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敬拜来到了Quedelinburg, 这是一个人类文化遗产城市,非常美丽,都是古典民居,我们去过二次。
今天的女牧师Franziska Junge,看上去精神美丽。
今天的基督教堂--圣尼古拉。
我觉得每个牧师都很会写文章,都是文学高手,也许他们受过专业训练,因为他们必须要写讲章。今天,这位女牧师讲了她在春天的早晨,打开窗户,看见园子里一棵高大的椴树,枝叶茂繁,鸟儿在上面歌唱,讲了她的感受,对上帝的信心。很感人,一篇好散文。听她的讲道非常享受,我好像闻到了椴树叶子发出的清香。特别是早春三月,眼睛放开望去,都是明媚的阳光,一片清绿,好畅快的心情。
今天的经文:《马太福音》十五章21-28
耶穌離開那裡,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去。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他走吧。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他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他女兒就好了。
从前读这段经文,不是很懂,今天突然就懂了。耶稣来到这个村庄的目标是以色列人,但是这位妇女很聪明,很会说话;她的话同时也表达了她的信心。也许是救女心切,她不顾一切,拼了。耶稣有怜悯心,就帮了她,主要是认为这个女人有信心。耶稣开始没有帮她,但也没有赶走她。他说的话很有趣,门徒让耶稣赶走这个女人,但是耶稣说,他来这里,没有这个任务。他的目标很清楚,一就是一,二三四五都同他无关。呵呵。
经文里面的儿女指以色列人,他们是上帝选中的民族;狗就不能算做儿女,因为迦南人是外邦人,不是上帝的选民,在比喻中就好比是狗。给儿女的食物,怎么能给狗吃呢?这是很普通的常识,也是浅显易懂的道理。上帝的救恩是给以色列人的,不给外邦人的。这里其实不是说,上帝不通情达理。而是耶稣认为,这不是他来这里的目的,而且他的时候还没有到。当然,如今,上帝的救恩对全世界人都一样。而以色列人已经撇弃了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