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游人生

小散文回忆旅游日志
正文

夏假17-国王的鼻子

(2021-10-29 12:59:41) 下一个

《国王的鼻子》

         Kongsnæs是挪威语, Kong当然是国王了, næs的本意为鼻子, 德语引伸为岬角。

         格利尼克大桥的不远处, 有一幢典型的挪威龙头风格的建筑, 屹立在静静的湖边, 煞是透着一股维京英气。

        这地方很久以前就是普鲁士国王的的船码头, 国王和他们的亲戚朋友在这里上船, 在自家湖中畅游, 自然是似闲庭散步, 悠然自得。而柏林周边多湖泊, 四通八达, 这就叫君王驾鹤乘龙, 叶光掩映, 石影参差, 孔雀岛上花飞樵路香, 自然成了野趣, 都使俗情忘了。

         普鲁士本身在中世纪的德国诸侯国中是一个弱弱的小国, 土地贫瘠, 也无良好的港口, 而给普鲁士奠定崛起基础的是可以说是腓特烈一世。

         这位是1701年加冕的, 之后便实行了国有土地租佃制度, 重商促军, 励精图治, 普鲁士发展迅速。可惜在位只短短12年。

         接着他的儿子腓特烈•威廉一世继承了王位, 也继承为父的遗志, 解放农奴, 废除世袭租佃。1717年, 整个王国实行义务教育。

        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是立国之本, 人家300年前就高瞻远瞩。这位国王生活简朴, 这是君主的榜样, 但吝啬到不愿化钱在文化建设上, 就是有点过了, 死后被称为“乞丐国王”。

         他的儿子就是那位连拿破仑也对他赞不绝口的腓特列二世, 后被尊称为大帝。

        当年拿破仑打到柏林, 抚墓叹息, “ 如果腓特列大帝晚死20年, 今天我们是决不可能站在这里的”, 这是对他的推崇。在中欧引进马铃薯, 大刀阔斧的农业改革, 以战养战, 都使普鲁士成了欧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强国。

        之后经历了腓特烈•威廉二世、三世、四世, 到了威廉一世时, 普鲁士己是兵强国盛, 在俾斯麦的辅助下, 打到了法国。

         1871年1月18日, 在凡尔赛宫, 对的, 就是今天法国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里, 威廉一世称帝, 这就是世称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而俾斯麦也完成了德国统一事业, 而这只是被称为“小德意志”, 这是因为奥地利被排除了。

        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日耳曼民族是所谓的第一帝国, 1871年到1918年一战结束为第二帝国, 希特勒的就是第三帝国。

         第一帝国时期最后几百年的皇帝都是出自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 第二帝国摒弃了奥地利, 第三帝国时又把奥地利合并了。

         请注意的是这里是皇帝而不是国王, 所以普鲁士国王能称帝, 表明实力已经相当强大了。就如当年拿破仑给自己加冕, 成的是皇帝而不是国王。

        第二帝国到了威廉二世手里, 实实的兵强马壮, 但世界局势已定, 英法分割了世界, 德国想去分一杯羹, 当然不为英法所容, 所以双方剑拔弩张。利益趋势, 英法这两个势不两立的老对头就抱团了。

        这自然跟“国王的鼻子”不搭界, 不过重造了这个船码头的是打了一战的关键人物威廉二世。

        普鲁士很节俭, 连名字也是。普鲁士国王的名字只有二个, 要么是腓特列, 要么是威廉, 顶多也就是个连名腓特列•威廉, 搞历史的很难弄得清楚。

        话说这威廉二世是挪威的的迷弟, 十九世纪中期, 国家浪漫主义很流行, 挪威的代表建筑就是重拾了维京时代的龙头风格。而皇帝在奥斯陆旅游时, 深深被Bygdøy的文化史博物馆的戈尔木板教堂和Holmenkollen的哈森贝根饭店吸引, 找了个建筑师, 设计了一个山寨版小挪威。

       1896年, 拱门也完工了, 上刻kongsnæs, 威廉二世给取的。

        二战时, “国王的鼻子”被炸毁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 材料来自挪威, 完全忠实于原样。

        候船室Ventehalle成了一流的饭店, 临湖就餐, 环境优美, 气氛浪漫, 再加上一段历史, 自然氛围比饭菜有味。

          我们这次休假北上, 特意选了波茨坦, 特意选了Kongsnæs饭店和朋友见面, 是因为老公新冠期间闷在家里写了几本书, 其中一本提到这个建筑。

        或许是国王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了进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