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从复旦姜博士割喉数学院书记想到的

(2021-06-07 20:47:40) 下一个

今天看新闻,惊闻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姜博士手刃数学院党委书记,十分震惊。网上传是在复旦工作6年没有拿到长期教职,在书记宣布的时候直接割喉。看了他一分钟的和警察的对话,感觉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学者;他一直都冷静清晰的回答问话,直到说自己遭受不公待遇时一度哽咽。网上查了一下,此人39岁,统计专业。他跟我年龄相仿,专业相近;兔死狐悲,不禁心有戚戚焉。

姜博士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2004年赴美留学,2009年博士毕业的时候发过一篇Annals of Statistics,统计学的顶刊。这可是很多学者梦寐以求的dream journal。有这样的文章,在美国找教职应该问题不大吧?不过可能跟金融危机撞车,于是他又在NIH和Johns Hopkins 做了短期的博士后,然后回中国苏州大学做副教授。奇怪的是他的位置好像不是体制内有编制的,只有三年合同,三年合同到期,苏州大学让他走人。可能这时候他的那篇Annals还在保鲜期,复旦大学给了他tenure track 的“青年研究员”。这个青年研究员的称号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网上说是副高职称,正高待遇。正高待遇是个有意思的说法:到底多少钱呢?年薪人民币10万。我的个天哪,现在国内博士后都至少20万啊。(我知道的深圳的50万的都有。)复旦大学仗着自己牌子好,不怕青椒不来,给教员临时工的位置,工资压低到10万!然后6年过去了,解聘!10万也没了。

这6年他做的怎么样呢?我毕竟也是搞过几年统计的,对统计的期刊还是有些了解的。他去复旦以后发的期刊,如Bernoulli,还是有不错的影响力的。其他的几个期刊不能说多牛,但是也是大家认可的口碑不错的地方。这几年他文章不算特别多,但是一篇是一篇,没有在垃圾期刊灌水。整体上,如果只看publication record,在美国前100名的学校拿tenure应该是够了的。那么在复旦大学,居然拿不到?祖国崛起的如此之快?!总感觉不对劲。

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所以不敢妄言评论复旦大学的tenure标准。但是2009年的时候,他的Annals文章,价值肯定得有一个编制内的教职啊。我的Nature Neuroscience文章比他发的晚,当年都有国内一流学校邀请我去做正教授(同时支持我申请各种帽子教授)。Annals的分量,应该比我的文章高些吧。结果去了二流的苏州大学,还是个没编制的。总觉得是被哪个领导忽悠了,对方用白菜的价格买了个金娃娃。要知道,即使是北大清华的统计专业,很多教授(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都是没有发过Annals的啊。

回到国内一流大学评tenure的标准:好像他们就没有客观标准。招来一堆教职人员,让他们竞争:你有10篇文章,别人有20篇,你就完了。这太残酷了!在美国,哈佛麻省这样的牛校,有时候这么干,但是大多数学校(排名20以外的)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招来的教职人员(tenure track),基本上就会保证这个位置直到退休。如果干的不好,学校决定不给上tenure,就得走人了。但是一般来说,tenure的比例超过70%。上tenure的标准是一个多年不变的杠杠,例如拿到多少基金,指导研究生毕业,发几篇水平还过得去的文章,教学评估不要太差等等。除了评估体系较为从容合理规范外,学校给新来的助理教授很多支持,如启动基金,独立领导团队的资格,和招博士生/博士后的资格(在美国其实没有“博导”这个说法,只要是正规的教工,只要有经费,都可以招学生和博士后)。而且头两年一般不教课或者少教课。在国内一流高校,这些“正常”的条件都成为要奋斗的目标。青年教师要大量教课,申请经费,争夺“招生名额”;很多时候还要给大教授打工。这还不算中国的年轻教师很多买不起房子,要各种折腾等着学校照顾的优惠价格的房子。

平心而论,其实不是国内一流大学的科研水平(或者说发文章的水平)大大的超过了美国的学校,而是大家对学校的定位有区别。美国的大学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让大家好好做教学科研。所以他们给年轻学者一个相对合理的环境,让大家能吃好睡好,有余力做科研。不能说这个环境多么舒适,但是在努力奋斗的同时,至少让大家能够喘一口气。只要你不去哈佛耶鲁,最后拿到终身职位的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中国一流学校,把出文章看得比人的生活重要很多,让大家恶性竞争,把年轻人压的喘不过气来。于是乎,在美国发过统计学顶刊的,才华横溢的姜博士得跟一大推可能也很优秀的人才恶性竞争;最后还是他还是功败垂成,望洋兴叹之余跟这个系统拼个鱼死网破。被他割喉的书记,可能也不一定是大奸大恶的贪官,没准其实也是系统的一个螺丝钉,成了替罪羊。

姜博士才39岁,在春秋正富的年华,做了这个没人性的高校招聘和评价体系的牺牲品。他毁了自己的前程,不知道能不能给居庙堂之高的决策者一点惊醒,尊重一下年轻科研人员的生活的权力,让人活得稍微舒适一点。其实话说回来,搞统计的高材生,哪里不能混一碗饭吃呢?且不说data science好忽悠,在国内,一对一的辅导考国外大学的一小时能到1000人民币;姜博士在复旦下岗了,随便找个培训学校的工作先生存下来,还可以像张益唐老师那样东山再起啊。不知道姜博士会不会被判死刑。如果有关方面能枪下留人,让他在狱中继续研究统计学,再发一篇Annals就好了。

我的博士后毕业后回中国,拿到很好的位置,经费比我的还多,手下一堆人做各种各样的我现在没有条件做的科学研究。我说实话有点羡慕嫉妒恨。她跟我开玩笑说,杨老师,你还在美国混干什么,回中国来吧,你至少能拿年薪X万,经费Y万。我心里是清醒的很。我这个书呆子,回国是没有能力适应那个残酷又多变的系统的。感谢上帝,我在美国有一个长期教职,可以一箪食一瓢饮的做自己喜爱的科学研究,这就够了。不需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回国“纵横捭阖,建功立业”。在美国,没准我也能“竹杖芒鞋轻胜马”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1)
评论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erry2197' 的评论 : 谢谢分享。您有那么好的文章,应该还是找得到位置的。只是要有耐心慢慢的去投简历了。祝您一切顺利!
cherry2197 回复 悄悄话 美国的学术圈也好不到哪里去。特别是ranking 100 以外的学校,科研、发文章并不是重要,很多红州并没有教师工会,系里的老油条们很容易就可以找个理由不可tenure,赶走你。本人的亲身经历。如果顺利,10年前科研成果足够在排名50开外的学校拿Tenure. 去香港转了几年,实在住不惯,回到美国一排名260的学校,后悔当时没有要求Tenure,结果由于在我之前一大批老教授半退休;tenure评审制度出现了漏洞,剩下的唯一老教授说通另外一人和一位刚刚入职并不了解我的人直接把我Tenure denied,院长的个退休的CEO,不懂学术,决定就随系里。 一路申述到学校级别的commitee (倒是支持tenure的比反对的多),不幸的是当时校长缺位,下面复责tenure最后决策的provost竞争校长职位,直接就跳过学校级别的Committeede1决定,和院长和系头站一块。现在碰到Covip, 美国的教职位少,况且,以我的研究成果 (12篇,5篇顶级),下家看到我居然没拿到Tenure 都会觉得大概“我做人有问题”,搞不好得提前退休了。 去工业界,这十几年的努力都白费了,因为工业界需要的技能和学术界建模的理论研究相去十万八千里。而同时上tenure的另一人,只有一篇文章居然也顺顺利利地够了。

说了这么多,本人觉得美国的tenure制度总体上比国内成熟,但具体到个案tenure制度的平衡机制在现实中能不能发挥作用就不好说了。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距离' 的评论 : 是啊,您能理解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能姜博士的水平就是够不上复旦现在的要求(我其实也不知道复旦到底牛到哪里去了),但是书呆子们的同理心是有的。

-----------
看了博主的文章,心里更加难过!为那位不会混江湖的姜博士难过!因为我们都是不会混江湖的书呆子!所谓兔死狐悲!
距离 回复 悄悄话 看了博主的文章,心里更加难过!为那位不会混江湖的姜博士难过!因为我们都是不会混江湖的书呆子!所谓兔死狐悲!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务实小民' 的评论 : 不会吧?!我也用微信啊。怎么没看到?还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少了?“各种类型版本”是啥?国内的朋友转载还要修改一下?

-----------
报告杨老师,此文已经在国内微信上广泛传播了,在俺的高中同学群,投资群都有各种类型版本。
务实小民 回复 悄悄话 报告杨老师,此文已经在国内微信上广泛传播了,在俺的高中同学群,投资群都有各种类型版本。
lao-fei 回复 悄悄话 在书记宣布的时候直接割喉。
======================================
那个书记就是个二货,自己找死。这种事应该是由学校人事处统一办理,而且只是简单的给当事人发个email就可以,告诉当事人从那天起,学校与当事人的聘任合同终止,落款人事处,处长签名。为啥书记要亲自宣布啊,耍弄当事人啊,让当事人当着众人的面出丑啊,
北美平民2015 回复 悄悄话 写的不错。有时也许因为这个姜不讨喜。评委会也是人,主观意识决定,美国也一样。希望这事引起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也许今后有所改进。另外,美国是有教师工会的。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ltc63' 的评论 : 谢谢关注。如果tenure-track的人大多数都能上tenure,其实也就是个试用期制度。英国绝大多数教职,都是有3年的probation的。所以关键问题不一定是 tenure-track 本身,而是通过的比例。美国多数学校约70-80%的样子,应该还可以吧?不知道南韩台湾香港新加坡的比例。中国不同的学校也不一样,反正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是出名的低的——这样大家就不敢来了。

-------
没人性的是美国大学的Tenure Track制度,被传到全世界,中国的可能比较极端,但看看南韩台湾香港新加坡都是这类制度,那里的竞争很激烈
回复 悄悄话 人的智商高,其实还真没鸟幸福,是要返璞归真了。
pltc63 回复 悄悄话 没人性的是美国大学的Tenure Track制度,被传到全世界,中国的可能比较极端,但看看南韩台湾香港新加坡都是这类制度,那里的竞争很激烈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oogleall' 的评论 : 谢谢关注。那个白女好像文章就是很差吧?记得她干掉了好几个committee members。所以没事别进这些吃力不讨好的committee。:)

------
记得大约十年前美国一个哈佛毕业的女博士干了N年没过Tenure,直接把领导一枪崩了。高学历搞学问不是都那么容易的。心态实在需要平些。
googleall 回复 悄悄话 记得大约十年前美国一个哈佛毕业的女博士干了N年没过Tenure,直接把领导一枪崩了。高学历搞学问不是都那么容易的。心态实在需要平些。
ananatl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深度思考' 的评论 : 这个估计就是行业传统了 实验生物学基本没有博士出来直接开实验室的 强如zhang feng同学 博士期间发了无数CNS还是要去harvard做一个fellow再TTAP自己开实验室 不过你看zhang feng做了fellow之后再开实验室就搞了CRISPR 如果博士毕业直接开实验室估计就顺着optogenetics做下去了 这样看来道理还是有点的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nanatl' 的评论 : 实验科学为啥博士期间的算导师的,博后期间不算?我还真认识一个博士期间有Science的,但是还是去做博后。当时就纳闷,有大文章,难道不是越年轻越好找工作?后来这个人博后7年没有新的文章出来,现在还在struggle呢。数学、统计、计算机这些方向学生的独立性好一些:大家一般认可第一作者的贡献(而不是认为是导师的)。很多时候导师可能跟学生抢第一作者。

Annals在统计四大牛刊里面应该可以排第一。平均来说,Annals的难度肯定和CNS子刊甚至正刊是可以比肩的:我认识的人就很少第一作者发过Annals的,但是都能上TTAP。但是因为统计文章写得比实验科学的快,所以圈子里面的大佬更容易控制的死死的。比方说姜博士的导师,最近30年,平均每年发一篇Annals。所以到底Annals有多神,也不容易下结论。另外姜博士的导师跟那个书记长得还有点像,说不定姜博士新仇旧恨一起算了。:)

--------------
回复 '深度思考' 的评论 : 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能力更重要啊 话说annals of statistics有这么神吗?annals of neurology 算好杂志但没好到那个程度吧。。。另外我们实验科学很悲催 博士期间发nature也没用 说起来都是导师的 要到博士后阶段发大文章才管用找教职 不过独立之后只需要中等文章就能上T了 还是grant更重要 呵呵 你们做计算的可能钱没这么重要
ananatl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深度思考' 的评论 : 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能力更重要啊 话说annals of statistics有这么神吗?annals of neurology 算好杂志但没好到那个程度吧。。。另外我们实验科学很悲催 博士期间发nature也没用 说起来都是导师的 要到博士后阶段发大文章才管用找教职 不过独立之后只需要中等文章就能上T了 还是grant更重要 呵呵 你们做计算的可能钱没这么重要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elous' 的评论 : 谢谢关注。是这个道理。老外有时候有小权也用一下,但是不会用到极致,卡人的时候还有点仁慈。:)

-----
中国人只要手里有点权就能压榨人,这是种文化。不管哪行哪业。大学、事业单位、企业、私营小企业,如果看不到这点就贸然回国,性格又不会通融必然受罪。中国没有仁慈的文化,有权的人是非常刻薄的。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nanatl' 的评论 : 是这个道理。卢刚,黄谷杨,其实来来去去很多的。但是这一位太让人产生心理阴影了:一般在美国都是发顶刊上TTAP,然后发中档文章上T。姜博士都做到了,而且在复旦没有学生的情况下做到的。但是他还是被解聘了。所以回国的人,如果想保证过上好日子,水平不是一般的高啊。

-------
回复 '深度思考' 的评论 : 这种行为其实是害了自己和当事人 然后可能造福了社会 如果统治阶级能从中吸取教训的话 在美帝很多悲剧促进了立法 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老天真 回复 悄悄话 续前
“而姜文华毕业那么多年,工作一直不稳,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没有能够客观评估自己的学术能力,期望有点过高。
像他这种留过学的博士后去一所差一点的211,或者去普通一本大学,或者去企业上班。日子会很好过,不会像现在这样狼狈。
现在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不止是学校制度问题,姜文华的个人能力不行的问题。而是与姜文华的品行与性格有关。“
老天真 回复 悄悄话 续前:
“姜文华有才华,作为人才引进复旦,却被复旦的“非升即走”模式害了。他是研究型学者,很难确保六年内能出成果,不能出成果,只能卷铺盖走人。
复旦大学推出“非升即走”聘用制度,也是为了将岗位留给有能力的人,不想养闲人。
姜文华能力是有,可能不合适这个岗位。他当年与王伟叶、吴家麒一起获得了复旦大学首届校长奖,这是复旦大学设立的最高奖项。
王伟叶博士毕业后,回到高中母校当了一名数学老师,如今获誉无数。吴家麒毕业后,创业成为一家投资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事业有成。”
老天真 回复 悄悄话 转载一篇百度博文的部分如下:
”从姜文华的简历来看,他是一位优秀人才。曾经有机会进入耶鲁大学工作,却被国外的导师阻扰,进入美国一家统计机构工作。后工作不如意,回国发展。
姜文华回国后,曾在苏州大学任教,但是到期后学校未跟他续聘。后又通过人才引进到复旦大学数学学院工作。
复旦大学从2007年起试行“非升即走”的人事聘用制度,按照规定,担任讲师6年后未能晋升为副教授,就必须转岗或者不再续聘。
姜文华进入复旦大学,也是按照“非升即走”模式聘用。现在聘用期即将结束,复旦大学数学学院宣布与姜文华不再续签。
姜文华心态崩了,做出来极端行为。”
jelous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只要手里有点权就能压榨人,这是种文化。不管哪行哪业。大学、事业单位、企业、私营小企业,如果看不到这点就贸然回国,性格又不会通融必然受罪。中国没有仁慈的文化,有权的人是非常刻薄的。
ananatl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深度思考' 的评论 : 这种行为其实是害了自己和当事人 然后可能造福了社会 如果统治阶级能从中吸取教训的话 在美帝很多悲剧促进了立法 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想不开1' 的评论 : 谢谢关注。其实真的不是赞成姜博士的做法。只是作为一个同行,对他的学术成就表示钦佩,对他的经历表示惋惜。

----
杀人是不对的。但是杀的裆里的领导。。。。。
StevenChau 回复 悄悄话 还怪老百姓不愿意生,自找的。
想不开1 回复 悄悄话 杀人是不对的。但是杀的裆里的领导。。。。。
三圣乡隐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深度思考' 的评论 : 这个系统有很大问题,所以我走了。我的感受收入太低,开支太高,我作为副教授,还需要打工补贴家用,打了两份社会兼职、自己合伙和别人开了一家公司,最后累的要死。但是也有人混的很好,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只是我不想陪他们玩了。我至今和当年的院长还是朋友,每次回国我们必会吃饭。我个人觉得多个朋友多条路。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三圣乡隐士' 的评论 : 您确实是同行加专家啊!您说的都对。我补充一下:您提到CNS,他的2009年的Annals就是CNS级别的,比小子刊可能强一点,比正刊差一点(因为做统计的人少,统计的顶刊比CNS正刊可能容易点)。这个水平,比您回国早一点,为什么不是有编制的呢?国内统计系的tenure评价体系我还真不知道;但是生物医学方向的规则,大概是只有两种人能生存:要么发CNS,要么在4,5分的水平上大量灌水;发中高档文章的是不受待见的。姜博士2019年发的 Bernoulli,大约就是生物医学里面8,9分的文章水平。他既没有数量,也没有“质量”,所以在这个系统里没有绝对的发言权。但是您不觉得这个系统的规则有些问题吗?发不了CNS就得大量灌水而不是一步一步的往上走发接近10分的文章,那么大家的整个基础在哪里?

--------
我本人在美国拿的博士,2013年海归中国某985,13年海归的时候,拿的是讲师带编制的,然后觉得委屈了,就立刻跳到了同城的另外一个985做了副教授,最高做到正研究员。2017年归海美国100名左右的大学降等做了TTAP,我算是比较懂中国的大学的升档。做的专业也是神经科学,是做cognitive neuroscience的。我的观察是国内大学的升等并不是这里人说的那么不堪,如果你做的好,别人也无话可说,我工作过的两所985都对生等有明确的标准要求的。当然你要是有关系,那是怎么都行,但是也确实也有一套死板的评价体系,来保护不善于社交的人。比如第二所985甚至有公式来计算你的影响因子,比如第二作者算百分之几等等,非常死板,但是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这样保护了不善于社交的人。江博士的解聘其实很正常,中国的tenure-track其实只用于很少一部分教授,中国的tenure-track可以比美国100名的学校难很多很多,进去的时候都知道这个难度,但是究竟有多难,那是可以因人而异的。江博士的文章发表情况是既没有CNS,又没有数量,所以是可上可下的人,如果学院并为他力争,他就上。他的那篇牛文我不是专业的,不能评价,但是国内重视CNS及其子刊,合理不合理吧不好说,但是规则就是这样。江博士的解聘其实很正常,他是可上可下的人,也就是说学院并没有为他力争。这事有两个层面:第一,解聘公平吗?第二,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不公平的待遇。第一点见仁见智,不会有定论。第二点,江博士错的太离谱,不值得同情。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行内人的想法,您要是不说,很多人都会以为都因为姜博士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职场仇杀时有耳闻,西方职场亦然。我也经历过一次前同事刺杀前领导的事情,当领导是有风险的,不论是好人当还是恶人当领导。职场都残酷,只有程度之分。
Dalidali 回复 悄悄话 先看到首页报道,后看到您的博文! 就借您的宝地总结性的发发自己的感慨!
“复旦,Rutgers Universit, NIH,Johns Hopkins University,Yale(因故没去成)。”还有您提到的文章,他在美国前50名的大学做教授是完全可能,也是应当是最佳选择!
虽然美国也未必就能让他一帆风顺,但许多数学家的行为无法让现行党委书记领导下的体制满意,除非你出了大名,党委书记得罪不起! 否则,许多行为古怪的数学家没法呆下去。
象Grigori Perelman, 张益堂等。 这些数学家需要”领导“的大度和包容!
看看复旦那几个网红教授,绝不是他这种人呆的地方! 他不应当去复旦!

我在北京某研究院工作了近7年,直到最后一两年要出国时才明白是"书记说了算“! 之前,我一直以为我们院的书记是“打酱油的”! :)
我自己就有些怪习惯,对官场一窍不通,始终不敢有海归的奢望!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深度思考' 的评论 : 如果讲供求关系,美国随便一个三流学校的一个TTAP的位置,也是100个申请。我不认为苏州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申请人比美国学校就多很多了。。
--------------------------
去个不入流的大学也行,银子也不少拿,养活一家人没问题,日子过得更轻松。
Dalidali 回复 悄悄话 在复旦“年薪人民币10万。”! 这个对我太意外!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姜博士当年在美国再坚持一下,现在大概已经是终身教授,或是某部门的统计主管了,不至于今天走上绝路啊。。。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务实小民' 的评论 : 谢谢支持。谢谢点评。同意您说的不应该杀人,世界大得很,姜博士出路多得是;再不济出国去名校做博后总是有位子的吧。他的心里应该再坚强一些。

如果讲供求关系,美国随便一个三流学校的一个TTAP的位置,也是100个申请。我不认为苏州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申请人比美国学校就多很多了。但是国内学校把“学术界大家找不到工作”这个有利条件用到了极致;美国人在这方面还留一点余地。另外国内学校招聘过程可能也有欺骗之嫌。我还是觉得不是供求关系的问题,而是人文关怀的问题。在国外,大家认为大学教师是一个有尊严的,做学问的位置;在复旦,他们认为大学教师是上课和发文章的机器,用几年就丢了。其实我早就知道这样的风气了,昨天晚上十分惊愕是因为发了Annals 的同行(在我眼里算高大上人士了)也圈进去了。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TakeMyTime 发表评论于 2021-06-08 08:12:51
楼主,你的文章已经充分地、清晰地阐述了事实和你的观点,正常的人都能看得明白。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去某些人的跟帖较劲和辩个明白。有些人的目的就是希望把你辩得“筋疲力尽”,从而失去继续发类似文章的动力。希望楼主能明白这个道理。
————————
顶十1
三圣乡隐士 回复 悄悄话 我本人在美国拿的博士,2013年海归中国某985,13年海归的时候,拿的是讲师带编制的,然后觉得委屈了,就立刻跳到了同城的另外一个985做了副教授,最高做到正研究员。2017年归海美国100名左右的大学降等做了TTAP,我算是比较懂中国的大学的升档。做的专业也是神经科学,是做cognitive neuroscience的。我的观察是国内大学的升等并不是这里人说的那么不堪,如果你做的好,别人也无话可说,我工作过的两所985都对生等有明确的标准要求的。当然你要是有关系,那是怎么都行,但是也确实也有一套死板的评价体系,来保护不善于社交的人。比如第二所985甚至有公式来计算你的影响因子,比如第二作者算百分之几等等,非常死板,但是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这样保护了不善于社交的人。江博士的解聘其实很正常,中国的tenure-track其实只用于很少一部分教授,中国的tenure-track可以比美国100名的学校难很多很多,进去的时候都知道这个难度,但是究竟有多难,那是可以因人而异的。江博士的文章发表情况是既没有CNS,又没有数量,所以是可上可下的人,如果学院并为他力争,他就上。他的那篇牛文我不是专业的,不能评价,但是国内重视CNS及其子刊,合理不合理吧不好说,但是规则就是这样。江博士的解聘其实很正常,他是可上可下的人,也就是说学院并没有为他力争。这事有两个层面:第一,解聘公平吗?第二,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不公平的待遇。第一点见仁见智,不会有定论。第二点,江博士错的太离谱,不值得同情。
务实小民 回复 悄悄话 补充纠正一下,我刚刚把“没有明确讲”打成“比较明确讲”,也是为了解释一下,为什么国内一些好的单位的招聘难度比国外高。与定位无关,与供求关系/评价体系/关系户干扰有关。

从制度本身,一个很大的问题博主比较明确讲,就是岸上80%的人计划经济,可以混日子。而剩下20%的人扔在水里搞市场经济,血拼。我们单位当年招聘新人,一堆藤校的本/硕,北清复交,比我们这些老家伙水平高多了,但是他们相互之间竞争有限的位置,太残酷了。又不能把我们这些老家伙干掉。
retreat 回复 悄悄话 只是鲜血不要白流。希望,坏人不做恶事,好人不做孬种
务实小民 回复 悄悄话 到底是圈内人士,文章非常好,收获甚多,感谢博主!
唯一的缺陷,政治稍稍有点不正确,千委屈万无奈,毫无人性地杀人(且手段残忍)就不对了,顶多只能唏嘘,一点也不值得同情。而且就算在顶级期刊Annals of Statistics上发文章,学术一流也不改变他是一个生活的糊涂虫。那么多机会,何至如此?制度/社会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和责任我认为更大-----他和一个摆摊小贩被城管欺压奋起反抗还是有区别的,人家真的可能无路可走,这个哥们是自己把自己框住了,不思考自己的问题,一味怪人家/社会。
从制度本身,一个很大的问题博主比较明确讲,就是岸上80%的人计划经济,可以混日子。而剩下20%的人扔在水里搞市场经济,血拼。我们单位当年招聘新人,一堆藤校的本/硕,北清复交,比我们这些老家伙水平高多了,但是他们相互之间竞争有限的位置,太残酷了。又不能把我们这些老家伙干掉。
兵团农工 回复 悄悄话 国内的大学已经是官场了!

官场有官场的玩法。

汗滴米高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 赞一个。
美国谋生容易,国内难。
兵团农工 回复 悄悄话 党委书记不是人,是官!

是官就有权力整你。

国内的官正处级以上的挨个枪毙可能有冤枉的,

隔一个枪毙一个肯定有漏网的,呵呵

正常途径来说,系主任要申报。

怀疑是党委书记没收到好处从中作梗。
老枪HK 回复 悄悄话 杨教授上热搜了!本枪是读了你的教职路是的心酸泪才开始读你的微博的。所以就像我在你的另一片博文里留言里说的,引用率不能说明文章水平哈。我还告诉你回国是路漫漫兮修远兮,现在你信了吧!

本枪对你本文的观点完全赞同,我打字太慢,谢谢你说出我想说的意思。我把上次的post再发一遍,不算重复发表喔????。

“杨教授大牛!现在大多数认认真真在实验室养兔子解剖小白鼠的,都会同意你的观点。大家如果有兴趣查以下这篇文章Marta Serr-Garcia, Uri Gneezy, "Nonreplicable publication are cited more than replicable ones", Sci. Adv. 2021; 7:eabd1705 21May2021.

我个人觉得中国的学术大跃进要对此负主要责任。现在要想回归找个教职, 没有几篇IF20以上的文章估计的去三线学校了。我们系有一个学生comprehensive考了两次,结果发了一篇Science,最近评上了青千,回一所985当正教授了。有意思的是他的导师(洋人)尝到了甜头,从中国招了几个小镇做题家,好家伙productivity连上几成楼。想提前升正教授,系里直接给拒了。最近几个大基金不是没有renew,就是拒了。有时候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我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当年放高产卫星,有一个公社书记怎么努力也达不到万斤 (by the way,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好像只有1200公斤),经常被县里批评,没办法让手下去隔壁公社打探以下。会来后告诉书记,别人是这么这么搞定的。书记说那我们也搞一搞吧,结果堆了个一万斤。第二天一大早敲锣打鼓去县里报喜(40岁以下的同学注意了,当年叔叔阿姨可没有微信).结果刚出门,邻居也敲锣打鼓出来了。一问别人十万斤。

本枪在国内的导师是老院士。有一次会母校,系里请客,席间大家谈到现在系里对新老师IF的要求。我悄悄的问院长(我同学), 如果xx院士现在来申请,你们能不能给个讲师?”
Tennis大满贯 回复 悄悄话 具体情况,非当事人永远都不会清楚. 但是,从大环境讲,职场的凌霸,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存在,并且凌霸的人或小团体,往往很嚣张. 没有自身经历过的人,大概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走向极端呢. 所以,在工作单位的枪杀、行凶时不时的发生. 希望活着的人,好好修行!
我住长江边 回复 悄悄话 同意楼主的看法。胡搅蛮缠的回贴不需要花时间回复,但是立场不同认真讨论的观点还是值得适当的讨论。仍然认为姜博士的问题不是学术水平,而是不会做人的问题
天随人意 回复 悄悄话 呵呵!一群书生谈论排名第几的大学博士在哪种期刊写了几篇论文该不该在哪间大学拿到tenuer. 我二十几年的心态就是这样。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akeMyTime' 的评论 :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提醒。说实话,今天跟我辩论的两位还真的是内行,说的都是在理的话;只是他们跟我立场不一样。我因为跟姜博士背景有点相似,加上对他的Annals文章的钦佩之情,行文占在他一边。:)

---------
楼主,你的文章已经充分地、清晰地阐述了事实和你的观点,正常的人都能看得明白。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去某些人的跟帖较劲和辩个明白。有些人的目的就是希望把你辩得“筋疲力尽”,从而失去继续发类似文章的动力。希望楼主能明白这个道理。
丁丁猫和熊猫猫 回复 悄悄话 围城看过吧?国内大学的倾轧了解一下~

杀人自然要受到惩罚和谴责。手里有点权力就丑态毕露的国人也要想想因果。
Aclily289 回复 悄悄话 肯定双方都有些问题,只是书记小看了这个呆书生。都知道生命重要,不把人逼绝,谁会去杀人!
TakeMyTime 回复 悄悄话 楼主,你的文章已经充分地、清晰地阐述了事实和你的观点,正常的人都能看得明白。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去某些人的跟帖较劲和辩个明白。有些人的目的就是希望把你辩得“筋疲力尽”,从而失去继续发类似文章的动力。希望楼主能明白这个道理。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ancing_今宵' 的评论 : 这个agree,带上一个大牛文章容易发些。年薪十万是网上说的:确实如您所说,国内的工作,要么有编制,要么高薪。姜博士搞了个低薪无编制的。有没有可能又是谁忽悠他;或者他是个书呆子,搞不懂这个系统?

-------
我的意思是如果导师有一定名气的话,挂导师的名字会大大提高文章接受率。另外我觉得年薪不太可能只有十万,如果是有编制的话还说得过去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三圣乡隐士' 的评论 : 同意您的点评。没有必要杀人。但是Annals如果20年前在中国是评院士的级别,10年前居然在苏大只能给3年合同,真的不敢相信。我怀疑有领导没说清楚他的位置的性质。当然啦,如您所说,我们也不知道。。。

------
回复 '深度思考' 的评论 : 贡献如何,旁人并不清楚,不应该评价。我的看法是:为啥苏大不给他正教授,其实这个情况可给可不给,并没有定规。那他为啥他愿意去苏大,我们都不知道,他愿意、他高兴,别人能说啥?凡事不可极端,杀人报复太疯狂,必受法律制裁,在美国也不可能容忍tenure不过就杀人。时也命也,令人磋谈。
三圣乡隐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深度思考' 的评论 : 贡献如何,旁人并不清楚,不应该评价。我的看法是:为啥苏大不给他正教授,其实这个情况可给可不给,并没有定规。那他为啥他愿意去苏大,我们都不知道,他愿意、他高兴,别人能说啥?凡事不可极端,杀人报复太疯狂,必受法律制裁,在美国也不可能容忍tenure不过就杀人。时也命也,令人磋谈。
dancing_今宵 回复 悄悄话 TO 深度思考:

我的意思是如果导师有一定名气的话,挂导师的名字会大大提高文章接受率。另外我觉得年薪不太可能只有十万,如果是有编制的话还说得过去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ancing_今宵' 的评论 : (1)他是统计专业的;而且研究方向偏理论。文章作者排序是根据贡献来的;如果导师贡献大,导师会是第一作者。(2)任何一个刚毕业的博士,找工作都看第一作者的啊。10年前大家回国多数都是有编制的位置;他去苏州大学,只给3年临时工?真的不懂啊。

-------
当事人那片文章是和导师合发的,内行人明白反映不了自身的研究水平,不少学术杂志也是很势利的。美国的学术圈也不是象牙塔,晋升也不全在学术水平,只不过总体上比国内人性化。
dancing_今宵 回复 悄悄话 复旦那水平在美国至多50名以后了。

当事人那片文章是和导师合发的,内行人明白反映不了自身的研究水平,不少学术杂志也是很势利的。美国的学术圈也不是象牙塔,晋升也不全在学术水平,只不过总体上比国内人性化。

学校一般都不愿意把晋升条件细化,否则校方的操作空间就不大了
tianjinwang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vicii' 的评论 : 哪有明确的标准啊,都是模糊的,什么“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等等。说来说去,还是和同阶段人的比较,江博士和他们比较的时候,并不强大而已。其实解聘有什么大不了的啊?换一个地方就行了。我认识的一个人,在清华没有拿到tenure, 升不到副教授,给一年的时间就解聘,然后他立刻就跳槽到广州了,拿到了正教授。这人平和到了极点,一再给我说,“毕竟是清华啊,拿不到也正常。“ 心理健康很重要。
ahniu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大学是衙门。
tianjinwang1 回复 悄悄话 对啊。既然江博士没有强大到别人无话可说,那就认栽呗。一个心理豁达的人,肯定是立刻找下家,还要和上家继续保持好表面的关系。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肯定会找机会报复,但是也不会吧事情做绝,把自己也毁了。江博士选择杀人,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书记就不是人?就该死?书记也不过就是一个螺丝钉,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罪不至死。自己不成功,肯定有社会的原因,但是也不能全怪社会吧。就江博士杀人这事,是正常人干的出来?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牟山雁' 的评论 : 谢谢点评!是啊,国外也有江湖。您的杰出教授就被人猫腻了。不过您至少还是正教授,还有时间写博文给我们学习。姜博士直接失业了啊。美国还是有底线的,让人活的还OK。另外从他的文章都是单一作者来看,他在复旦6年可能连招学生的资格都没有。

------------
人在国外谋生,起点要求低,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
也許“相對簡單”,可真的不絕對啊。
Avici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anjinwang1' 的评论 : 纯臆测:复旦如果在招人的时候说清楚达到x,y,z,就能tenure,那么他至少会有心里预期,有可能减轻悲剧的发生。
数据点:复旦招ttap并不说清楚tenure标准, n = 2。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感谢大家回帖 !一早上居然有17位大侠回帖了,比我的教职之路的连载影响大多了!看来文学城写博文跟发科研论文一样,要踩着“热点”才有引用啊!

就不一一回复了。感谢各位支持的,也感谢 tianjinwang1 和 三圣乡隐士 两位的不同意见。这里给您二位回复一下:首先我没有说他的文章应该在复旦够tenure:咱也不知道人家复旦有多牛。但是美国的tenure rate 是大大高于国内的。您举的例子,Cornell 和 Vandy,统计系的tenure也是70%以上的。复旦的我不知道;但是我听说武汉大学有一次100多人只留4个的,那是不是没有把人当人呢?中山大学一下子招了8000个,大多数不是炮灰吗?另外美国TTAP一般给到年薪10万,大约是公司比较厉害的程序员的一半。中国的好一点的程序员给50万人民币起,复旦只给10万,这里又没有把人当人啊。最后,我的博文讨论的重点:2009年的一篇Annals,不够在苏州大学拿个有编制的正教授?苏州大学10年前的时候定位也是美国前20?我们就看今年,复旦和苏州大学在职的所有统计教授加起来,有没有一篇Annals?
世事沧桑 回复 悄悄话 “青年研究员”里绝大多数是注定要走人的,哪会给你一年的宽限。国内模仿美国的制度,但是没有学会严谨的评估,人性化的处理,美国也没有书记管理人事这种制度。另外,美国的各类学者会分布在各种学校--就算有的算不走运,而中国个个都去挤为数极少的那几所十几所,一定会发生这类事。
世事沧桑 回复 悄悄话 微信文说这个书记长期为所欲为,曾把一个卷入纠纷的女生送进精神病院,导致其跳楼自杀。现在谈制度的人都忽略了一点——美国大学是实行非升即走,但所有人都是通过这个制度上来的,而国内目前决定年轻学者升或走的是自己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的老一代学阀。另外,美国的评估体系要慎重和严谨得多。国内的“青年研究员”就是一个盘剥这类博士的办法。一个39岁的人,说是“青年”都勉强了,说是中年危机还差不多。当然他有点自身性格缺陷,但这也是了无新意的说辞而已。不过看着吧,最终会把一切都推到他本人的心理问题上,皆大欢喜。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人在国外谋生,起点要求低,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
也許“相對簡單”,可真的不絕對啊。
FollowNature 回复 悄悄话 在美国就是tenure 不上,通常会给一年的时间找下一个工作,不知道国内是否有这样的政策?这个实在是个悲剧,书记也是牺牲品,只是做自己的工作。
回复 悄悄话 天才如数学天才多有些性格问题,如 Obsessive compulsory disorder,
数学讲就精确,数学家更容易追求精确完美,而现实世界其实是乱做一团。
我住长江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曌”:很简单,人在国外谋生,起点要求低,人际关系相对简单。高材生回国就教职,起点要求高,复旦大学是名牌大学,竟争残酷,不适合姜博士这样只会做学问的人。这就是回不回国的差别
tianjinwang1 回复 悄悄话 本文都是基于一个观点:复旦不是什么好学校。这个观点也许对,但是复旦肯定不是这么想的。复旦的自身定位,它认为自己至少应该和美国的10-20名的大学平起平坐。这个自身定位也许很多人觉得过分了,但是也有它的道理:他毕竟是魔都老牌名校,国内排名前10,natureindex可以和美国的10-20名大学媲美。再加上目前国内普遍的乐观主义:凭什么中国前10的高校不能和美国前10的高校,平起平坐?

1. “在美国前100名的学校拿tenure应该是够了的。那么在复旦大学,居然拿不到?“
回答:是的,完全可能拿不到。因为复旦的自身定位远高于美国前100.

2. “在美国,哈佛麻省这样的牛校,有时候这么干,但是大多数学校(排名20以外的)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回答:问题就在于复旦认为自己本就可以和美国前20的学校,平起平坐。
三圣乡隐士 回复 悄悄话 我不敢苟同博主的看法。我认为到底发生了什么,前因后果是什么,我们并不清楚,既然这样,那就不应该把这件事情归因于某个因素。不管你持什么角度,你都肯定明白:姜博士的情况在复旦拿tenure不是板上钉钉的,即便他在美国的名校也是如此。如果姜在cornell、vanderbilt被拒tenure, 大家肯定不觉得有啥不对的了。这就涉及到复旦的自身定位,国内的名校心气极高,复旦自认至少不低于cornell、vanderbilt,要说文章发表,也确实可以和美国的名校一较高下,当然真实水平如何,见仁见智。那么既然大家都明白复旦的难度,你自身有不是过硬到无话可说,那被拒tenure有啥好说的呢?为啥要走极端?跳槽去别的学校就行了啊。美国这边不一样吗?顶级名校的AP大多拿不到tenure,后来都去下一级的名校了,不也挺好?姜博士为啥这样,因为不了解情况,我不敢评价,但是走到杀人这一步,我无法原谅,也不能找理由降低他的罪恶。
回复 悄悄话 看起来姜博士的业务能力还是相当强的,但是有性格上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弱点,这样的人根本不适合回国发展的。统计专业在美国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尤其公司职位很多,何必在乎一个教职。这给后来人一个教训,只会埋头做学问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人,还是呆在国外混口饭吃吧

—————

国外有啥不一样吗?
localappleseed 回复 悄悄话 看来姜博士在统计学的应用方面不太好,为什么不先统计一下国内大学遭遇不公得概率?
Brit_英伦97 回复 悄悄话 在正常社会生活过的人,怎么会适应不正常社会?尽管灯红酒绿,其实处处陷阱,如临深渊。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回复 悄悄话 ”姜博士才39岁,在春秋正富的年华,做了这个没人性的高校招聘和评价体系的牺牲品。他毁了自己的前程,不知道能不能给居庙堂之高的决策者一点惊醒,尊重一下年轻科研人员的生活的权力,让人活得稍微舒适一点!”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回复 悄悄话 ”姜博士才39岁,在春秋正富的年华,做了这个没人性的高校招聘和评价体系的牺牲品。他毁了自己的前程,不知道能不能给居庙堂之高的决策者一点惊醒,尊重一下年轻科研人员的生活的权力,让人活得稍微舒适一点!”
我住长江边 回复 悄悄话 看起来姜博士的业务能力还是相当强的,但是有性格上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弱点,这样的人根本不适合回国发展的。统计专业在美国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尤其公司职位很多,何必在乎一个教职。这给后来人一个教训,只会埋头做学问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人,还是呆在国外混口饭吃吧
沉鱼 回复 悄悄话 希望你博士后能一直有这样的好位置。中国特色是:没有长久。
世事轮回 回复 悄悄话 国内高校压榨青教,搞恶性竞争。学院书记拥有话语权人事权。压迫导致暴力反抗。若管理层不吸取教训改正做法,这些“双一流”学校还会发生恶性事件。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京都静源说“至今大学里自杀的海归博士已经超过了二十人!”,“当你决定回国,就是踏上了浴血奋战的名利场!你要充分做好被流氓学霸和土博士、基层领导打压、霸凌和迫害的三板斧!”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深度好文,對得起博主名號。
诚信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介绍。

此前还以为是他的精神健康出问题,没有科研成果导致, 原来并非如此。

[1]
[2]
[3]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