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少数民族,虽然大多数国人知道它的名字,也知道有这么一个自治区,但是多数人对它了解甚少,与满族,回族等汉化较彻底的少数民族一样,在亿万人瞩目的CCTV春节晚会上各少数民族的载歌载舞中也难见它的身影。这个民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 曾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影响, 产生了无数风流人物, 单就近现代史而言,如震撼中外的太平天国,就是由它和汉族民众共同发动的。其中萧朝贵、韦昌辉、李开芳、林凤祥等,就属于这一民族。辛亥革命时期的钦防起义和镇南关起义,是由该族黄明堂、王和顺等人在孙中山领导下发动和指挥的。在共产党方面, 有协助邓小平、张云逸创建了左、右江根据地和红七军红八军的韦拔群以及开国上将韦国清等。至目前为止,中国最杰出的运动员李宁,因财而亡的中国最高级别官员成克杰以及著名歌手赵传均出自这一民族。它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这就是壮族。
壮族,近2000万人。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贵州省从江县等地,也集居有壮族;还有散居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 壮族居住的地方,基本上连接成一片,大部分聚居,也有相当一部分和汉、瑶、苗、侗、仫佬、毛南、水等族杂居。壮族分布地区,西北多山,如元宝山、九万大山、都阳山、大明山、大瑶山和十万大山等。中部丘陵起伏,素有“广西盆地”之称。壮族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在摄氏20°左右,冬无严寒,南部夏季酷热。四季草木常青,百花盛开,风景奇特瑰丽,有众多的岩洞和地下河流的桂林,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称,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多热带、亚热带作物,盛产水果,有甘蔗、香蕉、龙眼、荔枝、菠萝、柚、芒果等。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从壮族聚居的柳江、来宾等地发现大量原始文化遗址,证明远在旧石器时代的后期,这一带就有人类居住。据古籍记载,最早居住在今广西境内的有“百越”族群中的“西瓯”、“骆越”等部落,今天的壮族就是由这些部落发展而来的。壮族的自称有二十多种 ,如“布僮”、“布农”、“饰傣”、“布僚”、“布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僮”。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建议,把“僮”改为“壮”。 壮语是中国的大语言之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南北两个大方言,但语法结构、基本词谍大体相同。壮语在壮族聚居的乡村地区和部分城镇仍普遍使用。南宋时,曾出现“土俗字”。这种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但壮文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普及, 人民币上印有用壮语文字书写的银行名称和面额。现在散居于部分县城和城市的部分壮族人改以汉语为日常用语,不过城镇壮族在壮族总人口当中比例不大,总体上以壮语为母语的壮族人仍然占壮族人口的九成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壮族年轻人学会了熟练使用汉语文,成为壮汉双语人口。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不穿长裤,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下身穿长裤,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壮族住房最具特色的是“干栏”式房子,称为干栏建筑。它可分为全楼居式、半楼居式、地居式等几类。一般都分上下两层及阁楼等三部分。上层住人,多数为三开间,也有五开间和七开间的,进门是厅堂,厅后是火塘间,用作煮饭和取暖。楼阁在上层,多用于存放粮食。嚼槟榔是壮族的传统习俗,今广西龙州等地壮族妇女仍流行。有些地方,槟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
尊老爱幼是壮族人的一种礼规习俗。在任何场合,不尊敬老人都被看成是没有教养、缺乏道德的行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爱幼的明显表现是社会舆论严厉虐待儿童行为。婴儿的母亲缺奶,村里所有哺乳期的母亲都乐意给婴儿喂奶。客人到家先敬白酒一碗,客人不喝会被视为对主人失礼、不敬。
壮族人民在生活和生产领域里还有许多禁忌。不管是什么样的禁忌,外人都不宜违禁,否则会引起反感,损害团结。例如不准用脚踩灶,也不能用器物拍打灶,这是普遍的禁忌。妇女生育未满三周,禁止外人进入卧室。禁止在灶上煮狗肉;客人夫妇来家留宿,禁止同房等等。壮族节日多与当地汉族相同。比较具有民族特点的是“中元节”、“牛魂节”和“吃立节”。七月十四日的“中元节”又称“鬼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这天,家家户户宰杀鸡鸭并蒸五色糯米饭祭祖及其它野鬼。“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多数在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有的地区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这天,各家都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边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分给每只耕牛吃。据说,因为耕牛在春耕中被人们呵叱鞭打而失魂,故立此节为耕牛招魂。壮族的主食以大米为主,次为玉米、芋头及黑饭豆、白饭豆和绿豆等。壮族的豆饭、肉末粥、竹节焖饭都芳香可口,别有风味。壮族的节日食品显示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如色香味俱佳的五色饭、糍粑、油堆和沙糕;有外形奇特的各色粽子,吃法与众不同的包生饭,金灿灿的粘小米饭,以及无论节日或平时都受欢迎的米粉。每年三月初三歌节,家家都做五色饭,吃五色蛋。 拌吃生血是桂西人喜爱的菜肴。做法是将带热气的生猪血、牛羊血、鸡鸭血倒入干净盘中,不停地搅动它,不使凝结,然后把加佐料炒熟的肉和下水趁热倒下去,拌匀使血凝结即可食用。壮族人认为生血有营养,可增血补气,非贵客难以享用到。壮族的酸鱼和酸肉,烤整猪、纸包鸡、烤整鸡鸭等都是壮族人民招待贵宾和外国游客的佳肴。
壮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和巨石、老树、高山、土地、龙蛇、鸟类等。唐代以后,道教影响较深,乡间有半职业的道公,人们经常请他们进行驱鬼、打斋等宗教活动。近代以来,一些外国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发展教徒,但影响始终局限于部分城镇居民。
壮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与汉族通婚现象较为普遍。过去婚姻由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自由。现在恋爱的方式有抛绣球、打木槽、赶歌圩、对歌等。壮族结婚仪式丰富多彩,有的地区女子步行出嫁。平果“布陇”女子佩刀出嫁,天峨县白定一带新郎到女家娶亲,有的是新郎和伴郎到女方寨子对歌,对赢了才能娶亲。广西桂西壮族地区还保存着一种古老的“入赘”风习。“入赘”即男子要嫁到女子家去生活。即使家里儿女皆全,也甘心情愿把儿子“嫁”出去,将女婿招上门来。在丧葬上,壮族一般为木棺土葬。部分地区有“拣骨重葬”的习俗,即人死埋葬若干年(一般为三年),将遗骨拣出,投入瓦瓮(又称金坛)内密封再葬。
壮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特点突出。如花山崖壁画,大约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部左洒两岸的峭壁上,已经发现有五十处。以宁明县花山崖壁画最为著名,画面长达百余米,高四千余米,有一千三百多个人像。人像最大的高三米许,小的约三十厘米,间有铜鼓、铜锣和动物的形象。笔调粗犷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壮族先民的社会生活情况。铜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目前仅广西出土和收藏的就有五百面以上。铜鼓的类型很多,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达一米以上。重量小者几十斤,大者上千斤。鼓面有浮雕的花纹饰物,鼓身有花纹图案。用途历来说法不一,有军乐、民乐、祭乐、以及权力财富的象征等等说法。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用各种彩色,织成种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可用作被面、台布、背带、围裙、手提袋等。壮族的民间文学有神话、童话、故事、传说、歌谣等。壮族一向以能歌著称,壮族地区歌多歌美,到处都可听到嘹亮悦耳的歌声。壮歌的特点是善于触景生情,托物取喻,以猜谜、盘问的形式,唱出有声有色、动人心弦的歌词。传说唐代有个著名的女歌手刘三姐,创造了悠扬的声调,寓意深远的歌谣,歌颂人们从事劳动和爱情的幸福,揭露反动统治者的残暴,因而至今仍得到各族人民的传颂。解放以前,集体唱壮歌的特定场所叫“歌圩”。“歌圩”是定期的,各地圩日不一。到圩日时,远近几十里内的青年男女,都盛装汇集于此,对唱山歌,以表达爱情,进行社交活动。 壮族民间常用的乐器有唢呐、蜂鼓、铜鼓、铜铙、铜锣及笙、箫、笛、马骨胡等。壮族的舞蹈有“舂堂蹈”、“绣球舞”、“捞虾舞”、“采茶舞”、“扁担舞”、“铜鼓舞”等等。舞蹈的特点是主题鲜明,舞步雄捷,诙谐活泼,感情逼真,时而激昂慷慨,时而缠绵悱恻,充分体现了壮族劳动人民的倔强和爱憎分明的性格。壮戏是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综合性艺术。壮戏又可分为师公戏、北路壮戏、南路壮戏数种。
-------------------------
简单得很 发表评论于 2021-12-12 11:01:44
我有一个壮族同学,他说以前就是汉族,他的壮族是解放后政府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