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人院 (Bedlam)
2017年4月,英国在修建横贯英国伦敦的铁路时,在新利物浦街站(New 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人们意外地有了重大的考古发现,在经过贝德莱姆墓地时,发掘出了近3000具遗骨。这个墓地早年属于伦敦贝德莱姆皇家医院,这是欧洲最臭名昭著的一家精神病医院。现在人们怀疑,这些出土的遗骨应该就是属于那些非正常死亡的精神病患者。从这些遗骸中可以看出,早期在那里的精神病人可能曾遭遇野蛮的治疗。后来考古学研究表明,这些遗骨中少数也有死于战争和瘟疫的穷人,以及一些非宗教人士和逃荒难民。
伦敦博物馆的骨骼研究员正在清洗一具发掘出的头骨(网络图片)
这一重大发现使当年曾名声不好的精神病院浮出了台面,为此,英国政府在伦敦南郊建立了一个“贝德莱姆精神病院博物馆”,里面展出了许多当年精神病医院的文物资料和一些艺术品,将那段历史真相公之于众。
精神病者自古有之,“精神病患者”是现在人对精神异常人的称呼,但在早期,人们把精神异常的人都叫做“疯子”。
记得小的时候,有时候在街上看到过疯子,他们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目光呆滞,胡言乱语,有的甚至不穿衣服,裸体在街上乱跑。而疯子的身后总是有一些不同年龄的孩子尾随着,一边叫着“疯子”、“疯子”,一边向疯子扔东西,有的疯子会回击,有的则只会躲闪或者拼命跑掉。我那时特别害怕看到疯子,总感觉他们是“怪人”,见到疯子我会避开绕道走。不过,看到小孩们那样羞辱疯子,我也同情他们。现在医学有了发展,社会也有了进步,在街上基本上看不到那样的疯子,偶尔,我会注意到街上有喃喃自语、自作夸张表情的人,但他们衣着整齐,行为还正常,不好断定是不是精神病患者。
贝德莱姆皇家精神病院(Bethlem Royal Hospital)的前身是圣玛丽小修道院,建立于1247年英国的伯利恒(Bethlehem ) ,当时只收容几个疯子。后来慢慢地扩大成为了精神病专科医院,改名为贝德莱姆皇家精神病院,直到十五世纪,该医院依旧是整个欧洲唯一一家处理“被社会拒绝的人”的机构。这里关押的都是躁狂症和抑郁症病人,还有一些变态杀人罪犯。
這是十七世紀英國的貝斯萊姆醫院(Bethlem Hospital),綽號叫「瘋人院」(Bedlam),是當時歐洲最古老的精神病治療機構。
这张图片描绘了疯人院的情况
贝德莱姆精神病医院虽然名为医院,但是并不意味着这里的病患有机会获得康复,所谓“治疗”这个词也仅仅是被当动物一样关押和实验。
在近代历史上,贝德莱姆精神病院因其简陋的设施,粗暴的治疗方法而闻名于世,以此为原型的恐怖书籍,电影和电视剧不计其数。为此,人们把“贝德莱姆”(Bedlam )这个词在英语里解释有“混乱”和“精神病院”的意思,所以,贝德莱姆精神病院又被称为“疯人院”(Bedlam )。
当时该医院的精神病人
当一个“疯子”被收容到这个医院时,当时仅有的治疗方法完全是基于古代希波克拉底的体液理论。我前面有介绍,该理论断言,人的健康是由体内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的平衡调节的。
当时人们认为,当这些体液中有一种或多种过量时,以情绪和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精神异常随之而来。因此,精神病院的治疗方法,比如放血、冷水浴、抽取或者净化等都是旨在保持这些体液的平衡。然而,多数情况下病人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只是政府解决一些当时的社会问题,因为以前对待这些疯子都是流放到乡下,任他们自生自灭。
那时,在贝德莱姆精神病院的治疗方法五花八门,其中最著名的一种治疗方法叫做“旋转疗法”,让患者坐上悬挂在天花板上的椅子,以每分钟100转的速度旋转,目的是让病人呕吐或人工诱发癫痫,使病人在一段时间内失能。人们相信,这样做能够疏通精神病患者脑内的血管,从而使其病情减轻,尤其针对狂躁症患者。据说这种疗法是达尔文的祖父 Erasmus Darwin 发明的。
这张图片展示了“旋转疗法”的操作系统
由于当时人类对精神病的了解知之甚少,社会提供的资金有限。这里大部分的开支依赖于病人家属的支付和极少的私人捐赠,政府也不管。
为了一劳永逸的缓解经济问题,到了十八世纪,贝德莱姆医院暗地开发了一项娱乐方式来筹集资金,就是“怪胎畸形秀”马戏团表演,让人们来参观疯人院。贵族们只花“一分钱”就能看到疯子们的“疯狂”。院方用一些特殊的手法“教导”病人表现出更为夸张的神情和举止。这里一度成为了一个假日旅游景点。
这是1732年油画家威廉·霍加思(William Hogarth)的作品《疯屋》,描绘了在疯人院里,一些有钱人正在观看“疯子”。
这是法国著名画家泰奥多尔· 热里科的油画作品《疯女》
随着时代发展,“疯狂”概念也发生了转变,以疯人院为代表的关怀模式被取消。一些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指出,疯狂是由于理性的丧失而非体液的不平衡。
“疯人院”对精神病治疗发展的影响:
一般来说,临床医学领域,是先有医生再发展出医院。但精神医疗领域却恰恰相反,疯人院的兴起才给医生们提供处置病人的实践机会,才逐渐演变成原有的精神医疗模式。
以前传统的治疗精神病的手段是试图制服疯人的“兽性”,常常采用物理捆绑、催吐、灌肠甚至放血等疗法。疯人院的病人们受尽折磨!其实,这种制服病人做法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也采用,还是近几十年有所改善。
贝德莱姆精神病院虽然因虐待病人而臭名昭著,但这种集中精神病人的管理模式的确促进了精神病医疗的发展。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当时欧洲一种对精神疾病治疗的乐观主义态度开始确立起来。精神科医生们认为设计并管理好精神病院对治疗病人有益。
到十八世纪,被尊为现代精神医学的始祖,法国医生皮内尔(Philippe Pinel)开创了对病人的"道德疗法"(Moral Treatment),才使得残酷冷漠非人道的"疯人院"传统得以初步改善。他提倡了解除对疯人的身体禁锢,他确信精神病人是确实是患有某种疾病,而不是人们以为的“异端”,更不是因为“魔鬼”附身。
[法] 弗朗索瓦·勒洛尔在此书中讲述了菲利普·皮内尔医生的一生(1789—1795)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读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系里有一位女同学患了精神疾病,被送进我们学校的附属医院精神科住院治疗。那时我们正在上临床精神科这门课,那天我们几个女同学在精神科病房上完课后走出来,经过了那位同学的病房,我们看到她手扶着病房窗口的铁栏杆,试图头从两根铁杆之间伸出来,她的眼神有点木纳,也有一点无奈和期盼,她的面部没有表情,也没有说话,只是盯着我们从她的窗口经过,我们几个同学也不敢跟她打招呼,匆匆地离开了。那样的眼神和无表情的脸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一位精神病患者关在病房是怎样的状态。
后来那位同学也被治好了,虽留了一级,但也在我们毕业后第二年顺利毕业了,在一家肿瘤医院当了医生。我们后来才知道,她的精神病不是很严重,只是读书时太紧张有点躁郁症表现。
导致精神障碍的因素有很多,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于一些生理因为和社会因素,也许我们无法自我掌控,无法去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心理因素来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机会。
人的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风雨、多少磨难、多少坎坷,再幸运的人也逃不掉。在逆境时,我们要努力去适应眼前的社会,不是非要强迫自己去做什么,而是要培养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不管经历什么都能够更加平和,更加淡定从容。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有了更加科学的方法,但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依然存在,精神病患者的行为经常得不到社会的接纳,使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和就业方面遭遇跟正常人不一样的待遇,这对他们的康复非常不利。
7/18 完成于纽约长岛
(未完待续,下一集将介绍达· 芬奇与神经科学)
我边读边想到今年看过的两部法国电影,法国女雕塑家Camille Claudel ,她最后因精神病去了特别的修道院。作为罗丹的情人,她的艺术才华被评论是高于罗丹,影响了罗丹。
记得以前也读到过,当年英国上流社会也有男人因为宗教原因不能离婚,而把妻子送去精神病院。
期待你的系列。
大概码错了,生理因素?
很多国家都有类试的例子。只要人性还不能彻底脱离动物本性的自然属性,就会有惨剧或是悲剧的发生。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向文明靠拢的,了解事实和有意愿地发现真相是对人类本身进步最大的尊重体现。
谢谢好文分享了,祝好!
“人的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风雨、多少磨难、多少坎坷,再幸运的人也逃不掉。在逆境时,我们要努力去适应眼前的社会,不是非要强迫自己去做什么,而是要培养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不管经历什么都能够更加平和,更加淡定从容。” 赞。
谢谢沈香的心理学史讲座,很专业,有深度。
“导致精神障碍的因素有很多,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也许我们无法自我掌控,无法去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心理因素来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机会。”,这个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也很高兴你的同学最后走了出来。。。
谢谢你的讲座,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