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再续,书接上回。话说川普对美国人使出迷魂大法,充分利用众多美国右翼保守选民只求自利的心态,在拜登倒行逆施的衬托下,让川普变为美国人的唯一选择。美国人明知道川普是疫苗之父,但因为川普反对强制疫苗,对他们自身没有影响,就不管其他被骗受害人死活,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这个疫苗贩子身上。可叹美国人经历200多年犹太教育洗脑,加上二战后吸引全球各种肤色种族移民后,美国社会已经是一盘散沙,国家民族观念已经非常薄弱,同时也丧失了是非标准。
很多支持川普的都是美国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但被各种无聊议题争论分散注意力,加上拜登的乱政,令他们害怕失去目前的一切,因此当川普主张边境安全,阻挡难民;加强警察,维护治安与不能强迫小孩LGBTQ教育的时候,令他们如听仙乐。可惜这些聪明人已经忘记老川这些主张,只是政府最基本的功能。连这些最基本的功能都要争取,美国还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何况川普主张不能强迫小孩接受LGBTQ教育,已经让家长们默认这种教育是一种选择。但学校不应该有这种选择存在,正如学校不能有卖毒品这种选择一样。美国人已经被现实的利益蒙蔽了双眼,也就是俗话说的财迷心窍。
共济会玩弄宗教,操控人的思想固然是高手。但说到玩宗教,印度人才是祖师爷。印度自古以来一直是全世界宗教文化混杂的地方。首先是雅利安人入印度,到七世纪伊斯兰军人侵,然后是亚历山大大帝及其继承者东伊朗的希腊国王们,以及萨卡人、库山人、赫夫塔利特人,各种宗教随之不断输人,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不同宗教信仰的熔炉。
英国从18世纪开始统治印度二百多年,期间也曾经想篡改印度教,也多次人为制造饥荒与瘟疫,殖民印度一百多年后,1857年全球情报系统的祖师爷犹太大不列颠被印度民主主义者渗透自己的军队并发动兵变,几乎推翻英犹对印度的统治。英犹统治英伦三岛以后,征服了天主教的爱尔兰与新教长老会的苏格兰,后来大英帝国的军队还大量吸收苏格兰与爱尔兰人,他们都服服帖帖,为英犹出生入死,毫无怨言,发生印度这种兵变,对英犹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东方向不列颠献上财富》, 斯皮里迪恩 . 罗马(Spiridion Roma)绘,1778年, 伦敦东印度公司大厦
英国镇压起义后,1858年2月18日英国通过《印度政府法案》,英国王室取代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直接统治。双重政府制度被取消,印度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直辖殖民地。英国的撤藩计划彻底取消,英国对印度土邦的政策由兼并转为扶植,针对土邦的“无嗣失权”政策被废。
英国福音派狂热的传教活动在南亚次大陆被严格限制,印度殖民政府公办学校禁止把《圣经》作为教科书使用,也不再强迫印度人改信基督教。 早前大力取缔的印度陋俗,如寡妇殉葬、溺杀女婴等某种程度上又被默许。
至此,英国人知道不能永远统治印度。但印度民族主义者又把英犹培养的文“圣雄“甘地与武”圣雄“鲍斯,在印度独立前刺杀(英属印度故事《信仰的颠覆 25-29,32-41》)。难道真是一物降一物?
英国首位印度裔首相里希·苏纳克,“苏纳克”是一个来自旁遮普的“卡特里”种姓,而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卡特里”是印度著名的婆罗门种姓,像锡克教创始人古鲁那.纳克(Gurū Nānak)、阿克巴大帝的财政大臣托达尔.马尔(Raja Todar Mal)、印度历史上拥有最大土地之一的柴达明尔印度教骑士巴达曼·拉贾(Bardhaman Raj)等等都是出自这个种姓的,在印度社会中属于上流。
英国人统治印度后,大部分卡特里种姓的人因为投降的比较快,所以他们能够在印殖民地广泛担任翻译官、皇协军军官、巡捕等工作,属于是英国人殖民印度的抓手。苏纳克的家族也不例外,1935年他爷爷是作为英国殖民政府的文员去的内罗毕,属于是能够跟着八旗老爷一起吃俸禄的高级包衣奴才。二战打完之后英国无力维系在非洲的殖民体系,他们这一家子人才跟着主子一起撤回了英国本土。
英犹对苏纳克家族可谓知根知底,属于服务英犹的可靠家族。但如果苏纳克能长时间如5年以上任英国首相,以印度人擅长裙带关系的手段,谁知道英国会发生什么意外?毕竟1857年印度大起义之前,英犹对印度的掌控一直非常有信心。借用大导演戴维·里恩的《印度之旅》的一句台词,英国驻当地行政长官杜顿先生对大学校长菲汀先生说:“我在这里生活了25年,深知若有英国人和印度人过从甚密,那注定会有劫祸。”
回到彼得大帝的故事,话说彼得大帝也是财迷心窍,自任东正教牧首后,同时引入共济会。俄国共济会间接地来源于英国共济会,1986年出版的《苏联百科辞典》记载了俄国共济会的来源:“18世纪初产生于英国的宗教道德运动,在许多国家其中包括俄国的资产阶级和贵族阶层中传播。”
据彼得堡共济会“致王室鹈鹕”分会成员卡尔在《俄国共济会史纲要》中的记载:“彼得一世的宠臣列福尔特是个共济会员,他将有关共济会的信息告知了自己的君主,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名为”圣徒安德烈”的共济会团体”。
彼得一世创立共济会的传说在俄国共济会员之间广为流传。1821年,共济会“义神星”分会的大师傅库舍列夫(E A. KyureuneB)将军在日记中写道:“自由石匠们的各个分会产生于彼得一世,在我们的幸福记忆中,产生于在他从其他国家访向归来之后。第一个共济会分会由彼得一世在彼得堡亲自建立,由共济会的一个师傅级别的会员,彼得一世的宠臣列福尔特将军管理”。著名历史学家苇尔纳茨基后来还在一个公众图书馆里发现了共济会员的手稿,上面记载,彼得一世被吸收加入了共济会“圣徒安德烈”分会。在入会的时候,分会要求他完成一项任务,即“在俄罗斯重建这样类似的组织”。
尽管这些材料的真实性仍待进一步考证,但结合彼得一世时期的俄国社会状况,上述情况完全可能发生。彼得一世时期俄国社会急剧欧化,在这一过程中,共济会作为欧洲文化的一部分,完全有可能彼得一世接受。历史学家韦尔纳茨基就认为:“这样的事完全有可能,彼得一世时期,与那些西方的军事装备和军队服装一起被引进俄国军队的还有西方军官们之间同志般友好的联盟形式。俄国共济会的早期萌芽很可能产生于海军,因为俄国海军的建立完全按照西方的模式并受到西方的影响。”
彼得一世时期共济会进人俄国的观点也得到了其他国家学者的认可。1917年刊登在《大海》(Mope)杂志上的罗伯特.古利特的一篇以英国共济会史为主题的文章对此做了专门研究,“根据俄国的一些传说,共济会在俄国的成立时间比英国大分会的成立时间还要早,因为拥有一些重要的材料表明,彼得一世被赫里斯托福.乌莱(Christoph Ulay)先生吸收加人了组织,并且在17世纪末以前,就存在一个由列福尔特任执行大师傅,戈尔东(TopnoH)和彼得一世分别任第一和第二监督人的共济会分会了”。1698 年彼得一世访问英国时,赫里斯托福.乌莱是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主监管人和伦敦石匠工人协会的主席,从这一角度来看,彼得一世加入共济会是完全有可能的。
彼得大帝屈尊加入共济会的理由很简单,欧洲三十年战争后,共济会已经成为欧洲各国政府背后的大老板,而共济会由代表天主教的耶稣会与代表新教玫瑰十字会组成(《精神炼金术 信仰的颠覆(六十一)》)。俄罗斯如果要西化,只能代表东正教加入共济会,成为共济会一个持份者。
这些安排停当后,彼得大帝决定效仿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建立一个伟大而又庄严的新首都。彼得大帝认为莫斯科是一个极端保守的城市,一个充满旧俗与传统的城市,会反对任何的改革。
1703年,刚承受与瑞典战争的“纳尔瓦战役“失败,彼得大帝还是决定兴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距离欧洲最近,这座城的建立,可从1712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施工时期,这阶段主要在强化位于城市北方、终年狂风呼啸的沼泽地地基。为了这个工程,彼得发出命令,一年内从全国的村庄、城镇强制征用四万名的工人,不过实际上,最后真正报到的却只有两万多名。工作内容虽然只是单纯的土木粗工,但因为恶劣的气候与食、衣、住质量的欠缺,使得许多人不是生病,就是在工作中丧命。甚至有报告指出因为工作沉重、气候低温以及饥饿而死亡的高达六万人之多。一世纪后,学者卡拉姆津就曾以”这是盖在泪水与死尸上的城市“来形容圣彼得堡。
彼得在1714年时,下了一道有名的命令。他要求所有要进入新首都的货运马车,每一台都必须缴纳三块重五俄磅(一俄磅约为四百克)的石块,船只则是依照船身大小,缴纳十块至三十块不等的十俄磅石块。这项缴纳石块的义务延续了六十年以上,因而打下了这处石造城市的基础。
基础稳固后,接下来便要开始处理人的问题。彼得建立了贵族高官的移居清册,并命令拥有超过五百户农民人家的富裕贵族在瓦西里岛搭建两层楼的石造宅邸。除了他们以外,各地富裕的商人、手工艺者也被命令移居至此。至于当初设立在莫斯科的各种专门技职学校,后来不是搬迁至此处,就是在这里重新再盖一间。就这样,到了彼得统治时期的后期时,新首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四万人。
在人变多了之后,接着就必须思考粮食的问题。要让住在帝国边境的新首都居民能够生存下去,自然不可缺少来自全国各地的谷物等各种物资,而为了将物资送进新首都,就必须整建道路与运河。然而即使在拉多加运河与上沃洛乔克运河开通后,首都内的高物价依旧没有改善。他们持续投资这座城市,即使成本已高居不下,政府依旧没有放弃这座城市。
为了发展首都彼得堡的贸易,1716年命令规定,在全国“外销”产品中,必须有1/6由彼得堡港出口。1720年命令,经由彼得堡港的商品输出完全免税,进口税从5厘降到3厘。对来俄国贸易的外国人发给“特权证书”,保证他们有各种特权。用官费派遣商人子弟到荷兰和意大利去,以便探听商品的秘密。为了防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对进口商品课以高额关税,到彼得执政晚年,俄国每年输入商品额约为210万卢布,输出的商品额达420万卢布,增加了对外贸易中的顺差,为国家积累了资金。
为了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的需要,彼得一世大力扶植俄国的手工工场。到彼得一世执政末期,俄国有200多家较大的工业企业,其中以治金业的成就最大。俄国在17世纪末需从瑞典进口铁来制作武器,而到1725年,俄国已向国外出口金属,1726年输出铁有5.5万多普特。俄国在各地兴建了许多兵工厂、冶金工厂、纺织厂等,不用进口金属和武器,并用自己生产的呢绒缝制军装。
俄国冶金工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西欧的技术装备的引进,利用外国技师的经验和吸收外国企业主的投资。当彼得第一次游历西欧的时候,他就雇佣了许多外国人在工业的各部门中工作。后来按照工场手工业部的办事规程,可以聘请外国工匠,保证他们能够自由离去,供给他们住宅和贷款,他们可以免纳赋税、免除兵役,为训练俄国工匠采取了积极措施,对学徒进行考试。
彼得政府奖励手工工场主的活动,对他们实行免税,给与津贴、专利以及其他各种特权。工场主可以使用国家的森林和矿山,可以不受地方政权的随意摆布。一些手工工场主获得了生产和销售一定商品的专利权。例如,1717年,阿普拉克辛的公司获得制作丝织品的专利权。彼得政府为了扶植工场手工业,从国库中拨款资助手工工场主。由于雇佣工人不足,为了保证工业劳动力的供应,1721年1月发布敕令,允许“商民”为自己现有工厂“随意购买村庄”,于是出现了使用国有土地和农奴的手工工场。在这种手工工场里,工人同企业构成一个整体,“固定”于企业,而不是依附于工厂主。厂主既不能只卖企业而留下人,也不得叫这些人去干企业以外的工作。
1711年,彼得一世下令成立参议院,由他指定的九个亲信大臣组成。沙皇不在首都时由参议院来处理国事,它成为常设的新的最高政府机构。参议院仅对沙皇负责,它指派各部和地方机关的工作,它受沙皇指令审查法令。它的成员由沙皇任命,其中并不完全是名门望族,而是对沙皇忠诚和有功的人。参议院完全取代了领主杜马。彼得一世此后只用他自己的名义发布诏谕。
1718—1721年,彼得一世指示建立了新的中央行政机关 - 部,以代替旧的政厅。最初成立了九个部,分管外交、陆军、海军、财政、税收、度支、司法、商业、矿业等,不久增加到十二个,取代原来机构重叠、职责不清的约50个衙门。各部隶属于参议院,它的权限遍及整个帝国的各个地方,也是参议院和省的行政机关的联系环节。部比政厅优越的地方在于,各个部之间在职能上有明确的分工,它的事务要由同事们商量,共同负责,以防个人独断专行。
部委的首长虽是由彼得的亲信担任,但副长则是由精通部委形式的外国人来当。刚开始部委的七百一十六名成员之中就有六十六人,将近百分之十是外国人,薪水也比俄罗斯人还高了五、六倍。于是,俄罗斯在涅瓦河沿岸、由意大利建筑师特廉津所设计与建造的新建筑中,开始了新的国家行政。
文化教育方面,为了加速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改革事业的需要,彼得一世从1697年派出考察团开始,不断派遣贵族及其子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教育。从此,大量俄罗斯贵族开始亲近西方,或者说亲近英犹为主的共济会。
彼得还废除宗教教育,兴办世俗学校。改革前的俄国,不曾有过世俗的学校,教育大权操纵在教会手中。彼得一世颁布了强迫神职人员必须在希腊 - 拉丁文学校学习的敕令,禁止神职人员在修道院保有墨和纸张;规定僧尼都要学会一门“手艺”,如木工活、画圣像、纺纱、缝衣等,寺院要以自己的收入给学校提供经费和担负赡养老弱残官兵的义务。与此同时,彼得下令创立各种世俗学校,1714年颁布敕令,在全国各省城建立了初等算术学校,招收10至15岁的少年儿童入学,到1720年代,在42个城市里开办了算术学校,共有2000名学生入学学习。 此外,还在乌拉尔等地设立了矿业学校,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等地设立了航海、炮兵、医科、工程兵、海军等各类专科学校。彼得成为俄国第一位倡导世俗教育的君主。他虽然国务繁忙,仍亲自给军官们讲授军事法典,并要求他们学习法学,提高他们政治和法学方面的素质。
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没有报刊杂志,只是在宫廷里出版过一种手抄报纸——《钟楼之钟报》,每期只出一份,内容只限于辑录外国消息,能看到的人仅限于沙皇及其左右亲信,起不了什么宣传作用。为建立宣传改革的阵地,1703年,彼得一世创办了《新闻报》,并亲自任编辑。报纸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及经济方面的新闻,还有国际生活中重大事件的报道。《新闻报》在传播科学文化、发展经济、鼓舞士气争取对瑞典战争的胜利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彼得一世还发展刷印业,改革前全俄只有莫斯科一家印刷所,印刷的大都是教会用书。彼得一世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共创立了六所印刷世俗书籍的印刷所。1708年至1725年印刷了约达三百二十种图文并茂的书籍,包括军事、历史、法律、文艺作品以及关于俄军作战报告等。同时,彼得对于翻译出版外国的著作也非常重视,并对翻译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1708年提出:必须“弄懂”原文的意思,然后“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清楚易懂的译文”,反对马虎从事,粗制滥造。
彼得先后创办了许多科学文化机构,其中最为突出的有科学院、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和戏剧宫等。1724年1月22日,在元老院的会议上,彼得批准了按照他的旨意拟订的建立科学院的草案,并作了若干修改和补充。1725年,彼得逝世的那年,俄国历史上第一个科研机构 - 彼得堡科学院诞生了。它把西欧各国三个互不相关的机构,合并成为一个整体:一是大学,其任务是向青年人讲授法学、医学和哲学;二是中学,其任务是培养大学的学生;三是科学院本身,也就是“学者贤士荟萃之所”。
彼得堡科学院
彼得的文化教育改革也为共济会宣传带来良机。俄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共济会组织都非常重视印刷媒介的作用,也非常重视吸收有文学才能的人入会。18世纪著名共济会活动家洛普欣在谈到书籍出版的意义时认为,“读书是一副酊剂,它在很多年内,使数以千计的人命运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初,俄国共济会创办的期刊对俄国启蒙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20世纪初的俄国共济会甚至还专门成立了共济会“文学分会"。印刷媒介为共济会的思想宣传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与那些口头宣传方式相补充,印刷媒介在口头宣传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发挥着替补作用。
当代英国历史学家伊莎贝尔.德马达里亚加( Isabel De Madariaga)在研究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的俄国时谈道:“在欧洲任何一个国家中,共济会都没有像在俄国那样,在整整30年,甚至40年的时间内,在国家的文化生活发展中,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不过此乃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彼得大帝虽然如此亲近犹太人控制的共济会,但他曾说过:“他们(犹太人)都是流氓和骗子,我正试图歼灭罪恶,而不是姑息它。”而在西化改革中,为了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和西方科学,彼得大力引进人才,犹太人也包含其中。当然这主要是欢迎改宗的犹太人,例如库尔兰的银行家利普曼·莱维(Lipman levy) 不仅被允许来到莫斯科经商,而且后来成为王庭的财政代理人。
这充分反应了彼得大帝与他继任者对犹太人的矛盾心态。一方面离不开犹太资本与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非常恐惧犹太人对沙皇政权的威胁。故此历代沙皇都不断推出排犹政策,只可惜这种只针对一般犹太人,不针对自己钱袋子的犹太人的做法,效果适得其反。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