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写到山儿的Alevel复查结果出来,缺的分被加上去,顺利进了医学院。再接下来,孩子长大了,更多是如何面对曾经的囧事和这些囧事留下的影了,也算是囧途的后续吧。那天正好读到博主‘平等性’的博文:“放生与慈悲”。我不是佛教徒,我信耶稣基督,但他文中分享到对“安心”的看法正好契合了我的思绪。在为人父母这个身份上慢慢成长起来,往往孩子也长大了。做父母的,常常因为孩子幼时自己忙于工作、或懵懂不明白,就错过了亲密陪伴的时期。到孩子大了,因为愧疚、因为想挽回、因为想补偿,就紧紧抓住不愿放手。该管的时候没管,该放手的时候不懂(能)放手,这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囧吧。人如何能避开矫枉过正、因一个错带出另一个错的坑?信耶稣的人在凡事上存认罪悔改的心,我感谢神,孩子小时候我错过的/做错的,悔改就不再愧疚,也不去试图追回。尽我所能在当前的关系上去改善,我学会的是“先礼后兵”和闭嘴。
“先礼后兵”的战术发展还得从山儿小时候学琴的一件事情说起。
山儿大概6岁左右开始学钢琴,那时候在国内,家长得陪着,老师对指法又要求很严,天天咚咚咚地敲键盘,不仅他烦,我也烦 (关于学乐器,山儿和水儿都各会两门,他们的经历有很有意思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留待另文分享吧)。那天该练琴的时候,他坐钢琴前消极抵抗,既不弹也不说话。这倔其实比淘气更容易让人受不了,我气得给他手背上拍了一巴掌。做小学老师的妈妈看见,不高兴了,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不要拗他,那样他心里多憋屈呀!”这话一直存在了我心里。我其实也是一个内心很倔的人,不喜欢被强迫做任何事情,孩子很显然是继承了这一衣钵。怎么办呢,小孩子,不强迫可也不能放任不管哦。慢慢地,我开始‘先礼后兵’。我先与孩子商量、把各项活动都计划好,该学习学习,该玩就心安理得的玩,任何要求/安排都尽可能在事前征得孩子的同意(这是管理控制理论中的“参与”(participation),嘿嘿)。有“法“了就好办了,我“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懒得较劲的时候,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看见吧lol)。这法子真的是好处多多, 比如说, 不用反复唠叨琐事。
孩子大了,重要的是学会闭嘴。我原本就不爱叨叨,不是原则问题,点到为止。家里老人来住的时候,关心孙子,总要劝他们吃这个吃那个、要求他们穿这件戴那项,唯恐他们饿着、冻着。苦口婆心都不管用的时候,会来求我:“你跟他说说,他听你的”,我哈哈一乐:“他之所以听我的,不就是因为我不轻易提要求嘛”。但我的“先礼后兵”战术是到小儿子水儿这才炉火纯青的,山儿嘛,作为“实验品”自然受益少一点。在沟通上,与水儿同时期比较,山儿总是要逆反一些,能感觉得到他对父母看法的本能的抗拒心,不像水儿,同意或不同意都会开诚布公的直接说出来。这倒也给了我们做父母的面对、修复自己的“失败”的机会。
记得在他两年的住院医实习结束,该选专科的时候,在全英国的统一考试中,他没有拿到想要的眼科名额(89个名额,他101名)。尽管他要是选择其他一些竞争没有这么激烈的专科,可以派到很好的医院,但还是决定先找一个一年的眼科工作,第二年再重考 。当时他在英国中部的城市实习,正好那家医院的眼科有一个一年的工作机会,但他不想要,只申请了两个南边的工作。在我看来,就一年,还要复习准备考试(其实距离考试就几个月),实在是不换医院、不搬家最好,并且他实习医院的同事对他都极好。我提议了,山儿很不耐烦,说多一个申请很麻烦,得准备材料、面试什么的,不申了。本院申请、材料都是现成的,能有多少麻烦哦?!他只是急不可耐地想离开那个地方而失去了理性判断,找个理由塘塞我而已。可他是成年人了,要尊重他我也只能看破不说破,闭嘴吧。没办法,只能求神怜悯他了。我从此不再提及这件事,直到两个月后他回家来的某一天。
他因为来南边面试,周末住家里。记得很清楚的场景:我下楼,他在卧室书桌前,我突然心动,在楼梯上停下脚步说:“山儿,你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本院的那个机会?”他说“是噢,可是昨天申请截止了呀”。当时是周六。我心里恨得那个牙痒痒:“你早干嘛去了?我不是早就建议你申请吗?你偏不听!”这个声音没出来,另一个声音响起:“你这样说,不就是要显出你英明嘛”。电闪雷鸣,瞬间的心灵交战,这些话都没出来,我心平气和地说:“不都是你同事嘛,给眼科主任发个邮件看看呗”。神怜悯,这回他居然没有任何逆反,完全同意,马上就发邮件。那个主任简直就是在等着他申请,马上要他把申请材料直接邮件发给他,他去跟HR交涉,因为HR的申请链接已经关闭了。后来,他其他的申请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谈成,就这个机会成了,他们还特意把工资给他调高了一级,在工作安排上也尽可能地给他准备考试的时间。一年后,他顺利申请到在英国东南方的理想眼科培训职位。
山儿开始眼科工作前,我们发了个朋友圈,感慨他是一路跌跌撞撞、连滚带爬长大的,感恩他“滚”过每一个坎,仍然是那个善良开朗的大男孩。其实,他选择了他的职业、他的人生之路,为人父母,除了欣慰外,并没什么可以夸耀的。一路囧途,我觉得唯一可夸的是长大了的山儿和父母的关系倒越来越亲近了。尽管离家独立生活快十年,仍然会在每天下班后给父母打电话,聊聊一天的工作、推介他喜欢的书或电影(视)节目;圣诞节,(只要休假),仍然会带着女朋友(外加他们的猫)欢天喜地地回家来;对相差了十岁的弟弟,除了有求必应地支持大学申请,也经常交流/交换各自所玩游戏。
在写完囧途(一)的时候,博主“追忆21”中肯地点评“做父母最难的是搞好平衡(工作和家庭)和时机(陪伴和放手)”,我深以为然。说还是不说、什么时候说/放还是不放、什么时候放,事后评说容易,人在囧途中的时候,没有公式能算得出来这个时机,因为变量太多且都不确定。做父母的,唯有不断反省中安心前行。好在,孩子自有孩子的福。
“时间拖延中恨得牙痒痒的时刻”,哈哈哈,握手!我把所有的耐心都给了儿子,以至于在其他事上和对待其他家人就常常没有了耐心。问好桔子,谢谢你留言。看来你还在享受“牙痒痒”的幸福时光,祝福!
灰蘑菇内在的涵养和智慧,如金子般闪烁,想不发光也难啊,哪怕你自称灰蘑菇,依然掩藏不住自带的金光!
谢谢分享育儿经,真是一个睿智的好母亲。
蘑菇居然还把我上次的留言给加进去了,汗颜加感动!
蘑菇,菲儿,都是好妈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