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山四路(中)
他不愿再踏进这个大门
(一)
在中山四路中断有一个大门,是重庆市委机关大门。这个大门是开放式的,只有四根石柱连接而成,设计风格简单而威严。几十年来,重庆市的市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城一片片改造、一栋栋新建的高楼耸立,但是,这个大门一直没变,始终保持初建时的模样。
重庆市委机关大门建于民国时期,1937年,民国政府迁移重庆后,在这里建了这个大门,大门内的大院是民国政府党政要员的官邸,蒋介石、宋美龄、李宗仁等曾住在里面,同时,民国政府行政院和军事委员会等部门也在里面。我记得,机关大院内有八栋西式小洋楼,分别称为1号楼、2号楼、3号楼…,里面的绿化非常好,草、树、藤、蔓处处可见,非常幽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个大院就成为了中共重庆市委的办公地,先后贺龙、邓小平、刘伯承等中共领导人在这些小洋楼里住过。
(网络图片)
无论是民国政府还是中共政府,这大门始终保持着以前的模样,没有改建或扩建。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同样的门,同样的院,同样的楼,兄长住了八年,打不过小弟,离家出走了,兄长走后,小弟搬了进来,一住就是七十多年。你们说,他们还算不算是一家人:)这些房产该属于谁呢?
在以前,这个大门管得不那么严,儿时的时候,如果我有事找老爸,我给门卫说说就可以让进去。现在大门管得非常严,还加了铁门,森严壁垒,一般人绝对进不去。
十几年前的某一天,我带我先生进去过,那时管理也不是很严格,我们在门卫处登记,说明到访原因就进去了。我先生有个亲戚当时是重庆市组织部部长,先生一方面想去看看蒋介石和宋美龄曾经住过的小楼,另一方面想跟那位亲戚再见见面,说几句家常话。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位亲戚还只是政府机关一个小官的时候,那一年,他陪同重庆市一位副市长去美国考察,亲戚联络了我先生,希望先生在纽约能接待他们。那时,我先生从未去过大陆,也没有跟这位亲戚见过面,但是,先生想到大陆文革时期,因为他家在台湾,在国内的所有亲戚都受到了牵连,多多少少遭到了政治迫害,因此,先生非常热情的接待了这位亲戚和副市长,并开车带他们去曼哈顿、费城、首都华盛顿等地游玩,全部费用先生承担。离开的时候,亲戚和副市长很感谢,说了很多两岸一家亲的话。
结果,那天我们在组织部办公楼见到这位部长亲戚的时候,被他“打官腔”,两句话打发了,甚至都没有请我们进办公室坐坐、喝口茶。我们离开的时候,我把我爸妈家里的电话告诉了他,心想,也许他现在忙工作,空了时候会打电话,也许会另约时间再见面。
直到我们离开重庆,我们都没有接到这位亲戚的电话。也许他现在是中共大官了,要避嫌与国民党人来往。从此,我先生不愿再跟这位亲戚联络,更不愿再踏进这个大门。
(二)
这天,我们在周公馆雕塑前拍了照片之后,就去周公馆只有一墙之隔的原民国政府警察局看了看。
这是一栋两层楼的欧式建筑小楼,建于清代末期,最早只是一栋青瓦小楼,是一家私塾性质的书院,后来,该书院被法国传教士购买,在这里建立了天主教加尔默罗修道院新式学堂,并增建了两层法式14拱青砖柱廊,使此楼具有了浓郁的西式建筑气息。抗日战争时期,民国政府买下了这栋楼,并成为了警察局办公楼。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成为了“曾家岩派出所”,再后来,这栋楼变成了住宅楼,一个大杂院,住进了十几户人家。
直到前几年,政府才将这栋楼恢复为“曾家岩书院”,免费供人参观,里面设有图书馆和咖啡厅,游客可以到此读书和品尝咖啡。
参观完曾家岩书院,我们继续走在中山四路上,来到了当年的“戴公馆”,现在改成了“巴渝文化会馆”,先生觉得没啥意思,我们没有进去。我儿时有进去过,因为这里后来成为了机关住宅楼,我有同学的家就住在里面。我最后一次进去是1998年,我采访了当时住在里面的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杨益言。
“戴公馆”是1938年至1945年国民党高级将领,军统特务长官戴笠的官邸和办公地。戴公馆的主楼是三层独栋洋楼,另有观江庭院,里面林木苍翠、风格雅致。据传,当年戴笠就在这里把著名演员胡蝶软禁霸占了三年,强迫她与先生离婚。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离开了人间,胡蝶才又回到了她的先生身边。
离开了“戴公馆,我们走到了中山四路上的“桂园”,该庭院原来是国民党上将张治中的官邸,因院内种植有两棵桂花树而取名“桂园”。
桂园在国共两党合作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庭院。1945年8月至10月期间,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就在这里举行。当时,张治中先生特别把桂园让给毛泽东,作为他在重庆时办公和会客使用。最后,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桂园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这就是著名的《双十协议》。
《双十协议》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呢?据维基百科说,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是,双方在协议中同意避免内战、和平建国,共同推动政治民主化、军事国家化,以及与其他政党合作组建多党制民主联合政府。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很遗憾,该协议签了没有多久,国共内战还是全面爆发了,战争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国民党被迫离开大陆,迁移台湾。
参观桂园也是需要网上预约,我们没有预约不能进去,那天,先生很想进去看看,我们跟门卫服务员说明了意愿,还好,门卫同意放我们进去,只是需要将先生的台胞证拍照登记。
待续…
日本歌坛巨星谷村新司10月8日去世,震惊世界。他的歌我都很喜欢,特别是《星》以前就会唱,我新冠感染康复后,今天第一次唱歌,翻唱了《星》,我不会日语,唱的中文字,最后一句学唱了日语,懂日语的博友们听了肯定会偷偷笑:)
10/20 写于台北
这样的“亲戚”,一辈子多少碰上几个,除了摇头走开,也没别的办法了。
在故鄉城裏走一走是件溫馨又愜意的事。可惜我五年前回重慶已經走不動了,哪裏也沒走,其實還是該走一走,只是旁邊沒人説話。
这样的亲戚不联络也罢 !:))
沈香的歌声很有蔡琴的味道,醇美,赞!
这位亲戚大概率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吧,这样的人确实有不少。沈香带我们细细云游重庆,我去过一次重庆完全是走马观花,跟着你这个地道的重庆人算是补课了,下次再去重庆要多待些日子。沈香的《星》唱得太好听了,非常喜欢。祝沈香新周愉快!
亲戚的做法确实令人无语。
歌儿唱得好,一代英才呀!
现在的国人,也是一言难尽啊!
问好。
祝玉器周末愉快!秋安吉祥!
我跟你一样,儿时觉得“双枪老太婆”是个十足的爱武装老人,其实不是,她很有文化。采访杨益言的具体内容我现在都忘记了,我的印象里,他个子不好,但很健谈,用重庆话给我讲述了很多当年写这部小说的经过。
谢谢采心听歌和美赞!祝采心周末愉快!
那种亲戚啊,忘了也罢。
这首《星》我也特别喜欢,沈香唱得好!周末愉快!
发现这篇的配图特别有特色,尤其是圆角的那几张,似珠帘刚刚卷起的几扇窗。沈香还采访过杨益言,威~武~!小时候特喜欢《红岩》里的双枪老太婆,多少年后才知道她的原型是能握枪杆子也能握好笔杆子的陈联诗。后来看到她的照片,这才发现60岁过世前她仍眉清目秀的,还没长出“老太婆”的样儿:))
跟着沈香游重庆(还没去过呢)!也赞沈香一如既往的深情歌唱
有个好周末!!
戴公馆,多可怕的地方。
沈香的声音唱这首歌非常舒服,赞!
我先生是一个重亲情,但又爱憎分明的人,他对付出了多少不会计较,但是,如果不懂得尊重人,他会记在心里,绝不原谅:)
谢谢江歌听歌和给予鼓励!这首歌本来只有日语唱才好听,我不会日语,也不会粤语,国语唱出来有点怪怪的,但我非常喜欢这首歌,只能唱国语,最后还是想加一句日语,就用中文字来唱:)江歌还鼓励我,抱抱!
祝江歌周末愉快!
“ 中文这个版本“睁开眼睛,闭上眼睛”实在不喜欢这几句,” 我也不喜欢这两句中文翻译。
祝麻烦周末愉快!
哈哈…你说得太对了,我完全不如美菲儿那样享受美食,对美食的研究。我不喜欢吃辣,在重庆跟家人出去吃饭,他们太爱吃辣的川菜,我经常只吃蒜蓉炒青菜,最多吃点点辣的海鲜(用水洗洗),还有我经常吃东西忘记拍照,晓青提醒得好,以后记得拍美食的照片:)
祝晓青周末愉快!
禾儿亲的妈妈办公地也是古香古色,很美的地方。
我在九十年代末和2000年初,经常为香港一家杂志写专栏文章,那时的确采访了很多人。当时中国作家学会会长给我了许多大作家的联络方式,支持我的采访。
祝禾儿亲周末愉快!
很多地方是游客走不到的。
《星》唱得真好,感动!
一边听你唱谷村新司的歌一边发评论,你唱的很有感觉。难得。
这些历史遗址背后的故事鲜为人知。沈香回国记录好分享!
一如既往喜欢沈香的歌!
============
也震惊了我,难怪昨天突然有人给我送这首歌!星,日文版好听,太喜欢这首歌了,沈香唱的很棒!中文这个版本“睁开眼睛,闭上眼睛”实在不喜欢这几句,后面的还不错!
瞧这“立场不坚定”的问题!“打江山坐江山,谁打的江山属于谁”。台湾国民党丢了独霸台湾江山的地位,就到大陆去讨坐江山的残羹剩饭。
另有一说:江山就是人民。哈哈!
我大学时的女友是重庆人,家住菜园坝正街40号。后来有一次去重庆开会,想找一下这条街,发现已经没有了。中国的变化的确是快,很多老的街道,都消失了。
有些欣慰的是:这样有历史感的厚重建筑没有被拆除。
沈香小妹周末愉快
沈香歌儿唱得好听,鼓掌!以前大家学唱日本歌曲都是标上中文同音的,什么瓦达西瓦什么的:-)
你回国跟菲儿一样,文化之旅。你好像吃的不如菲儿花样多:-)
沈香又一篇回国记录的好文,夹叙夹议,让人长知识。谢谢你介绍的戴公馆,图文并茂。那样的亲戚还是远离好了。歌好听,动情感人!
这首歌我第一次听是粤语的,好像是谭咏麟的。港台很多歌都跟日本有关。
那个亲戚的做法,应该的很普遍的做法吧,尤其是现在,香香和先生也是美国人。:)
香香采访过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杨益言啊,香香见过的名人不少啊。
(请把我的第一个留言删除吧,有的句子不通顺,谢谢香香)
沈香妹的歌声还是那么动情,富有感染力。
只记得去过渣子洞等。
沈香的片儿是咋码的?可以并排还缩小?俺省去了很多片儿,一张一张太占版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