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川黔连环案
作者: 八峰
第三十一节
第二天、七月二日上午,一辆吉普车停在了大山镇兴合村西面龙岩山下、坐落于凤安河畔的严家大院门前。从车上下来了两男一女,他们走上台阶、叩响了大院门扇上的铜环。
“吱呀”一声、沉重的门扇打开了,出来一个四十多岁、腰系围裙的中年妇女,她满脸疑惑地问道:“你们找谁?你们是——”
“哦,我们是贵州日报‘夕阳红’老年专刊编辑组的,我姓江、是主编,这两位是我的同事、也是本报社专刊的胡编辑与周记者——我们今天是专程来采访离休的邓老、邓书记的,这是贵州省委宣传部和贵州日报社给我们开具的介绍信。”前面一个戴着黑边眼镜、梳背头、身材略为发福、肩上背一个黑色皮挎包的男子说道,他还拿出了两张盖着红色大印的公文纸。
“哦,那你们先进来吧;”女佣点点头,领着三位不速之客走进了院子。原来,这三人正是化装后前来严家大院进行侦查的定国、周源和盘县公安局女民警贺灵,他们分别扮成了江主编、周记者和胡编辑。
在女佣人的带领下,三人走进了院内,见庭院里天井宽阔,青砖铺地,四面环廊,院中主道两旁还对称地筑起了青砖砌就的花坛,几株苍松与古槐枝干参天,沿着环廊还摆放着不少盆钵栽培的奇花异草。来到正房的台阶之下,女佣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对三人说道:“你们先请等一下吧,我进去向邓书记通报一下。”
不一会儿,女佣人又出现在三人面前:“几位请跟我来吧。”
她领着三人绕过前院的正房前厅,穿过了一道月门,来到后院的一座掩映在竹林之中的偏房,房门上方的横匾上镌刻着三个大字“涤心斋”。
这就是了,周源看着门匾心中暗想——他想起了在翟镇长家中堂屋里山水画上题款的‘涤心斋翁’。
女佣人上前打开了门扇:“这里是老书记的书房,他请你们在此稍候,他很快就出来相见。你们请坐、我去泡些茶来。”女佣说完转身离去。
“谢谢,你贵姓啊?”周源笑着问道。
“哦,不客气,免贵姓陈——你们叫我陈嫂好了。”女佣人说着退出了房间。
“啊,这真是一个清幽的所在!”定国一边打量着书房里的布置一边忍不住赞叹起来。宽敞明亮的书房里布置得十分清雅,四面墙壁上悬挂着多幅字画,一张巨大的乌木书案紧临后窗而置,上面摆设了文房四宝、墨砚、笔洗和镇纸等物,墙上挂着一幅用行书写就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笔划飘逸飞扬、格外引人注目,落款竟也是涤心斋翁。
这时,女佣陈嫂提着一只铜壶走了进来,给三位客人面前的青釉盖碗茶盅里沏泡了热茶,一股浓郁的茶香袅袅升起。
“嗯,真是好茶好器!”定国端起茶盅啜了一口不仅赞道。
“是啊,还有这些字画,这位涤心斋翁的书法造诣不浅、功力深厚!”周源站起来欣赏起墙上悬挂的字画——借欣赏字画的机会认真查看起文字的笔划。
“过奖了——就是写写玩玩而已,谈不上功力深厚;”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在门口响起,三人回头看时,一位青衣老者从书房的侧门掀帘而入,他身材瘦削、满头银发、两道剑眉之下一双眼睛目光炯炯;“我就是邓长鑫,你们来采访我——为什么省委或地区的老干局没有事先通知我啊?”老人开门见山、毫不客气地提出了疑问。
“哎呀,您就是邓书记?真是幸会——”定国连忙起身上前躬身与老者握手:“是这样的,邓书记,我们这次采访,报社领导下达的采编任务十分急迫,我们又走得仓促,所以就没有来得及去专门通知老干局那边,贸然上门来打扰邓老,实在是对不起啊!”
“没关系,我一个退休老头子,来找我的人寥寥无几,见到你们我很高兴啊!”邓长鑫在一张太师椅上坐下来挥了挥手:“你们也坐嘛——不知你们想要采访我些什么呢?”
“哦,是这样的,邓书记,我们‘夕阳红’栏目准备以离退休老干部为题做一期专刊报道,据我们了解,您参加革命几十年,在黔西一带也是大名鼎鼎,一定有不少动人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定国语气殷切、满脸笑容,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份采访提纲。
宾主很快开始了采访对话,熟悉报社与编辑部工作的定国扮演得惟妙惟肖、恰到好处,很快便打消了邓长鑫的疑虑,两人开始了轻松的对话。而周源与贺灵则拿出纸笔、装模作样地在一旁记录起来。
十多分钟后,周源站起身来,脸上露出了尴尬的表情:“真是不好意思啊,邓老、江主编,我早上吃了两碗汤粉,一路赶来也没有下过车,这会儿有些内急了,我得出去上一下厕所。”
“哦,厕所就在花房的旁边——我叫陈嫂来带你去吧?”老主人笑着说道。
“哦,不用不用,我自己能找到的,谢谢!”侦探说着转身朝门外走去。
出了书房,周源打量了一下后院、见四下没人便沿着屋檐下的走廊向正房走去,他迅速查看了一下院子里各处的地形与房屋分布的位置,脑子里默记着路径;最后他来到了后院花房,正欲推门而入、突然听到里面有两个人正在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