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来言:
“所有遍满一切虚空界。 一切如来身口心金刚界。以一切如来加持, 悉入于萨埵金刚, 则一切如来, 于一切义成就菩萨摩诃萨。 以金刚名, 号金刚界, 金刚界灌顶。”
时金刚界菩萨摩诃萨, 白彼一切如来言:
“世尊如来, 我见一切如来为自身。”
一切如来复告言:
“是故摩诃萨, 一切萨埵金刚, 具一切形成就。 观自身佛形, 以此自性成就真言。”
作是言已, 金刚界菩萨摩诃萨, 现证自身如来。
尽礼一切如来已, 白言:“唯愿世尊诸如来, 加持于我, 令此现证菩提坚固。”
作是语已, 一切如来入金刚界如来彼萨埵金刚中。
时世尊金刚界如来, 当彼剎那顷, 现证等觉一切如来平等智, 入一切如来平等智三昧耶, 证一切如来法平等智。 自性清净, 则成一切如来平等自性光明智藏如来。
这一段在说什么呢?
它说的是金刚界菩萨在听了一切如来的开示“以自性成就”以后, 现证自身如来。
也就是说, 金刚界菩萨开悟成佛了。
从此, 号金刚界如来。
这就是典型的密宗四灌。
金刚界并没有做什么, 也并没有修什么秘密法。
金刚界只说了一句话:“世尊如来, 我见一切如来为自身。”
换句话说, 佛就是我, 我就是佛。
一切如来的回复是:“一切萨埵金刚, 以自性成就。”
一切萨埵金刚。萨埵就是有情, 金刚就是佛。
一切有情都是佛, 以自性成就。
听了这一句, 金刚界就现证了, 开悟了。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金刚界开悟以后, 求诸佛加持, 令现证菩提坚固。
这里有两个意思。
这密宗的四灌, 和禅宗祖师接引开悟, 毫无区别。
密宗一二三灌的法门,修得你死去活来,磨得你肝肠寸断。四灌大圆满,就是廖廖几句对话。
答对了,就是受了四灌,成就大圆满。
答错了,就是不受四灌。
禅宗的接引呢?答对了, 就印证你开悟,答错了,如果碰到雪峰禅师,他给你当胸一脚,踢出山门。
什么是 一切如来平等智?
既然一切众生都是佛, 那一切如来也就是一切众生。
一切如来平等智, 就是一切众生平等。
那有人就要说了:“这个世界根本是不平等的, 他的爸爸是李刚, 我的爸爸是板车哥, 怎么可能平等?”
现在就告诉你什么是一切众生平等。
李刚是有可能下台的。
李刚是有可能被抓的。
李刚是有可能被判刑的。
李刚不是恒在的, 李刚是相。
这世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相, 所以相是不可能平等的。
但是,一切众生在生死上平等, 一切众生在自性上平等。
事实上, 在自性上, 实无众生。
我性本不生。
在这里我想要讲一下两个不同的概念。
了悟和亲证。
有时候经典中会把它们混用, 我有时在文章中也混用。
但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了悟空性, 是说在理上开悟了, 明白了。 但不等于亲证了。
你如果没有亲证, 心中总是会有一丝疑惑:“理论上是没有错。 这确实是解脱生死的唯一可能。 但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这就是不坚固。
而之所以不坚固是因为你没有亲证。
我常说, 无修无证。
那是因为修证并不改变什么。
但是, 如果要去证, 是可以亲证空性的。
无修无证并不是说不可以证。
这是禅法和密法的区别。
禅法本质上就是速成, 禅师们不修其他的法。
开悟以后一直善自护持悟到的第一义, 然后等待, 等待死亡的来临, 当灵识与肉体自然而然的分离时, 直接入如来藏。
因为早就悟到了什么是如来藏, 所以不需要什么佛菩萨来接引。
而是直接入如来藏, 成就佛果。
释迦摩尼佛在《楞枷经》第四卷中说:
“大慧, 如来于阴界入, 非异非不异, 如是如来解脱。”
“生阴界入, 见如来藏。 五法自性, 人法无我则灭。 地次第相续转进, 余外道见, 不能倾动, 是名住菩萨不动地, 得十三昧道门乐。 三昧觉所持, 观察不思议佛法自愿。 不受三昧门乐, 及实际, 向自觉圣趣, 不共一切声闻缘觉, 及诸外道, 所修行道, 得十贤圣种性道。”
为什么释迦摩尼佛会说:“如来于阴界入? 生阴界入, 见如来藏?”
你现在应该明白了。
《楞枷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
当年达摩祖师, 就是以《楞枷经》传二祖慧可, 并告诫慧可:“这是佛祖的最高心要。”
密宗是先一步一步实修各种法门, 开悟在最后。
密宗拙火成就时, 灵识可以一飞冲天, 真正的原神出窍。 它是可以产生这样的法力的。
但是如果没有开悟, 不知道出去以后该怎么办。
有些就会射入女子的子宫, 转世了, 这就是密法里面的“夺舍法”。
辛苦修行一辈子, 好不容易出去了, 又转回来了。
还是没有出离六道轮回。
可见开悟是何等的重要。
如果又有拙火成就, 又开悟了。
那是真正的自主生死。
随时可以一飞冲天, 成就佛果。
我这样说大家可能觉得密法好像还要厉害一点。
这要看你怎么看。
本质上没有区别, 实际上呢, 如果你想, 可以让你早一点入如来藏。 但是, 早一点晚一点, 又有什么区别呢?
反而略显刀斧痕。自然地经历, 不是挺好吗?
禅法是先告诉你标准答案, 你自己以后去慢慢向标准靠拢。
密法是教你一步一步解题, 最后再告诉你标准答案。
禅法密法, 殊途同归, 本在仲伯之间。
孰胜孰劣? 那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