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彼岸随笔

生活是美的,只是需要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生活里有爱,只是需要一颗能够感受和孕育爱的心。
个人资料
正文

回国散记(3)上海书城

(2024-01-27 15:54:29) 下一个

回国散记(3)上海书城

 

出租车停靠在福建路近福州路口,司机小伙招呼我下车"上海书城到了",他说。没有指给我看是哪一栋建筑,他以为,我也以为,我知道。

 

下了车,我走前几步到达路口左右观望,没有找到那个熟悉的"上海书城"的醒目标记,于是问边上一位正在等红绿灯的年轻小伙:去上海书城怎么走?年轻人指着旁边-栋崭新的大楼:"这就是,装修了一年多刚开张的"。旧貌换了新颜,难怪我不认识了。

 

你来买什么书?"年轻人问。

"还不知道,随便看看",我说。每年回上海,我总会安排一天有时是二天,来这里从一楼的新上架图书,一层层往上浏览,读了喜欢的,便放入购物篮,逛完七个楼层,篮里便躺了七八本书,这些书带回美国,便有几个月可以慢慢地消遣。

 

我走到楼的正面,穿过马路,广角打量起我曾经那么熟悉现在却变得陌生的地方,欣喜上海的这一文化地标有了新的格局。重新打造的上海书城有着全新的设计构思,建筑外立面由穿孔铝板做成,被设计成一册册书组成的一个巨大城市的形象,铝板状似书脊,而书的"封面”上有一个个孔,可以想像,当夜幕降临,一块块铝板背后透出的光就会如浦江两岸的万家灯火,展現出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一个生活的城市被抽象成一个书的城市,据说是总设计师俞挺的设计创意。

 

 

上海书城自21年12月12日闭店后重装到23年10月28重新开张,历时近二年,热心的读者早已充满了期待。我来的那天,己是新开张的第二周,还不是周末,却仍然人潮涌动。进入城里,顿觉耳目一新。与之前建筑结构最大的不同在于,新的上海书城从顶楼屋顶到地上二层形成贯通中庭,每一部分用玻璃地板进行分隔,光线可以从顶楼照耀“书山”,三个采光中庭则成为“垂直”城市内部的三个小型文化广场。一位老先生手持长镜头相机,单膝半跪在玻璃地板上,从各个角度取景不停地拍,口中不停叫好。在中厅浏览一圈,觉得此处的设计并不完美,只能用于观赏,并不方便爱书者搜寻和翻阅,一是因为高处放置的图书根本够不着,二是隔成方格的书架不易归类,很难查找。

 

 

 

 

 

可能是因为熟悉的关系,以前在老的书城中找书很容易,图书以层分类,标识直观清楚。而全新开业的上海书城对书目进行重新盘点、归类和精选。十余万种、几十万册书虽然依旧分布在七个楼层,但布局有点错综复杂,需要仔细看懂导览图,最好先到各处浏览一遍,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感,再慢慢查找。新的书城的首层作为公共文化广场开放,书城入口的全开放式的文化广场上是红色的“书山”,陈列着主题图书,“书山”背后的浮雕上雕刻的是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中文、英文等6种语言表达,延续着人们与上海书城的记忆。

 

二楼是“文渊一舸”区,陈列古今中外大量名人名著,按照作者国籍、著书时间等线索,全面有序地将书籍呈现给读者,其中的“作家书房”直接把作家的书房搬进书城,在书城这个公共空间中划分出一块半私密性空间,能让读者在静谧舒适的环境中收获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这里也将会是新作最先与读者见面的地方,读者有可能在这里偶遇作者,和作者作面对面的交流。"作家书房"中展示的是作家本人的作品和他们所推荐的书,每期书屋的体验活动为期二至三个月。首位入驻 “作家书房”的是悬疑作家蔡骏,书城特意为其打造了一个约有10平方米的"蔡骏书屋”。我经过书屋时看到一位读者捧着一本书蜷在沙发里聚精会神地读,旁若无人,就如在自己家中。

 

 

 

三楼作为社科大本营,精选党政类、历史类、经管类、哲学类图书。四楼为“童心启航”区,选择兼具教育和娱乐价值的儿童图书,鼓励孩子们热爱阅读,帮助他们培养阅读习惯。五楼教辅书覆盖学生各个学习阶段。六楼以生活休闲与艺术类图书为主。七楼囊括学术专业和艺术设计类型的书籍,为学生、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多层次、更专业的前沿成果。

 

除了书的质量、体量的提升之外,升级后的上海书城同时也实现了从图书卖场到文化空间再到生活美学磁场的提升,实现了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时代的跨越。书城推出了快闪品牌,围绕食、阅、玩、乐四种城市生活方式,设置不同区域和布局,举办作家签售会与电影展、大型漫画书展、摄影展、时装展、江南文化音乐会、歌手表演、声乐课堂、联名文创售卖等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走进书城,“悦读上海,了解上海”。对于这样的设计,我觉得眼花缭乱,冲淡了书城原本的应该有的浓浓的书香,这样的改型或许适合有些人的品味,但对我本人而言,并不喜欢,把书城建成一个综合商场或许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但在总体设计的构思上却是一个败笔。

 

进城2个小时逛下来,印象最深的倒是设计细节中处处可见的人性化,和舒适的读书环境。城里七层处处可以找到休息、阅读的地方,看累了,可以喝杯咖啡,吃个简餐,轻松悠闲。2019年去台湾旅游时我们去参观诚品书店,对那里一个个小小的阅读空间颇为赞赏,因为那时的上海书城,阅书者无处可坐,有人实在累了。便会撅起屁股挤坐在楼梯侧边的条栏上,现在终于可以庆幸那种画面已经成为了历史。

 

 

 

每年去书城,我都会买一本新版的上海地图,原来的书城,所有的地图都在一楼的西南角落,很容易找到。但是这一次,兜了几圈还是没有找到地方,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在六搂一个隐蔽的楼道拐弯处找到地图专柜,只是偌长的一排书架上看到的却只是零零落落的几本冷门地图,空空如也。向工作人员打听,何时进货,回答说几乎每天进货,只是书城早上9:30开门,半小时之内,那些热门地图便会售馨。疫情之后的报复性旅????热,从欧美旅游地图的如此热销便可见一斑了。

 

福州路上海书城早已成为上海的一个文化地标,“去书城”对很多上海市民来说,是一个无须道明地址的约定。虽然新的书城的设计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那种集书店和图书馆的功能为一体和犹如自家书房的舒适的读书环境,我喜欢,每年回国,一定会去城里逛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此岸_彼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越王' 的评论 : 越王好。是的,这项人性化的改进是我最喜欢的。以前去书城逛一天,腿都站直了,累了只能出外找个歺厅吃点东西顺便休息一下。现在太好了,喜欢:)
越王 回复 悄悄话 有地方让人坐了绝对是一大改进,以前从一到七楼没有一个设计了让人坐的地方。
此岸_彼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好。菲儿你知道我最喜欢那里的什么吗?沙发和座椅,拿几夲新书坐下慢慢看,不累。喜坐不喜站是不是老的表现?
菲儿周末快乐:)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上海书城好漂亮,你这次没有我上次去的时候人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