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第十四第十五卷可以跳过。
我们今天来讲第十六卷。
文殊菩萨也讲了半天了, 有点口渴, 换上了一切慧菩萨。
这位菩萨不是很有名。
可是这世界上的事, 有时就是这么奇怪。 草莽之中, 英雄辈出。 而名动天下的, 往往其实难至。
一切慧菩萨说:
假使百千劫,常见于如来,
不依真实义,而观救世者。
是人取诸相,增长痴惑网,
系缚生死狱,盲冥不见佛。
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
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
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
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
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我在写《五灯会元》系列时, 曾要佛弟子们用自己的话, 不拾祖师的牙慧, 把本来面目写出来。 不要长篇大论, 不超过七个字。
我花了差不多一年时间, 写完整套《五灯会元》。
头发都等白了, 也没人写出来。
我最后只好自己写。
看一个人是否明心见性, 真的几个字就好。
一切慧菩萨, 早已即身成佛。
我其他都不用看,
“性空即是佛”, 只看这五个字就好了。
再把整个一段话看完, 我就可以断定, 一切慧菩萨不是一不小心中了彩票, 而是完完全全悟透澈了。
诸法无性, 诸法生灭。
性本空寂, 法无生灭。
性本空寂, 无取无见。
性空即佛, 不可思量。
而我觉空大师是如何说的呢?
相中无性, 性中无相。 心不可明, 性不可见。
完全相应啊, 一丝不差。
所以啊, 不要怪佛祖没有教, 要怪就怪自己用功不够, 智慧欠缺, 是你自己看不懂而已。
在我的眼里, 这已经浅显得跟白话文一样了。
有两句话我要特别送该玺宇和自性清静心。
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
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
性本空寂, 无取无见。 性是生不出法(相)来的。 我一直讲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从性的角度, 无相, 无生, 亦无灭。
没有什么种子。
没有什么阿赖耶。
没有什么八识心田。
有的只是恒在。
无始本来即是如此。
今天又有一位佛弟子皈依了竹林宗。
他的名字叫维国, 网名是悟无生。
他说:“拜读了您很多开示,似有所悟,又无所得处,生性近佛,却无所皈依。弟子根性愚钝,无明深重,但愿以慧命相托,恳企师傅慈悲为怀,予以收留。”
以慧命想托。
呵呵, 搞得我有点紧张了。
弄不好, 就害了你的慧命。
维国啊, 慧命是自己的。
师父自然会尽量提点, 开示, 但最终能否成就, 全靠自己。
我相信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师父本身是学佛十四年后才开悟的。 大观, 禅意, 玺宇, 都是学佛十多年的基础。 只有宇宇时间短一点, 两三年吧。
就算是佛陀住世, 也不是每个弟子都开悟。
这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
求人哪, 不如求己。
做师父的, 当然希望每个弟子都能成就。
但是做弟子的, 一定要尽最大限度地发扬主观能动性, 要主动去学, 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来教。 要有求学精神。
我在这里每天打字解答问题,
你们哪, 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知道珍惜机会。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
我求道的过程, 比你们可是艰辛多了。
我的师父弟子众多, 而且密宗又很讲究仪轨和等级。像我这种普普通通无名的弟子, 要见师父不容易的, 更不用说和师父有对话的机会。
见师父一般只有在同修和法会上。
但那时师父总是坐在高高的法座上, 不可能有请教的机会。
像我这样机敏的人, 当然不能被这个难住。
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
我师父的生活很有规律, 我就像特务一样到处打探, 摸清规律,然后在师父可能经过的地方守株待兔。 师父过来, 我就双手高举红包, 供养师父。 拿人的手短, 呵呵, 这时候赶紧请教。
有时师父拿了红包就走, 一句话不说。
有时会停下来, 聊几句。
有时被护法弟子挡住, 连走近的机会都没有。
无论怎样, 我都不敢有丝毫怨言。
这次没机会, 下次再来。
因为机会难求, 师父时间宝贵。
所以请教时一定要简短,而且做了很多功课, 一定是参了很久还是参不透的问题。 不可能是信口开河, 什么问题都问。
另外呢, 尽量和师父常常夸奖的几个弟子处好关系。
见不到师父, 就向他们请教。
我告诉诸位弟子, 十四年, 我向我师父当面请教的机会不超过十五次, 每次不超过一分钟。 就是几句话而已。
竹林宗四位开悟的弟子, 都是喜欢提问的。
其他的呢, 基本上都是潜水员。
师父在, 你不问。 四位开悟的师兄姐在, 你不问。
想帮你都帮不到。
这么好的机会都不利用, 真是苯啊。
我不会在这佛教网上待四十九年的,差不多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吧。 我把大乘八宗讲完就收山了。
慧命是你自己的。
你若不自救, 谁也救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