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再续,书接上回。话说英国出头,组建美英澳同盟(AUKUS),维持印太秩序,是一个军事组织。而同时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四方伙伴(Quad)机制首次在华盛顿举行面对面的元首峰会。
四方伙伴机制从过去的部长层级、提升到元首层级间的会谈,今年3月已经召开过一次线上的元首视频峰会。拜登致词时提到,这次的四方伙伴元首峰会面对面举行,要讨论的主题包括抗击疫情与提升区域疫苗产能、半导体供应链安全、5G基础建设、新兴科技与气候变化,四方还将加强教育与文化方面的人文交流。
细心的诸君会发现其中所谓“抗击疫情与提升区域疫苗产能”与“气候变化”都是大重启的关键内容。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民主党提倡“Green New Deal”(绿色新政),提倡减少石油,煤,飞机与汽车的使用,甚至减少畜牧业,因为牛羊猪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一句就是重复赤柬的政策,重新进入原始社会。当然人多也是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人口也是重中之重。因此“气候变化”当然也是大重启一部分。
美英澳同盟(AUKUS)与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四方伙伴(Quad)机制,一文一武,意味如果有人不参加大重启,美英澳同盟(AUKUS)这个军事组织就会发挥作用。而美国是所谓“气候大使”克里,只是“大重启大使”的一个比较顺耳的说法而已。
其实大家看看英国伦敦就会发现到处都是穿垃圾袋的中东妇女,伦敦市长也是一个穆斯林,加上二战后的大规模国有化,搞到民不聊生,哪里有一点保守主义的色彩?二战期间,丘吉尔可算为倾其所有、不遗余力、浴血奋战,使大英帝国经历了激烈的不列颠空战,动员了一千万多万军队,并始终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所以丘吉尔的英国在二战中表现算得上竭尽全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人评论丘吉尔不知是蠢还是坏,为何非要与德国开战?直接造成了大英帝国衰落,从世界霸主沦为美国小跟班。这样问题就来了,站在英国的立场上,为何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丘吉尔直接搞垮了大英帝国。
事实上,二战前的世界已经是矛盾重重,尤其是英国和苏联、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德国不同程度地都有矛盾,但是英德未必必须开战。况且当时美国已制定了灭亡英国的“红色帝国”战争计划,英国有针对苏德的“祸水东引”战略。所以二战结束后再回过头来看,有不少人认为,是丘吉尔把英德弄到必有一战的被动境地,这也是丘吉尔最傻的决定,直接造成了战后日不落帝国的衰落。
从德国的角度看,德国未必一定要征服英国。从纳粹德国生存空间的视角分析,他们的目标始终是斯拉夫人。是想向东跟斯拉夫人要生存空间,而非向西。按此观点,北欧日耳曼人、德意志和盎格鲁萨克逊日耳曼人、欧洲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拉丁人语系,都是统治阶级。在希特勒看来,跟英国干是最傻的自相残杀行为,而自始至终都想和英国议和或结盟。要不然就无法解释英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关于希特勒故事可以重温《血祭(上)》与《血祭(下)》
为何英国在历史关键时刻,宁愿支持苏联这个已经公认的邪恶帝国都要消灭希特勒?1509年,亨利八世登基,18岁的亨利与即与他早逝的长兄亚瑟的寡妻、24岁西班牙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结婚,6月24日在伦敦的西敏寺加冕。
凯瑟琳与亨利八世怀孕六次,最后只生下女儿玛丽,其余都早夭。情势对她非常不利,因为亨利害怕女性继承王位,会引发第二次玫瑰战争,而且旧约圣经说:“弟娶兄嫂者会无后代”。1525年,亨利认定凯瑟琳不能为他生下男性继承人,便和女侍官安妮·博林发生了婚外情。安妮·博林以美色勾引诱惑亨利,怂恿他与凱瑟琳离婚,并与教宗决裂,因此无论如何亨利八世都要把凱瑟琳从王后之位除掉将情妇安妮·博林扶正。
亨利八世派遣亲信兼首相托马斯·沃尔西(枢机、大法官)向教宗申请离婚,并派遣大臣威廉·奈特前去罗马教廷游说,理由是凯瑟琳与亚瑟的短暂婚姻里有圆房的事实。这给教宗克莱孟七世出了大难题,因为之前1527年他曾在罗马之劫中被西班牙军俘虏,不想再得罪势力强大的西班牙帝国(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是凯瑟琳的侄子),况且此一婚姻是前任教宗亲自批准的。
克莱孟七世迟迟不批准离婚,首相沃尔西也无能为力,至1533年1月初安妮·博林已经怀孕四个月了。此前亨利就采取多项行动好能再次结婚,为了强迫凯瑟琳离婚,逼迫玛丽她们母女分离,不给俸禄,以便给正在怀孕的情妇安妮·博林让位。1529年,撤职并禁锢沃尔西。但继任者托马斯·摩尔爵士为人正直且忠于罗马教会,仍不愿配合。亨利继续提拔其他的人,如托马斯·克兰麦和托马斯·克伦威尔。这两人都支持安妮·博林,也同情当时欧洲大陆兴起的新教改革风潮。克兰麦建议寻求欧洲大陆的神学院支持。
通过贿赂和施惠,此一策略获得成功。1530年,英国国会提交了有利于亨利的报告。他投桃报李任命克兰麦为皇家法院特使,进而在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沃兰死后让其继任。克伦威尔是亨利的亲信谋臣,其建议更加大胆,要他废除教宗在英国的崇高地位并取代之。另方面,即使亨利威胁不缴交圣座的什一税,教宗仍不改初衷。他于是下定决心决裂。
1533年1月,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私生子,亨利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英国国会随即立法脱离罗马教廷,大主教克兰麦接着宣布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与安妮·博林的婚姻合法。6月1日,安妮·博林加冕为王后。安妮·博林在入宫后没有多久,就为亨利生下一个女儿伊丽莎白。同年7月,教宗克莱孟七世将亨利处以破门律,但史学家对于具体日期有争议。
1534年春,克伦威尔力促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上诉限制条例》禁止英国教会法庭上诉到教宗、禁止教会不经英王允许发布规章;“教职任命法案”规定教会必须根据英王指定的候选人推选主教;《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唯一最高权威;《王位继承法》亨利将与凯瑟琳所生的女儿玛丽贬为私生女,指定与安妮所生的女儿伊丽莎白将来继承王位;《叛国罪法案》规定不承认英王的最高权威即是叛国罪,可判处死刑;并且取消给教宗的献金(Peter's Pence)。
英国的教会从此转变为盎格鲁宗,即圣公宗,又称英国国教。它是大公教会的一个独立于罗马天主教的教派,也是改革最不彻底的,因为其目的只放在合法化亨利与安的婚姻。圣公宗和旧教天主教没有理论原则的任何分歧,只是不承认教宗权威,再简化部分的礼仪。很关键的《王位继承法》否认“外国的王室和君主”对英国王位有继承权,英国成人都必须宣誓承认该法案条款,拒绝者将处以终身监禁;任何人出版或印刷文字宣称亨利与安妮·博林的婚姻非法,必然处以叛国罪,可以处死刑。
宗教改革引起了国内外反改革势力的强烈反对。教皇将亨利八世开除教籍,神圣罗马帝国威胁要入侵和断绝贸易。亨利八世在国内加强镇压,1534年议会通过“叛逆法”,规定凡是用言论、文字、行动诬蔑国王为异端、裂教者、暴君等恶名者,不承认国王是教会首领者,否认国王婚姻合法者,均为叛逆,罪当处死。依此法案,杀掉了一大批反改革的教士, 但同时,一些信仰各种改革教派的人,也作为“异端”被处火刑。
1536年-1537年北方的旧贵族和教会势力利用农民的不满,掀起了名为“求恩巡礼”的叛乱,向南进军,要求取消一切改革,并惩办改革派。亨利八世坚决镇压,杀掉废掉了一批北方旧贵族,成立由改革派主持的“北方法院”进行统治。在威尔士和西部边区,则成立了由改革派主持的“威尔士边区法院”,惩办了大批旧贵族,推行英国的行政司法制度。
议会于1536年和1543年通过法案,把威尔士正式并入英国。由于改革派取得的成就,1536年的议会法案规定,英国国内原有的一切封建特权区必须在国王的名义下治理,实行统一的行政司法制度。从此,英国国内的封建割据基本被消灭。1536年-1537年,亨利八世还镇压了爱尔兰英占区旧贵族的反改革叛乱,派改革派人士为代表进行统治,他自己于1541年兼称爱尔兰国王。
宗教改革运动,尤其是没收大批修道院地产,带来了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王室由于财政需求和谋求政治支持,把大批地产转卖或赠送给新贵族和工商业资产阶级,使这些新兴势力发财致富,成为宗教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大搞圈地,提高地租,赶走佃户,造成大批农民流离失所,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1531年和1536年议会通过法案,用肉刑、奴隶劳动和处死等血腥手段,残酷镇压流浪者。惩办流浪者、安置劳动力、征救济税、维持治安,管理地方行政司法事务的权力,则交给由乡绅担任的治安法官和教区职员,使他们取代教俗封建主,成为中央在地方上实行统治的工具。
宗教改革对思想文化领域也有重大影响。在克伦威尔、克兰麦等人倡导下,广泛发行英文圣经,在礼拜仪式中采用了一些新教教义。破除了所谓偶像、神龛、朝圣等迷信。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和下层人民的反抗,使亨利八世感到恐惧,认为进一步改革将危及他的统治。1539年他亲自主持制定了“六信条法”,规定三位一体,化体说、弥撒、忏悔、教士独身等天主教主要教义和仪式必须遵行,违者罪至处死。
1540年在反改革派挑唆下,亨利八世将克伦威尔处死,大肆烧杀、迫害改革派,还下令禁止一般平民阅读英文圣经。1543年制定的“国王书”,更进一步肯定了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和所有圣礼。但是圈地运动后,资产阶级兴起,同时令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同时亨利八世也深知不能再与罗马教廷妥协,只得在改革派与反改革派之间摇摆。
亨利八世改革其间处死7万多人,约为当时英国人口的2%。从此一个由英版纣王与无德之士建立的英国教会成为圣公会,基督新教的一个单独教派。而亨利八世也开启了英国步向邪恶的不归路。
1618-1648年之间,欧洲进入残酷血腥的天主教与新教的三十年战争,而英国的查理一世与1625年3月27日登基。
查理一世在位期间卷入了与英格兰议会的权力斗争,他试图获得王室的收入,而议会则试图节制国王自以为的君权神授。他的很多臣民都反对他的行为,认为他是残暴的独裁者。尤其是他干扰英格兰与苏格兰教会的活动,未征得议会同意就任意向民众征税。
查理一世在位期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混乱的宗教冲突。臣民们普遍不信任他们国王的信仰,一方面,在三十年战争中,他的失误成功的帮助了新教势力,然而另外一个事实却是,他迎娶了一位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公主。查理一世还重用当时具有争议的教会人物,例如理查德·蒙塔古和威廉·劳德,他们都曾任查理一世时期的坎特伯雷大主教。他的很多臣民都认为这样做使得英格兰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关系太紧密了。此后,查理一世还试图迫使苏格兰进行宗教改革,从而引发了主教战争。
主教战争(英语:Bishops' Wars)是1639年至1640年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爆发的战争。它们的起源源于对苏格兰教会(俗称“教堂”)治理的争议,可追溯到1580年代。保王党普遍支持由主教统治,而大多数苏格兰人则支持由长老宗统治。
1637年,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在圣吉尔斯大教堂要求苏格兰长老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必须采用英格兰教会的祈祷书,结果遭到苏格兰长老宗誓约派抗议。1638年,苏格兰人订立《民族誓约》,对查理一世的宗教政策进行抵制。爱丁堡等地的亲英格兰国王的王党城堡遭到誓约派攻占。1639年,查理一世率领军队来到苏格兰边境,由于缺乏军费,查理一世只好选择与誓约派签署《贝里克和约》后撤军。后来由于双方就和约产生分歧,查理一世不满,决定再度出兵讨伐苏格兰,于是于1640年3月召开短期国会要求国会拨款,但国会拒绝。查理一世干脆解散国会直接派兵出征,结果却被苏格兰击败,同时苏格兰人反攻至英格兰境内。查理一世被迫召开长期议会,结果又与议会决裂,导致英国内战爆发。
当时克伦威尔又当选为议员。新议会强烈要求国王不再实行专制统治,反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封建统治,参与起草《大抗议书》等文献 。但是查理一世不甘屈从议会,于是1642年在忠实于国王和忠实于议会的军队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克伦威尔站在议会一边。他返回亨廷顿,组织一支骑兵队同国王作战。
刚开始时议会军由于缺乏统一指挥,未能乘胜追击,坐失战机。而由埃塞克斯伯爵指挥的一支议会军,却在西南地区被王党击溃。鉴于严重的军事斗争事实,不得不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来加强议会军的战斗力。作为中等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代表的独立派领导人克伦威尔为了吸收那些具有反封建王党决心的人到军队中来,很注意从农村中那些笃信清教的中下层农民中招募士兵,很多都是圈地运动的受害者,还任命一些下层社会出身的人担任中下层指挥官。12月,克伦威尔向议会提出军队改组方案,克伦威尔自己出钱组建了一支骑兵,主张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募兵制,建立编制完备、指挥统一的正规军。同时也是克伦威尔的私人军队。
1645年4月,克伦威尔任新模范军(New Model Army)副总司令兼骑兵司令,6月13日,克伦威尔率部赶到纳斯比,与托马斯·费尔法克斯(Thomas Fairfax)会合。6月14日,双方在纳斯比附近展开了决战,史称内兹比战役,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646年战争结束,查理一世成了阶下之囚,而克伦威尔则被认为是议会方面最成功的将军。但是和平并没有到来,因为内部发生分裂,各派别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还因为国王对此了如指掌而未有求和之意。
上天似乎再次给克伦威尔难题,下回我们一起探讨克伦威尔如何克服困境,同时重新引入犹太人进入英国,在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