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个人资料
正文

中美之别

(2024-07-14 04:32:14) 下一个

7月13日,川普在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出席拉票活动时,现场传出多响枪声,他右耳受伤,随即由特勤人员及警员护送离场。当局指特朗普没有大碍,消息指枪手已身亡,警方将循企图暗杀前总统方向调查。

从新闻学的角度看,这是一张完美的照片,美利坚的天命之子面对生命危险,满脸流血,挥拳怒吼:“战斗、战斗”。网络上,很多人怀疑这又是深层政府自导自演类似911的把戏。不过,如果阁下是美国人,那么您最好祈祷这次真是深层政府自导自演。因为这说明犹太精英还有一个类似慈禧的最后拍板人的角色,他还可以命令民主党与主流媒体配合拜登退选,而主流媒体也在拜登与川普辩论后,对拜登也不客气了。拜登有老人痴呆也不是什么秘密,老川最后代表共和党竞选总统也是大概率的事,要换总统应该早换,不是离选举只剩下4个月来换。现在突然民主党上下鼓吹拜登退选,说明已经内定川普会赢得选举。

现在犹太帝国深陷中东与俄乌战争危机,又不敢从亚太地区抽调兵力去支援,可谓狼狈之极。犹太帝国还面临产业空心化,在盟国重组不依靠中国的产业链。《福布斯》杂志今年一月份刊登数据分析公司戈维尼(Govini)的报告,称关于美国国防工业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非常深,并得出结论:“以美国的工业基础无法阻止中国”。报告称,美国国防武器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所使用的半导体,40%以上来自中国。

另外,从2005年到2020年,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中的中国供应商数量翻了两番。而且从2014年到2022年,美国对中国电子产品的依赖增加了600%。该报告表示,美国最新的福特级航空母舰依靠超过6500个中国提供的半导体来运行。美国海军的许多其他舰船和飞机也同样依赖于数千种中国半导体,作为美国国防和力量投射的工具。

面对如此深重的危机,美国需要一个类似元首威望的强人。无论这个强人上台后,是收缩妥协还是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都需要对美国进行全国总动员。关键是,就算是收缩,暂停俄乌战争与巴以战争,都需要展现美国强大的实力,中俄才会给美元台阶下,令美国有时间重建盟国之间的产业链。而无论是川普小胜还是拜登连任,都无法建立足够的权威去挽救美国。因此,虽然这次刺杀非常逼真,枪手开了8枪,死了两个人(枪手和特朗普支持者),子弹是擦着耳朵过去的(也有说法是打中了提词器),他的脑袋如果不偏过来,那就直接死了。甚至纽约时报摄影师拍到了子弹从川普脑后飞过。但美国连911都可以自导自演,谁知道呢?

据BBC报道,集会外的一名男子看到枪手爬上屋顶,并试图警告警察和特勤局。“我们发现他拿着步枪在屋顶上爬行。”“我站在那里指着他两三分钟,特勤局的人也在看着我们。”“接下来,就响起了五声枪响。”“特勤局把他的头炸掉了。”看下图,枪手的位置是最佳狙击点,说明特勤局是配合这次刺杀行动的。当然无法判断是为了树立川普的英雄形象还是真想杀死他。如果这次刺杀是真想要老川的命,只能说明犹太帝国内部矛盾已经激化,接近内战的边缘。

当然,现实是川普英雄救美国的形象已经建立,因此很多人担心川普上台后,会与普京修好,然后一起对付东大。不过,实际情况是,俄外汇交易几乎100%以人民币结算,这意味着俄罗斯已经和东大“经济一体化”了。

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最苦恼的是什么?是全世界的矿产、资源、能源、粮食不能为自己所用,不能“全球一盘棋”,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俄乌冲突、北约制裁,恰如瞌睡送来一个枕头,俄罗斯被欧美全面封锁,从西伯利亚森林猫到芭蕾舞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部被制裁,还被踢出来swift结算体系,俄罗斯没办法去购买任何来自于欧美的工业品,只能买东大的,俄罗斯的美元和欧元全部成了废纸;东大不需要卢布,也不需要美元,只需要俄罗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和能源。

对于俄罗斯来说,东大则是无所不能的“工业克苏鲁”。俄罗斯人现在才发现,原来东大的汽车、“农用车”、无人机是这么香,产能大、性能好、价格还便宜。俄罗斯亲英美的买办们已经没有前途了,真正有出息的倒爷们,现在都在倒东大的“高科技工业品”。对于东大来说,俄罗斯其实就是一个矿山、加油站、大粮仓。

很多人还担心欧美出口少了,为缺少美元而担心。其实,这事和货币关系其实不大,主要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和世界一流资源国简直是“天作之合”。俄罗斯和东大,甚至可以视为一个完整的经济体。

刚刚公布的中国6月出口按美元计同比增长8.6%,按人民币计同比增长10.7%,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顺差达到990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表明第二季度GDP增长高于预期。其中,对中亚的出口增幅最大,反映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随着中国在欧亚大陆扩建铁路和其他交通设施,对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出口同比增长超过30%。总出口额中的一部分可能反映了对俄罗斯的间接出口。

总体来说,出口全面强劲,台湾省、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的表现尤为突出。对中国最大的两个拉美市场巴西和墨西哥的出口增长了17%。在过去四年中,中国对全球南部地区的出口翻了一番,而对发达市场的出口则略有增长。不过,中国对全球南部出口增长的一部分是为在美国最终销售而制造的资本货物和零部件。

中国对全球南部的出口从每月约600亿美元增至每月140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从全球南部的进口从每月约600亿美元增加到每月约900亿美元。

在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每月800亿美元的出口增量中,约有300亿美元取决于美国的需求。尽管美国对大多数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大大削减了中国对美国的直接出口,但美国却更加依赖于中国通过第三国的供应链。中国对美国的直接出口同比增长了7.5%,但仍远低于Covid大流行时期的峰值。

在下觉得,全世界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反思一下:国家需要的是什么?到底是美元?还是实实在在的货物?可以说,俄罗斯外汇交易几乎100%以人民币结算,不是一个结局,而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7亿人口的东盟、4亿人口的阿拉伯……“人民币国际化”本身也就是个愿景而已,但“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结合,那就是沛然不可阻挡的“阳谋”和“胜势”了。

有此底气,中国才有条件不大水漫灌。中国6月M2货币供应同比6.2%,前值7%。6月M1货币供应同比-5%,前值-4.2%。6月M0货币供应同比11.7%,前值11.7%。从贷款内部看,“企业强、居民弱”的结构没有明显改变甚至有所加强。从金融机构资金流量表的存款数据看,反而呈现“家庭强、企业弱”的结构。

悲观的认为,尽管针对企业端推出了大量针对性措施,但在家庭部门消费需求疲软的背景下,这些措施并未能有效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而家庭部门由于收入增长预期下降等因素,又不愿意将存款转化为消费(无法使家庭存款变为企业存款)。最终的结果是家庭和企业的良性收支循环无法建立,居民较强的“预防性储蓄”需求,成了吸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流动性陷阱”。

很多人因此就希望政府印钞,刺激通胀,以刺激居民消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也许这就是管理层要的结果:简单粗暴的刺激居民消费投资只会进一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反过来,增大的储蓄,降低资本要素的价格,促进新质生产力突破发展,用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因为讲通胀和通缩,怎么能不讲CPI和PPI呢?我们现在是CPI很弱,PPI更糟糕,一直都是负的,呈现了巨大的剪刀差。这是典型的逆周期调控或者结构性失稳。

CPI和PPI是相互联系的。PPI上涨能带动CPI的上升,这是正向的带动。CPI也可能反过来带动PPI的上升,但这种带动是反向的,可能损害工业能力。最简单现实的例子就是欧洲和日韩。因为基础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劳动力生活成本的增加,导致工业在迅速失血。发钱放水刺激消费,能带动CPI,能带动资产价格上涨,却可能反向损害工业能力。

美国也是一个明显例子,目前,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的每年1.2万亿美元,而在Covid之前,这一数字为每年8000亿美元。拜登政府通过增加对美国公民的转移支付刺激了对消费品的需求,而美国国内工厂对制造设备的资本投资却出现了实际下降。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资本设备(不包括飞机)的非国防订单从2019年的每月380亿美元(按1982年定值美元计算)下降到2024年的每月350亿美元,延续了长期下降趋势。

拜登的财政政策造成的需求过剩,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从中国的大量进口。这让美国进退两难。正如前总统川普的一些顾问所建议的那样,提高关税以阻止中国进口,将提高美国消费者的价格。而川普竞选团队中的一些知名人士所支持的全面关税则会提高资本货物的成本,阻碍投资,使美国更加依赖进口。

故此,中国不能走美国的路,不能再靠什么凯恩斯、弗里德曼。故此,新质生产力被提出,全要素生产率再次被理论界和决策层重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发展生产力。总产出要大于总投入,这才代表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只是摊大饼。

全要素生产率的中国例子:自2008年以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就在持续下滑,最低只有0.9。原因大家都懂,以房地产为例,黄金时期,挖个坑开始预售就可以躺赚了,现在,住宅和商业销售完都不一定能覆盖总投入。2022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扭转了下滑趋势,开始回升到2左右。在房地产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下,经济增长能保持5左右的增长。

而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这几年大幅下滑,甚至为负。疫情三年,美国财政刺激新增总投入4.8万亿,但名义GDP只增长了4.1万亿,2022年全要素生产率为负,投入还没有产出多。自2019年至今,美国国债增加了11万亿,名义GDP只增长了6万亿。所以美国非农就业和失业率出现背离,劳动生产率下滑,意味着美国进入了低效繁荣。

在中美金融战中,如果按照美国的金融理论,我们肯定打不赢。因为美国的资本要素成本几乎为零,印钱就行了。靠投资本去拼经济,怎么拼得赢?所以放到现实中,创投风投资本主要来自美国,不让投资中国,升息抽走资本,结果就是FDI的持续下降,股市一塌糊涂。

而且正如上周文章介绍黄奇帆教授的观点,中国的M2与企业债务占GDP的比例已经位居全球前列,比美国还高,再也不能图省事,印钞了事。如果我们走美国的模式,就陷入美国现在的困境,美国联邦债务的年化利息支付刚刚达到1.14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而且到年底还要增加,预估达到1.7万亿。这比美联储2022年开始加息时记录的利息金额高出一倍多。2024年美国国防预算也就8860亿美元。再拖下去,明年就会超过两万亿。

所以中国的宏观政策就能理解了。不搞简单的放水刺激消费和投资,因为这会导致本就严重过剩的低效部门的再扩展,只会降低全要素生产率。要金融整顿,一些金融体系和金融理论都得丢弃,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要建立耐心资本,降低资本要素成本,而广义的国有资本就是这样的。

中国的目标应该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供给,用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萨伊定律或者新供给主义)。这三年大家都有体会。比如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比如华为手机的王者归来,又比如漫山遍野的光伏发电。如果没有这些新质生产力里突破,大家会去买车买手机么?会去想把沙漠变成电厂么?

总体而言,中美两国都出现了经济增长和民众感知背离的现象,美国是低效繁荣,民众生活更艰难,中国是结构转变,新质生产力还没有充分传导给社会,民众是看不清方向,信心不足。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及自媒体兴奋得很,但不买车的感受不到。

从深层次来说,美国陷入如此危机,与他二战后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同时因为二战而膨胀的军工复合体慢慢不受控制,为了满足军工复合体的利润,打了很多不必要的战争,入越战,阿富汗,伊拉克等战争,旷日持久,毫无成果之余,损害了二战与冷战积累的红利。从里根开始,更利用美元作为收割全球的工具,不劳而获,不断专业工业到亚洲地区,导致产业空心化。

中国不想走英美殖民地的老路,不四处拱火,卖军火,自然没有军工复合体的问题。而拼命在全球搞基建,复兴丝绸之路,必能为人类带来一个新型,互惠的贸易体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