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设法让农民交钱上大学?

(2022-12-06 00:04:52) 下一个

设法让农民交钱上大学?

                                   2004年2月21日

何必

2月20日,教育部宣布,“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正式启动……(略。)

“一村一名大学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几年前,北京就开始提出了这样的计划,此后各地也陆续推出了类似的措施。但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毕竟,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个大的方向,而且由于长期的二元社会结构,现行制度更多地只是针对城镇人口而设计,农村人口流动很难控制,并且从宏观层面上看,也应该加以疏导而不是控制。于是,针对农民实施的大学教育效果未必是最佳,而且其实用性也存在些须问题。有些接受了大学教育的农民离开农村也是件无法阻止的事情。虽然就大趋势上说绝大多数农民应该离开土地,但从教育资源投入农村扶贫效果上看却得不偿失。人们对此反思,目前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也许更为适宜。不管怎么说,教育部现在推出这个计划,无非试图把各地已经分散存在的举措统一到中央行政部门来。其可能带来的结果,还需拭目以待。

从教育部这次宣布的政策里,还可以听到作为具体操办方广播电视大学方面的规划,那就是这种被广泛宣传的具有扶贫意义的措施依然是有偿的,具体收费标准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物价部门核定。只不过,对贫困地区学习优秀学生设立奖学金,并在教材价格上有所降低。

看来,不管怎么说,教育部煞费苦心推出的这个济农项目,还是要向农民收钱的。从教育部这些说法里,自然的问题是,各个地方收费不同,根据什么来区分这个不同?是按照地区人均GDP、农村家庭实际年平均收入、还是农户收成中的商品化水平?众所周知,中国农民长期处于小农兼业经营状态,自给自足是普遍农村家庭生存形态,家庭农牧产品里大部分是自产自用,同一村落里家庭之间的生活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依靠那些具有城市户口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物价部门的人员,如何来确定这千差万别农户的实际生活水平并做出相应的收费标准安排?再说开点,农业部、教育部等机构都是都市里的机构,事实上,占中国人口总数近70%的农民根本没有自己特定的权利机构。于是,利益诉求不同,屁股决定脑袋,有关农村政策制定时就难以针对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由城里人决定农村人的未来已经旷日持久,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只不过长期以来,在三农问题被讳莫如深的情况下,这种事实被人有意无意忽略掉罢了。

这项措施内容还有,对贫困地区学习优秀学生设立奖学金制度。这个贫困地区的标准如何?按照我国的算法,中国目前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为3000万,而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这个数目应该为1亿之多。显然,贫困地区是要按我们自己的界限来圈定的了。那么,奖学金制度的设立,为什么只针对贫困地区?在中国广大农村,生活水平比城镇要低不少。世界银行在1999年估计,中国目前城乡人均收入之比为4:1,而到了去年,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认为,这个比例已经到了6:1;而另一方面,在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当中,各高校普遍施行奖学金制度,为什么到了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里,奖学金制度却成为了只是针对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而失去了其普惠性质?如此,不就形成了城市人上大学都有资格享受奖学金,而农民却必须只能是在划定区域里才能具有的“特权”,换句话说,奖学金制度成了在城市人面前人人平等而在农民面前却不然的怪现象?这是不是有制造新的不公平意味?

虽然教育部有关方面表示,要在农村版教材价格上降低30%,让利幅度不可谓不低,但考虑到农村版教材本身已经具有了与其他教材内容的不可比性,因而这种专项教材价格也就失去了与其他教材类比的意义;同时,教材出版一直还处于高度垄断经营状态下,完全被教育部所管辖的出版社所控制,别说完全从市场中涌现的民营或外资出版机构,就算是体制内其他国有出版单位都很难涉足这个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价格本身就已经是非市场化的了,操控(无论农村版还是其他)教材价格是不可避免的事,在具有价格决定权的状态下,这种给农村版大学教材适当优惠的实际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综观国际上,中国是少有甚至是仅有的向农业课税的国家。反映在教育上,也是如此。人们都在夸夸其谈教育是富国富民之根本,但是,如今教育已经越来越具有贵族化倾向。在中纪委前不久做的有关反腐倡廉的民意调查中,教育已经是排在建筑施工和司法后面位于第三位的腐败重地;高等教育收费速度呈现飞速攀升态势,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更不用说速度增长缓慢的人均收入,因此把越来越多的国民、特别是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排除在社会进程及其成果分享群体之外,拒绝实行产业化的教育领域却成为财富积累和转移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方,以至于出现“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蜕变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部门”的荒唐景象。而这次教育部的新计划,如果还是坚持向农民收费,则很难摆脱巧立名目将高价服务扩展到农村的色彩。

其实,把教育资源向农村转移、教育政策向农民倾斜,在现实状况下是件好事。但在这种制度设计与安排上,本身就应该具有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成分。无论从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平方面、还是从让所有人都能从社会经济发展当中获益使自身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提高角度说,也许,为中国农村提供完全免费大学(或职业)教育才是德行之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