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天坛出现电子导游机

(2022-12-19 00:12:41) 下一个

天坛出现电子导游机

                                       2005年8月17日

何必

您要是今天去天坛会发现有个变化,那就是可以租个电子导游来介绍景点了……(略。)

原来的稿件上还有一段作为解说词的文字:“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导游机只能在园内转一圈,也就是说,每个景点只能讲解一次,你再转回走过的景点就没得听了。工作人员说是为了防止游人把机器转给他人使用。”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这次使用的电子导游机共1000台,相当于1000个专家导游,普通话由张家声录制,外语也由电台播音员录音,也是种享受。今后市园林局所属公园都将推广。和人的讲解相比,它不吵人,语种多,一般国内游客花10元钱也不多,押金100元,灵活方便。

显然,这是一篇宣传稿,是一个对于天坛公园为游客提供新颖服务的正面报道。当然,也就是这种宣传,一把手才会很积极踊跃奋不顾身地在媒体上亮相,园长也才能面对摄像机侃侃而谈,对新近推出的服务如数家珍。

能为游客提供导游即景点相关知识经历内容介绍,当然是个不错的主意。据查,这种导游机还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目前北京的故宫、长春的伪满皇宫等景点都应用这种设备。从北京的情况看,北京市园林局所属园林应该在不久都会用上这种设备。届时,人们就会看到,每到一个公园里,人人胸前都挂着一个盒子,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在鸦雀无声全神贯注地听着什么。同时,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使用电子设备重复而机械不厌其烦地提供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讲解,当然是游客求之不得的。

可这种措施甫一出台,看什么都不顺眼的笔者还是从这个完美的鸡蛋里找出了骨头。

如今在中国,公共空间被在以市场化和部门化的名义下私有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2004年5月19日该节目报道,5月18日是博物馆日。针对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博物馆的建议,大部分博物馆都采取了定时、定量的限制措施,国家博物馆只有每周五半天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大多数则在每周二;故宫将免费人数限制在200名,据说要求免费参观学生已经预约到今年底。由此招来很多民众的抱怨,认为要享受到这种免费很不容易,规定免费时间学生通常都还在校上课,即使到了假期,这种限制性措施也依然如故,要么别免,要么全免。对此,国家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认为,控制免费人数是为了控制参观者流量而非收入。而每天学生参观上千、节假日更要翻上两三倍的北京自然博物馆却干脆不实施免费措施,其负责人表示如果免费博物馆将为此每年在经济上损失200万。

就此,笔者认为博物馆这种惟利是图的做法显然是有违公共空间属性及其所承载的社会使命的,并提及,在发达国家,博物馆的门票收入并不被馆方看中。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每年门票收入才区区几百万美金,而其主要营业收入却放在了参观者购买纪念品等上,这方面的销售收入达到了每年5忆美元的水平。在我国博物馆方面,缺乏专题性、经营粗放、形式单一,在实力、策展水平、宣传、经营等方面与国外相比都相去甚远。同时,发达国家的博物馆对于未成年人基本上都是免费开放而且全天候如此,不去规定什么固定时间;而我们的博物馆却不盯住孩子只一味向钱看,在看钱之际又没有相应的市场意识与能力,只能把精力放在“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那点门票收入上。

而近来,公园门票涨价之声不绝于耳。北京世界文化遗产故宫、长城、天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颐和园和十三陵门票价格上涨。长沙市物价局于4月15日召开调整岳麓山景区门票价格的听证会。神农架景区各景点票价将全线上浮,部分景点的涨幅高达100%,新门票标准暂定于4月1日执行。湖南张家界涨价已成定局,从4月16日起,核心景区武陵源门票将从160元涨到245元;黄山景区门票从135元上调至200元;九寨沟风景区门票从145元调至200元以上。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世界自然遗产神农架这两处景点门票上调,其中,武当山进门票由70元涨至110元,其子景点金顶和紫霄宫的门票也上涨。而神农架景区内,神农顶门票由60元调至100元,燕天风景区由30元升至60元,神农坛由20元涨至30元。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原本25元的大门票一下涨至35元,进大雄宝殿的小门票也从原来的20元涨到了30元。

这样广泛的涨价,真像是洪水猛兽势不可当,理直气壮张牙舞爪恶狠狠地攫取着游客的口袋。

就这样,在门票普遍暴涨之后,还要弄个电子导游机继续有偿租用,继续搜刮钱财。

同样作为文明古国,埃及文物官员到中国来看到我们的现状后,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现状感到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中国的遗产保护工作都是地方在做?因为在世界其他地方,凡是被当作是遗产的,都是国家来做这方面的所有事情,以避免地方出于自己利益考虑而对遗产维护保养造成不利影响;遗产是国家的财产,其存在与维护当然是国家要来干的事,也只有国家才能从大局上考虑如何对待遗产,并做出通盘的保护举措。

国际上,世界文化遗产都是被当作国宝好好加以看管,并大多是作为向世界展示本国文化历史的瑰宝供游人免费参观的。而在中国却是当作旅游资源被用作创收经营,各地如今纷纷热衷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更多的是有着对本地地方经济拉动作用的考量,而绝非保护本地遗产。

同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属性本身就有着全人类的特征,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本身不仅仅是一种资质认可与荣耀,更是一种对全人类文明责无旁贷的使命,需要更加小心翼翼地加以照看与监管,以完成全世界将该遗产交付本国保管的任务,而不是利令智昏地提升该遗产的旅游接待水平。

说到电子导游机,远不是什么中国人发明的玩意儿,若干年前在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了。现在只不过是被中国人模仿过来进行了汉化并申请了这项专利。

而在欧洲,很多地方都有这种电子导游机。在德国海德堡,不少古迹都有专门为中国人准备的汉语电子导游机,其存在的原因很简单:中国人现在有钱了,出国旅游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吸引中国游客当然是商家不能失去的机会;而在人工费用高得令人砸舌的情况下,寻找懂汉语者来做导游费用相当不菲,利用电子导游当然就是首选了。

可还应该提及的是,在这些旅游景点里,电子导游机都是免费提供的,而且这种导游机也是作为提高景点服务水平、扩充景点服务品种的重要手段。由于上述原因,很多旅游景点都被当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被总体规划和经营着。把游客吸引到旅游目的地,提供配套而综合的服务,让其将钱花在吃、住、行、购物、娱乐、旅游胜地附加值实现等多方面,而不止是区区一个电子导游机的租赁费用上,实现整体经济乃至社会效益的提升与增长。

电子导游机从使用方面看,成本几乎为零。考虑到开发、维护、折旧等方面的开支,也不足挂齿,完全可以由景点(或者旅游地当局)承担。

还有更过分的。人们也许注意到,为了吸引游客,一些欧洲国家甚至配备了专门的外语警察在马路上全天候服务。比如在意大利,无论哪个国家的游客,即使根本不懂任何外语也不用担心,只需要看警察胳臂上固定部位的国旗标志,如果看到本国国旗的图样,那么该警察就一定会讲该国语言,比如,如果一个警察胳臂上有五星红旗的图案,那么他就肯定会说汉语。

该不会说,这意大利警察实在为了免费为游客服务而学外语而耗费了公共资源。或者咱们也把利令智昏见钱眼开的中国特色的国情也国际化一把,让他们也有偿服务,不行也租一个使使?反正不又是一个财源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