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混的都知道,教授的职责不光是科研教学。搞钱是重中之重。很多学校评终生教职(tenure review),钱是硬指标。一般来说,在终生教职评审委员会(tenure & promotion committee)最容易放过的是既有钱又有文章的那些人。但是比较弱的可上可不上的cases,一般是有钱没文章给通过,有文章没钱不给。(当然这也是我的个人感受;不一定代表所有学校。)为什么钱好像比文章还要重要一点点呢?首先,没有钱不能做科研。如果说文章是我们的产出,那么基金就是收入。虽然最后的学术地位(如诺贝尔奖)还是看产出,但是在过程中一直要保证有收入才行。另外,很多基金委(比如NIH和NSF)的Indirect cost机制使得学校很大程度上依赖每个教师拿到基金才能运转。总之,不管是名校还是一般学校,hard funded 还是 soft funded,拿基金都是很重要的。
跟学术论文不一样,基金的评审更加主观,更加有不确定性,关系户垄断操作的余地更大。为什么呢?学术论文是将做完的东西表现出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作为从来没有拿到过钱的土博,我刚上PI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写基金申请了。每次写申请,都是殚精竭虑,像贾岛琢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样。
基金申请是对未来要做得东西的一个承诺,要把自己的稻草包装成金条,卖给评委们。大家在审基金的时候,要看是不是有影响力(impact),是不是有创新(novelty),是不是可行(feasibility)。比方说我写一个基金申请,要做一个人工智能的工具,估计中文论坛上的五毛的百分比。评委看了,第一个问题就是:为啥研究究五毛的百分比呢?不知道这个数地球照样转啊?我的回答是:商家需要选择真正有影响力的平台投放广告。评委如果满意了,下一个问题是:你的方法有没有新意啊?以前有100个工具都可以估计五毛的百分比,你这个好在哪里啊?我的回答是:以前的工具都是基于石器时代的统计方法,我用到的是一个叫“XY学习”的最新最酷的人工智能屠龙术;以前的准确率只有70%,我要搞到99%。好,假设评委又被我忽悠了,他们可能还不罢休,会问:我怎么知道你能做到90%?我弱弱的给出GitHub,说我已经把这个工具基本做好了,在文学城上面试了试,好像五毛的比例是2%,他们发的帖子占10%,这跟以前的一个实锤的报道基本吻合。另外我以前发表过N篇文章,跟这个方向相关,被引用3000次,说明我是有能力干这个的。赶紧给我钱,我会把这个工具做得更加完美,造福全体网友和商家。
做到了上述的各种justification,我的申请还只是符合了一般的格式,给不给钱还是个未知数。我有一次被拒;评委大爷们的问题是“你的工具既然已经做的差不多了,还找我们要钱干什么?” 更有甚者,我的同行有一次被拒了,问题居然是“你的工具虽然做的差不多了,我没见到有人用啊?” 我去,各种无聊的,胡扯的,疯狂的,啼笑皆非的问题每次都有。真是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十个聪明人都回答不出来啊!
那么怎么样才能拿到基金呢?说实话,我虽然作为课题负责人也拿到了几个国家级的基金(NSF和NIH),还是不敢说完全搞懂了这个系统。感觉上就是一个老虎机,要不断的往里面扔硬币,撞大运。混了几年总算有点心得。能够说的,大约就是以下四个了。
第一,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申请送到哪里去,就要研究一下这个study section里面的人的好恶。然后把自己的科研计划,削足适履的写成那帮人看得懂的形状。搞清楚以前他们资助的项目都长什么样,才能知道自己的申请会不会被支持。小时候没事翻翻红学研究,里面有学者研究曹雪芹怎么买猪肝的。当时觉得好笑:这也算科研?现在发现,其实我们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有新PI挖空心思认识这些study section的金主,请他们来作报告,跟他们合作。我其实请过,但是可惜弱国无外交,请来了之后,认识了一下,好像也没什么作用。我自己的水平太差,没有什么可以跟人交换的,所以这些社交不成功。在国际会议上,这些人更是众星捧月,被大家围着,我是没机会跟他们说话的。所以我能够做的,也就是根据公开发表的东西和各种道听途说,做点“数据挖掘”(data mining)而已。
第二,要忽悠交叉学科。比方说“精确医疗”吧,就是一个谁也不知道是啥的交叉学科。这方面经费其实挺多的,大家都往上面扯。不过写交叉学科的申请书,碰运气的成分也不小。比方说用人工智能去研究怎么设计最佳治疗方案,就属于精确医疗的一部分。这可是很多人都号称要做的东西。但是这些基金机会(funding opportunity)里面的评审专家们,很多都是既不懂临床,也不懂人工智能。为什么专家有可能是外行呢?打个比方吧:假设超市里面本来有两个结账的口给大家排队,这时候忽然多出来一个收银员,说“Hi,来这里也可以结账”。想想谁会在新的队伍排第一呢?肯定是原来队伍里面排在后面的。原来队伍里面排在前面的,往往不会敏感的看着哪里还可以结账,只注视着在原来的队伍什么时候轮到自己。这样,所有的交叉学科刚刚开始,还方兴未艾的时候,领军人物大多都是其他专业里面的混了很久但是还没什么成就的。他们反正nothing to lose,敢于跳上一张桌子发表演说,于是就成了领袖。当然申请书给真正的专家审,不一定就比给职业忽悠审容易:大家口味不同而已。写申请的时候,假设评审人是个专家还是个职业忽悠,写出来的调调就不一样了。
第三,要会讲故事。很多情况下,基金申请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项目的影响力很高,往往可行性会有问题。而一看就可行的,可能创新性不够。评委如果想找毛病,总是容易的。所以不能让他们的大脑进入“找毛病模式”。如果讲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他们顺着我们的故事,进入我们设定的“欣赏模式”,把挑毛病给忘记了,申请人就成功了。评委们见到好的故事,就像见到一个美女或帅哥,一下子就被某一个方面震撼住了,进入“情人眼里出西施”模式,就不计较各种数量化标准了。根据我参加评审的经历,能中的申请书,至少得有一个为之“倾倒”的评委为它说话。
第四,要跟人合作。自己拿基金如此困难,能不能让别人去拿,拿回来了自己再分一杯羹呢?当然可以。做计算的尤其可以通过给别人打工赚点小钱,这些“零花钱”攒起来还是有一些分量的。我这几年,帮无数的做湿实验的大小PI们做计算和统计方面的服务,他们中有些人不给我劳务费,但是给我画个饼:“如果我拿到NIH的R01,给你分一些”。这些人,总有拿得到的,这样我自己经费的压力就小一些。其实这样拿基金是非常累的,拿到了后也还要给别人干更多的活。但是新人如果一开始拿不到基金,也不失为一个勉强度日的办法。现在我上了tenure了,准备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了,就不会来者不拒了。另外我给他们干活了,大家就成了朋友;我自己申请基金的时候他们也愿意给我帮忙,所以也算是攒点人脉。另外一个大家常用的方法是一推人抱团,一起拿大的团队项目(Team Grant),然后一起分经费。这应该是个不错的路。不过这些大团队需要一只有能力有关系网的大鲨鱼做负责人。我刚开始的时候,厉害的大鲨鱼看不起我,不带着我玩;看得起我的,让我做核心成员一起攒大项目的,却一个都没有拿到。不知道以后我能不能慢慢的进入有实力的人的圈子,慢慢的从单打独斗进入拉帮结派的境界。
除了跟学校的人合作一起申请国家经费,跟工业界的合作申请所谓“横向”经费有时候也不错。这些工业界的钱,只要大家对上眼神了,成功率还是很高的。而且其中有一部分还可以给自己额外发补贴,赚一点“外快”。但是工业界的项目,很少是跟我的研究兴趣结合的很好的,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就是给人打工,除了钱什么都没拿到。似乎工业界的合作更适合established教授去搞,我们这样的新人,还是应该更注重建立自己的研究体系。
说句实话,我不喜欢基金申请的整个系统:为什么那些在基金委的评审人有能力预测我的项目会不会成功呢?我苦心写出来的申请,评审人为什么常常没有看就开批呢?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系统,那应该是什么系统呢?大家平分科研经费?根据年资和最近几年的高质量论文发表数按比例分?或者干脆大家抽签最简单?Anyway,可能存在即合理。我们还是得在这样的系统里生存。
通篇经验谈。妙!
-------
回复 '深度思考' 的评论 : 一年投三轮的肯定比两年投一个的产出高些啊 很多教授拿了tenure就躺平了 一两年投一个 能中最好 不中就去搞行政了 现在这个系统就看谁比较拼 虽然其他你说的也是很重要的
交叉学科那块稍微有点mean了 很多新开实验室 没有历史包袱 也可能在交叉学科突然做起来成为领军人物 成熟实验室要进新领域 需要非常有钱 或者PI到那个阶段还有很强的冒险精神 其实数目已经非常少的了 真的做的差的也没闲钱烧进新的交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