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再续,书接上回。话说拜登以“大重启”为他主要政治目标,甚至不惜让大量船只不能停靠港口卸货,因为货车司机不打疫苗不能进入港口,从而造成居民消费品供应短缺。同时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警告未接种疫苗的美国人,短缺将继续,直到每个人都接种。
在10月14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拜登政府的财政部第二高级官员沃利·阿迪耶莫(Wally Adeyemo)似乎公开敲诈了仍相当大一部分未接种Covid-19疫苗的美国人,似乎将消费品持续短缺归咎于他们,这导致许多人嘲笑总统为“空货架乔”。他说,现实情况是,我们要想在一个地方努力实现这一转变,唯一的办法是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每个人都接种疫苗。”
大部分人对“大重启”的概念相当模糊,虽然在下已经努力解释,但毕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还有一些气候变化,环保这些高大上词汇。不过,如果我加“运动”两个字,相信大家就非常清晰了。这个所谓“大重启”运动就是一个政治运动。不问理由,只是体现犹太金融集团的意志,要韭菜打针就打针,吃药就吃药,不要用煤炭石油就不要用,因为猪牛羊排放太多二氧化碳,所以减少养殖数量,大家少吃肉甚至不吃肉。
澳洲就是一个政治运动现实的例子。除了前文揭露的警察大打示威者外,已经在本周四开始,没有打疫苗连超市都不能进入,也就是连买食品都有困难,虽然目前还可以网购。甚至去年开始已经要求国民出境前需要向政府申请,虽然政府都会批准,但一个出境审查制度已经建立,只要有需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实行出境管制。遥想当年上海滩富豪因为不舍得自己的产业与家乡,不愿意离开,结果以后想走都没有机会了。政治运动进行的确需要严控边境。
既然是政治运动,欧美傀儡民主政府也推出他们自己的老三篇,分别是疫苗,气候变化与白人至上主义。这三大魔咒,可谓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利用所谓打败种族主义,在学校推行“批判性种族理论(Critical race theory),简称CRT。宣扬“美国建立在种族主义之上,白人从种族主义中受益”。让白人对自己的文化信仰历史产生自卑感,罪疚感,以为自己是卑虐的民族。
不要以为只是公立学校推行,皇家种族主义白人特权课程在每年1.9万英镑的英国私立学校推出。英国凯特福德圣邓斯坦学院决定开始教授九年级的学生,为什么没有黑人詹姆斯·邦德角色,没有黑人首相,以及梅根·马克尔和凯特·米德尔顿是如何被区别对待的。
校长尼古拉斯·休利特(Nicholas Hewlett)解释说:“我们面临着一个日益两极分化的社会的风险,在这个社会里,不同的一代人会根深蒂固地固守各自的不同立场,这是不健康的。”这门课的开设是为了回应BLM的抗议,并将深入研究“微冒犯”,如不努力拼写和发音难的名字,或嘗試非洲式发型。
前几天在美国的一个家长会上,一个家长愤怒地谴责公立学校教师联盟的官员,谴责他们丧心病狂地教授小孩子同性恋知识,她拿出一本学校的教科书,教科书上的内容即使在成人社区也算是非常恶心的,它以漫画的形式教授如何进行男同性恋,包括互摸性器官,互相口交等等,实在不可思议,用这样的内容来教授还不懂事的小孩,美国社会堕落到这种地步,实在令人无法理解,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同性恋是极其恐怖恶心的行为,我们知道特别是男同性恋,以排粪器官作为性器官,排粪器官上帝安排是用来排粪的,构造上完全不同于性器官,经常挤压摩擦后必然严重破损,老化,据说很多男同性恋老年后排便都很困难,而美国的教科书却宣传鼓励同性恋,只能说美国社会已经堕落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看来欧美离罢课闹革命已经不远。
关于气候变化的绿色新政,白宫发言人在回答记者关于高油价的时候说:“当然,我们都希望保持低油价,但气候危机的威胁不能再等了!”这个气候变化的魔咒现在也在密锣紧鼓之中。
但这个绿色新政也没有得到中俄的响应。国家能源局和安监局开始行动了:批准煤矿开工!核准新煤矿保供!不准因为单个煤矿出事故一刀切!在国家能源局和安监局督促下产能很快平衡!
普京也说:“减少对气候的负面影响的任务不能成为企业和我们公民的沉重负担。”普京周二称,席卷欧洲能源市场的(价格)竭斯底里(狂涨),是能源产业投资不足造成的。他说,世界需要更平稳地向绿色能源技术过渡。
普京说,看看欧洲发生了什么,市场一片混乱。为什么?因为没人当回事。有些人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推测,低估了某些事情,开始削减对采矿业的投资。他说还,俄罗斯不会重复其他国家在采用绿色技术方面所犯的错误。
中俄如此态度,令英女皇非常不满意。《路透》报导,英国正寻求在10月31日至11月12日苏格兰格拉斯哥(Glasgow)市举办的COP26上,大国能支持更积极应对气候变迁的计划。中国是目前世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若以各种形式缺席,这代表着英相约翰逊盼各国能达成气候协议的希望受挫。
与此同时,英国女王伊莉莎白被捕捉到与身边人士谈及COP26时,批评全球领袖在气候变迁的问题上“光说不练”。
英国《卫报》报导,女王当地时间周四出席威尔斯议会开议仪式,被捕捉到与媳妇卡蜜拉、议会主席琼斯(Elin Jones)论及月底的气候峰会(COP26)时抱怨,“我一直听闻有关COP的消息,结果还是不知道有谁会出席”、“我们只知道谁不会来……当他们光说不练时真的很让人恼怒。”
2015年签订的《巴黎气候协定》中提出将全球暖化幅度控制在约摄氏1.5度,消息人士称,除非中国“加码”,否则无法维持这个水平。
《泰晤士报》指,会议即将开锣,可当前还有半数G20国家尚未提出计划,中国也在其列,与北京有联系的企业也被告知,不要期待会有新的承诺。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周三(13日)受访时称,会议可能无法确保主要排放国承诺停止燃烧煤炭,以及在短期内加大减排力度。
诸君不要以为英女皇只是一个吉祥物,英国王室早已经加入共济会。1717年共济会第一个联合组织“共济会总会”在英国成立,1737年3月5日,乔治二世的长子-皇储弗雷德里克·刘易斯在伦敦的临时会所加入共济会。次年,安德森修改了《共济会宪章》并且将新版宪章献给皇储。虽然这位皇储死的太早,没有坐上王位,但是其长子也就是乔治三世,维护了共济会的政治地位,这之后王室和共济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乔治四世、乔治六世、爱德华七世、爱德华八世都是共济会会员。
虽然从下图看,罗斯柴尔德可以这样用手指查尔斯王子,说明英国王室也只是一个小股东而已,但英国皇室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虽然克伦威尔把查理一世的头砍下来,军事独裁15年,但结果他死后,查理二世还是复辟了。
话说克伦威尔当权以后,从近代英国历史发展进程看,克伦威尔时代的英国即开始呈现出崛起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的各种迹象,而始终贯穿其间的海权战略则是英国开始崛起的重要表现:通过海军的运用使得共和国政府能够统一英伦三岛;通过海战击败了荷兰,使得《航海法》成为国际贸易新规则;通过英西战争以及后续一系列外交手段,将其海权扩展到整个大西洋,最终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尽管随着克伦威尔的去世,其政权也随之解体,但是包括复辟王朝在内的历届英国政府却继承了克伦威尔的海权战略,甚至于他没有实现的战略目标也在后世得到实现,故克伦威尔时代可以被认定为英国海权的初兴阶段,克伦威尔及其政府的多项海权举措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先河。
促使英国崛起和海权初兴的构成要素在于:较为完善的近代国家行政系统保证了各部门能够很好的执行和实现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商人为代表与海权关系密切的新兴阶层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掌握话语权并能够影响国家意志;稳固且持续的国内制造业发展与海外贸易形成了良好的循环;海军自亨利八世以来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并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克伦威尔与其政府合理的海权战略及其切实有效的落实。当然这一切,都不能缺少犹太人掌握的金融与贸易的服务。为了发展经济是否应该牺牲人类的道德底线,对很多人是一个不容易的选择。
但克伦威尔以秦始皇搬的残暴手段,的确令英国人非常愤怒。以至于在他成为护国公3年后,有人匿名出版了一本小册子,鼓励人们将他刺杀。在1658年9月,奥利弗·克伦威尔去世了。他的尸体上被涂上了防腐的香料,以便为他举行一场皇家葬礼,他的遗体将躺在圣台上,让人们列队经过,进行最后一次瞻仰。但是,防腐香料没有起到防腐的作用。克伦威尔的遗体已经腐朽得无法见人。于是,他匆匆忙忙地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个蜡像被展出,供人们参观。后来,一口空棺被安放在一场巨型葬礼的中央。一名观察者评论道:“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快乐的葬礼,因为除了狗以外没有一人哭泣。”
克伦威尔去世后,克伦威尔的长子理查德·克伦威尔(1626-1712)继承了父位,但由于他没有治国的才能,是他统治的时间极为短暂。理查德·克伦威尔被人民推翻后只得流亡法国。
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英国乘机复辟王位。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遗体被掘出来吊在绞刑架上,然后被斩首示众,最后他的头颅流落民间,直到300年后才被他的母校剑桥大学收回并安葬。但这种报复的行径并不能掩盖英国经济社会结构已经改变,目前英国经济已经由犹太金融所支持的工业与贸易把持。查理二世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不想同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相抗衡。
查理在1660年4月4日发表的《布雷达宣言》中说,他登基后所有的基督徒将享有“良心的自由”,除了追究处死其父的凶手之外他将不念旧恶赦免一切。保障宗教自由并保持在革命期间所获得的财产的所有权。答应同议会共同管理国家,国王不设常备军,只有王宫卫队和驻扎在苏格兰、爱尔兰各据点的人数较少的部队。王室土地在革命时期已被拍卖,在财政方面完全依靠议会,议会在所谓王室费项目下规定一定的款项来维持国王及宫廷的开支。这让他赢得很多人的支持。
他和他骄傲的父亲不同,是个脾气随和的人,对不同的宗教信仰持很宽容态度,极力在旧英格兰教会的热心支持者与帮助他复辟的长老派之间求得一致。但是由国教徒控制的议会抵制了国王的宽容。谈判破裂,新的祈祷书出来了,另有两千多名教士离开了自己的教区。可以说,当时代表犹太资产阶级掌权的议会对这个国王非常不信任。
1665年出于海军和商业的竞争议会向国王施加压力要他对荷兰开战(第二次英荷战争),但是国王却没有多大的兴趣。虽然克伦威尔时期的海军强大,但是由于英国的瘟疫、伦敦大火以及议会的吝啬,战争最后还是荷兰胜利,这让英国民众对国王感到失望。
经过几年的外交斡旋,查理决心报复荷兰,他开始与法国结盟,根据1670年与法国签订的密约,查理与法国一起对荷兰发动战争,并在合适的时候宣布自己为罗马天主教徒,而法国要承担财政方面的补助,并在胜利后将荷兰的港口送给英国人。估计议会知道查理二世与法国结盟,不想消弱荷兰这个新教国家,最后拒绝拨款,查理不通知议会就开始了战争(第三次英荷战争)。法国陆军长驱直入荷兰,但是查理的海军却很难有进展。而议会却日益的反对法国、反对天主教,议会进而要求查理撤回发布的信教自由宣言,要求国王同意审查条例(第一审查条例)以排除罗马天主教徒担任任何政府职务。
国王虽然按照议会的要求作了但是还是没有获得拨款。查理无奈之下只能与荷兰议和。而议会却要求国王对法国开战,而查理则在试图调解法国和荷兰的关系,但是迫于议会的压力,他只能同意荷兰的奥伦治王子威廉与他的侄女玛丽(玛丽二世)结婚,这样对法国形成战争威胁。后来就是这个威廉三世与他侄女登陆英国,进行“光荣革命”,这是后话。
查理设法建立一支小规模的常备军,但是议会担心他因此而进行独裁统治,尽管他在位时这一阶段还没有这种打算。当时国内的反天主教形势正在高涨,这让他处理国内事务非常困难。查理的弟弟约克公爵詹姆士就因为前述的第一个审查条例通过之后辞去所有政府职务而公开皈依罗马天主教,接着又娶了罗马天主教徒的玛丽亚·贝亚特丽切·德斯特续弦;王后凯瑟琳是天主教徒,查理的主要情妇法国的朴次茅斯女公爵路易丝·德·凯鲁瓦耶也是天主教徒。人们因而怀疑国王对法国有所许诺。
1674年的时候财政大臣丹比伯爵也受到被检举的威胁,因为下院认为丹比应该为国王的亲法政策负责,虽然他跟此没有什么关系。
1678年夏天发假誓的报信人透露了一桩“天主教阴谋案”,虽然查理坚持说这这是个阴谋,但还是导致约克公爵夫人的秘书科尔曼以及其他很多天主教耶稣会会士被处死。
1679年查理第一次解散了任职18年的原先的查理一世的保皇党议会。但是议会解散前通过了将罗马天主教徒从上、下议院中驱逐出去的第二个审查条例。
1679年春天新的议会开始了,但是他们提出一项排斥约克公爵继位权的法案,但是查理决定抵制这项法案,在支持国王的托利党与肆无忌惮的沙夫茨伯里领导的辉格党之间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斗争。查理通过对上院施加影响,阻止了这项排斥法案的通过 1680年查理在位期间的第四次议会开会时,下院再次表决通过排斥法案,查理解散议会。
1681年查理召集第五次议会,对辉格党施加军事压力,虽然担心内战,但是查理与法国国王达成秘密协议,一旦发生叛乱,法王将给与支持。由于辉格党被指控为策划暗杀国王,托利党的影响慢慢恢复,辉格党的阴谋被称为“拉伊豪斯阴谋”。国王利用自己的影响并把与自己友好的官员安插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职务上,国王粉碎了辉格党,辉格党的主要领袖沙夫茨伯里伯爵死于荷兰。
查理的最后的四年统治时期平安无事,因为他从关税和执照税中增加了岁入,财政问题不再有;维持了一支赖以生存的常备军;弟弟约克公爵实际上也恢复了海军大臣的职务。
1685年2月6日54岁时死在怀特霍尔宫。死前被接纳进罗马天主教会。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继位。
查理是一个极其机警的政治家,也是一个说谎能手,尽管比起父亲和祖父,他明显天性懒惰,但是遇到危机后就全力以赴去解决。除了两个审查条例,他对议会很少作出让步。他不放弃对王国武装力量的控制,他还竭力拯救其大臣塞缪尔·佩皮斯免予因叛逆罪被处决。因为他的手腕,才勉强维持复辟后的政治平衡,而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就鲁莽与懦弱得多了,而他的性格也与他早年的经历大有关系,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不就是想说少奇坏,我好!阿彪坏,我好!
不就是吃饭拉屎,然后让别人承认吗?
有什么阴谋论,阳谋论的,有什么好神秘的?
...
太阳底下真有什么屎壳郎可以藏得住的屎球吗?
哪怕是个动物,也有心理动机---生存本能。
哪怕是阴谋家,他也有自己的心理动机。
感觉如果没有心理动机的认识,就不能说真正了解共济会,光明会,共产主义,斯大林,毛泽东。
...
人类的需求,就那么多内容、层次,就说罗斯柴尔德家族,他们的心理需求到底是什么?
他们是想永生?还是想不被别人控制、所以要挣钱?
还是想体会自己能控制别人的快感?还是一种虚荣心?
或者像马克思那样是唯物主义者、崇拜物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