法权?如何就能够对违规者进行严惩?这种威胁看上去并非空穴来风,从去年足协封杀足球报、不许该报采访足协所举办或管辖的国内足球联赛的事情上,足以看出,这足协依然是宦官体制下的权力机构,掌管着相当的公共权力;而在这种权力时常被超越于法律之上时,就有了绝对而不受控制的空间,自然也就成为具有绝对而不受控制的腐败的可能。
同时,既然是职业联赛,那么就应该遵从市场规则,应该由市场而不是足协或者什么联盟来决定球员的薪资水平。中国加入WTO被当作非市场经济国家,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企业中员工就自己的薪资水平与资本方谈判的自由程度几乎接近底限,这妨碍了真实人工成本的反映。从几家足球俱乐部搞球员薪资联盟的举动上看,无非是资本方为了取得自身效益最大化而采取降低人工成本的措施,这本身就有着资本方面就共同利益结盟的背景;而这种操作由于俱乐部的组织化程度较高、信息充实、相关人员专业化水平较高,而使得球员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而如今足协出面来捧场、甚至动用公共权力来维护资方利益,则更有裁判明显偏袒的倾向。在中国没有球员工会的现实情况下,球员作为分散的个体,很难与俱乐部形成力量均衡,更难以形成群体在与俱乐部方面的博弈过程中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如此一来,足协的举动就具有了倚强凌弱的性质,并且很容易导致把这种趋向演变为资方代言人的身份,并把限制薪资举措弄成富人俱乐部的把戏。
实际上,职业联赛的本质特点就是依靠市场来调节足球资源,其中当然包括球员薪资水平。如果中国足球不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之一,而是市场化程度较高,那么球员的收入就完全应该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而如果真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球员的薪资也就是其真实身价的体现。有关方面大概不能说,姚明如今每年上亿元的收入也应该受到限制吧?此前中国足球球员薪资过高,恰恰是由于不少国有企业入主联赛造成联赛成本虚高的结果,实质上就是非市场化所导致的(足协暴跳如雷地封杀报道相关事件的报纸也不过是掩耳盗铃之术)。如今,足协方面依然用非市场化的手段来治理这个现象,则还是不可避免地拥有以恶治恶、以强盗治小偷的色彩。如果还是抱定这样的思路,中国足球继续让国人失望,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