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佛弟子说,“在高速公路的设计上,似是不允许长路段笔直的设计。要在适当的长度后,设弯路。这样可以减轻驾驶疲劳。提高安全性。”
我感谢他的好意。
禅法, 本为最上乘人说。
禅法, 本是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设弯路, 就不是禅法了。
我的求道之路, 由密法入门, 由禅法开悟。
禅法, 是一步登天之路。密法, 则是上华山的那千层台阶。我在网上说禅法, 不敢期盼千人万人悟, 渡个一个两个就要笑死了。弯弯绕的路不是没有,以后说其他宗派的时候你就会见到了。不过,也许有人也会说,太绕了,晕车。呵呵。
潭州石霜山庆诸禅师,
一日筛米次,沩山曰:“施主物,莫抛撒。”
师曰:“不抛撒。”
沩于地上拾得一粒曰:“汝道不抛撒,这个是甚么?”
师无对。沩又曰:“莫轻这一粒,百千粒尽从这一粒生。”
师曰:“百千粒从这一粒生,未审这一粒从甚么处生?”
沩呵呵大笑,归方丈。
沩至晚,上堂曰:“大众!米里有虫,诸人好看。”
禅宗的接引真的是千变万化。禅,就在生活中。只要你有妙观察智,善于观察,生活中无处不是佛法。为什么?当年佛陀就是靠观察悟道的。这一段对话极为精彩。
沩山曰:“施主物,莫抛撒。”是说,相是不需要抛弃的。至于为什么不需要抛弃,我已经讲过无数次了。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无法抛弃,此灭彼生,相也是恒在的存在,只不过是恒在的变化。没有人可以根除相。第二是不需要抛弃,因为不相妨。
沩又曰:“莫轻这一粒,百千粒尽从这一粒生。”你只要有了一,就有了两边,就万相丛生。 所以,虽然有时为了开示的方便,我也会说空性一如,看这种说法也是有破绽有毛病的。事实上,只要开口说,就有破绽和毛病。所以才会有“不可说”之说。我常说离开两边,没有两边,当然不会有一。
我这样讲也许还是有佛弟子觉得不好理解,我借昨天的话头多说几句。昨天说了那头和这头的故事。如果有人说,我有最好的宇宙飞船,最强的电脑,最先进的设备,我要去宇宙的尽头。你会不会觉得荒谬?当然。这些装备和技能也许能把人送到火星或更远的星球,但绝到不了宇宙的尽头,因为宇宙没有尽头。
我们的宇宙就是一如,所有的存在,无论是有情还是无情,都包裹在无边无际的虚空中。没有两边,没有中间,连一边都没有。因为如果有了一,就会有二,就会有中间。
我这样解释,你能听懂沩山的话了吗?
师曰:“百千粒从这一粒生,未审这一粒从甚么处生?”沩呵呵大笑,归方丈。沩山的开示不能再明白了,回归自性,自性本无生。至于相,无论是一,二,还是百千,无妨。
沩至晚,上堂曰:“大众!米里有虫,诸人好看。”
米里有虫,他为什么不说米里有老鼠屎?虫是有情。我把沩山的话改一下,“大众!空中有性,诸人好看。”
会吗?这是我到目前为止解释得最浅显的一桩公案,已经到了说的极致了。你若还不明白,我也没办法。
后参道吾,问:“如何是触目菩提?”
吾唤沙弥,弥应诺。吾曰:“添净瓶水著。”
良久却问师:“汝适来问甚么?”
师拟举,吾便起去。师于此有省。
道吾根本就没有回答庆诸禅师的问题,而是起身离去。但庆诸禅师如果是个灵利的人,就能听明白道吾的开示,那就是没有触目菩提。不说,就是说。不开示,就是开示。幸好,庆诸禅师是个灵利的人。
吾将顺世,垂语曰:“我心中有一物,久而为患,谁能为我除之?”
师曰:“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吾曰:“贤哉!贤哉!”
善哉,善哉,“心物俱非,除之益患。”庆诸禅师悟道了,道吾可以死得瞑目了。那些还在修各种法门来除之的佛弟子们,可以醒醒了。
师后避世,混俗于长沙浏阳陶家坊。朝游夕处,人莫能识。
后因僧自洞山来,师问:“和尚有何言句示徒?”
曰:“解夏上堂云:‘秋初夏末,兄弟或东去西去,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良久曰:‘只如万里无寸草处作么生去?’”
师曰:“有人下语否?”
曰:“无。”
师曰:“何不道‘出门便是草’?”
僧回,举似洞山。山曰:“此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语。”
长沙,浏阳河,我都很熟。有一首民谣“浏阳河,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忘了是李谷一还是宋祖英唱过这首好听的歌。
呵呵,跑题了。
来访的僧人告诉庆诸禅师,洞山开示过“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
庆诸禅师说,“出门便是草”。
精彩!庆诸禅师是不是在打脸洞山呢?不是。两人的开示都是正中红心,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射的箭。洞山的开示是说法身无相。庆诸禅师的开示是说外求就是死路一条。
凡有言语, 就有破绽。洞山当然是为了接引弟子而作的开示。 一般俗人, 也找不出这一点点破绽。可是这回,洞山算是让庆诸禅师抓住小辫子了。 哈哈哈!
不过,我也可以抓住庆诸禅师的小辫子。
庆诸禅师曰:“出门便是草”。
空空问:“禅师的门在什么处?”他一定哑口无言,被噎个半死。空本无门,说什么出入?定本无门,说什么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