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欢写随感,东南西北,想到啥写啥
个人资料
gaobeibei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海涅、席勒和肖邦

(2023-01-17 04:20:56) 下一个

对于欧洲的男人我很会混淆;特别是他们的名字,总叫不利索。估计其他国人也有这种情况吧?

我不喜欢马克思恩格斯那类的大胡子型男,也不喜欢尼采那样的疯子,或者刻板的康德,我喜欢有忧郁气质的瘦子。

所以呢,我喜欢的是席勒、海涅和肖邦。可是,我老是搞不清楚他们的事,常把他们混为一体。有一次,写了一篇关于海涅的文章,拿去发表。文章印出来一看,发现人家给配了一幅席勒的画像,那是法兰克福的华人编辑干的,看来,我们都有这个通病。

为了好好地区分这三人,我给他们列了个图表。这是在学校读书时,养成的习惯,便于应付考试。

1.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

2.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

3.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

看看,是不是很搞?他们出生的年代比较接近,前面二个是德国人,后面一个是波兰人,波兰就在德国的边境。而且三人的名字里也都有什么约翰啊、克里斯蒂啊、弗伦德里希啊的。三个都是忧郁气质的,都是体弱多病的,都没有长寿。

席勒是因为郁郁不得志和贫困而忧郁;海涅因为被驱逐流亡巴黎而忧郁;肖邦也是因为祖国在打仗而不得不流亡国外而忧郁。海涅和肖邦,都死在法国巴黎;海涅和肖邦都得了梅毒,因为巴黎是个花花世界,对男人诱惑很大。这个恶毒的病,对于他们的早逝,大约也起了不少的作用。

对了,还有一个孟德尔松,德国音乐家,也是这种类型的男人。孟德尔松和海涅,都是犹太人,所以,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忧郁是可想而知的。孟德尔松也是一个多病而短命的人。

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03. 02. 1809  † 4. 11. 1847 

再来看一下这几人的图片, 你能认出 Who Ist Who?

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 莫扎特之旅Datei: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 (AMZ 1837).png – WikipediaWer war Friedrich Schiller? Wir sagen es dir!克里斯蒂安·約翰·海因里希·海涅作家插圖和矢量圖形- iStock

这样搞了一下,似乎有些清醒了。万一还是不清楚,可以再回来看博文。

我还去找了有关的电影看,发现对于传记片,根本看不下去。那些导演添油加醋,还要情节铺排,浪费时间;还是看纪录片来劲,直奔主题,简洁明了,忠于事实。

朋友,如果你历史搞得很清楚,那么恭喜你了;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有些混沌,那么,希望这篇博文,这样的方法,对于你有所帮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gaobeibe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丹哥' 的评论 : 去过魏玛的尼采故居,里面那个黑暗那个压抑!他也得过梅毒,看来梅毒长期迫害名人。他后期被妹妹控制了。也去过Koenigberg,那里风光明媚,康德一生没有离开过他的故乡,可惜现在那里不属于德国了。
gaobeibe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丹哥' 的评论 : 谢谢你的评论,让我们增长见识!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忍不住在说几句。
文中提到的几个人,哈哈哈,我最喜欢的恰恰是康德和尼采。康德严谨的充满逻辑性的证明,带来了思想史上第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导致直至今日在学术上被研究和以康德思想为主题的论文和学术出版物还是稳居第一,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尼采的那种毫无逻辑的箴言时的预言,仿佛就是穿越了时空,来到现代生活后,回去了一样,他不得不疯。他必须疯。他的「快乐的科学」,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鲁迅时代的‘苏鲁支语录’)。难怪他死于19000年,死后新世纪开始了。

海涅我个人非常不喜欢,无论是他的马克思主义色彩,还是他在反犹主义的压力下的皈依等等,
肖邦无感。
这三人中,席勒对我辈影响最深,感谢博主提到席勒,(文学城里很少有人提到席勒)
不是因为的他的文学和诗歌,而是他对美学的卓越见识。我摘录一段他给很多华人对美学认知上有影响的一段话,以示多本文的尊重和对席勒的尊重。

【博克在「关于崇高与美的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中把美学变为单纯的生命。而独断论体系的拥护者就我所知却把美变成单纯的形象,他们排除了对这一对象的认识。这一点表现在艺术家孟斯关于绘画鉴赏力的思想中。在这方面正如同其他方面一样,批判哲学为使经验回到原理,思辨回到经验敞开了道路。】--美育书简,席勒

这句话几乎在那个时代打开了我们的眼睛。拿出来和朋友们分享!

谢谢gaobeibei,我记不得席勒的长相,想看时,到你的博文看看!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哈哈哈哈--一怪他们长得像,
更怪他们虽然大名鼎鼎,但是还不够更大名鼎鼎。
给我们康德,尼采,眯着眼睛就分得倍儿清。
X723 回复 悄悄话 中國人只會寫語錄歌社會主義好,怎麼同這些樂聖相比?
gaobeibe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指挥家是全身运动,好像练气功,呵呵。
gaobeibe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的经常性鼓励!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跟菲儿挤一挤。画家长寿,音乐家太疯狂不长寿?可是指挥家长寿。
GoBucks! 回复 悄悄话 每个人对音乐家的着重点不一样。你喜欢他们的历史。对我来说,只要音乐好听就可以了。近一期的60分钟节目,有采访某著名的音乐顾问。记者问,音乐家是否根据听众的口味来创作。答案是正好相反。什么时候会有根据我的口味的音乐?大概要指望AI了。可见音乐市场还很大。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哈哈,赞好文,每次来都有收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