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管理推行之难
2005年11月15日
何必
现在北京有的社区卫生站在推行一种“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为的是在保障患病参保人员健康的基础上,把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的费用降下来……(略。)
记者的建议观点是:
石景山区先前有过试点,项目验收后,由于没有资金来源,社区慢性病管理难以为继。建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进行单病种付费,即每管理一个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达到什么指标、每年支付一定费用,或是将干预治疗的项目纳入报销范围。慢性病管理应该卫生部门与劳社部门密切配合,大力进行推广,并加大投入。
据了解,2004年北京市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特殊病(肾透析、恶性肿瘤放化疗等等)医疗保险费用的共11706人,支出3.54亿元,比上年增加了44.5%。这说明慢性病带出并发症转为特殊病后的危害还是很大的。
这个报道,应该是个很正面的消息。看上去,这种由社区卫生站推行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也该是个创举了。
降低患者的诊疗费用,当然是件大快人心事了。如今人们说起压在国民头上的新三座大山,无非就是医疗、教育和住房,而其中只有医疗是最要命的,更是不可选择和无法回避的。虽然说,卫生部近来针对不久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国际组织一道发布的有关中国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的结论做出回应,否认中国医疗改革不成功的说法,认为大方向还是对的,要将医疗改革继续进行下去。这种说法立即引起了坊间的一片嘘声和非议,高强扶正后马上改变了说话的口气,更不会斩钉截铁地针对卫生部辖区以外的药品生产流通行业当作挡箭牌,说什么“药价虚高是对老百姓的生吞活剥”之类的豪言壮语,可还是欲盖弥彰地表现出既得利益集团捍卫自身势力的决心、勇气与手腕。尽管如此,却依然有着医疗费用大幅度疯涨的数字、及其背后耐人寻味的业内曲折的故事和黑幕。
因此说到底,把医疗费用降下来,才是硬道理。为患者着想,切实而有效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当然就是铁打不动的社会选择。
而且,从降低参加医疗保险人员在这方面的保险费用,当然也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的基本路径之一。就目前的公共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上说,政府已经是想方设法开源节流了:从开征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税种、以及巧立名目别出心裁的收费题材与方式,到尽可能减少政府承担责任方面的开支,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让那些参加医疗保险者的慢性病诊疗耗费财政资源,显然是不会被鼓励的。
就这样,才有了这么个社区“健康管理”的说辞和模式出台。
那么,这个“健康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何呢?“通过健康教育、量化运动、量化饮食、定期复诊和监测,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强化管理、一对一的服务”,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玩意儿呢?说穿了,就是对这些患者进行体质方面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少吃药、少看病,通过运动锻炼的方式增强体质,减少发病的几率和相应的诊疗费用。
这种方式让人想到了什么?那个在各种文本中如果出现就会在网络上遭到屏蔽的字眼,或者被当局当作“邪教”的把戏。虽然具体方式上有所不同,但看上去还是异曲同工。
即便抛开这种敏感话题来谈,“对患者生活方式进行强化管理”也是很恐怖的句式。说起来,中国的糖尿病、特别是Ⅱ型患者人数,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人口比例上在全球都名列前茅,这大概远不是通过运动锻炼方式就能够减少的。
而且,目前社区“健康管理”的指导人员都是医院的医生,而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医学教育体系里,临床医学中对于运动医学的教育基本上是空白。让一群对于运动生理(遑论心理)知识几近无知者进行什么健康管理,这大概也算是奇谈了。因此,如果把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再加进来,好像还是那么回事。当然,和尚多了没水吃,只是又多了个婆婆,这另当别论。
可是,既然这么个好东西被基层政府部门说得如此天花乱坠,怎么到头来还是弄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呢?石景山区早在3年前就开始了这种社区健康管理的试验,并且按照项目的设计标准来说已经达到了政府的要求,怎么会虎头蛇尾无疾而终呢?问题还是回到了政府投入不够这样的老生常谈上来。
而石景山区的失败,并没有能够阻止西城区方面的前赴后继,还是不知死活地一往无前。
为什么呢?原来,这个所谓的社区健康管理,是要让那些慢性病患者每个人都带上一个病症监护设备,这个设备患者每人每天要掏3元钱。
于是,诊疗费是省了,但监护费还是要花的。
说得神乎其神天花乱坠,原来是要兜售那么个监护器械。
政府部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为了推销这么个玩意儿,成为在政策保护和权力强制下的推销代理者。
这样,当然资金不好落实了。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