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老人家的一句话“三十二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真是如此,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三十二年了,每年都热闹几天,各色人等都出来表演一番,几天后又趋于平静。
事情没那么简单,这一事件每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观点和看法也难免改变。无论如何,它是深刻在我们这代人的脑子里的,不可能忘记。
三十二年前,自己20出头,在东北读研。虽然那时的身份是学生,但颇受“重用”。每日在医院出门诊,不可能分身。医大的一附院在市中心,远离校本部,除了公卫学院外,无其它相关单位。医学生人数本来就不多,而且多数不关心时事,所以单位附近冷冷清清。每日下班后,都骑车到几公里外的西大直街。那里有两所著名的大学:工大和建工学院。两所学校很近,而且远比医学生活跃。
在工大和建工学院门口,每日热闹非凡,大字报铺天盖地、“美国之音”和BBC的声音此起彼伏、又有很多的讲演者慷慨激昂地发表着自己的主张。那些天,自己处于一种莫名的情绪亢奋状态,每日奔波于医院和工大之间,一点也不觉得累。那时的自己,觉得“美国之音”和BBC句句是真理。特别是,有那么几日主要街道被封锁,自己和朋友走在没有汽车的宽阔大街上觉得非常舒畅,从来没过有的轻松感。
事情落幕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从负面的情绪中转移出来。一天,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诊室。他不认识我,但我认识他。他是工大众多讲演者中最出色的一位,讲演时慷慨激昂、声情并茂,打动了无数的听众。这次再见到他,昨日的风采已烟消云散,显得非常颓废。原来他是来开病假条的,最近实在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想休一段时间。自己人微言轻,别的忙帮不上,这一点还是可以的。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当时的自己说不出的伤感,至今难以忘怀。
出国后,一天无意打开了“美国之音”的网页,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自己痛痛快快地听了几个小时。之后,有一段时间,天天听听“美国之音”。但过了一段发现,这个栏目请的来宾们,好像没有任何变化,都在重复几十年前一样的内容,观点、形式、立场与以前相比无丝毫改变,而且对中国的评价100%的负面内容。这样做实在有失公允。任何节目或栏目如100%的歌功颂德或100%的贬低、诋毁,很容易让人生厌。随着时间的推移,再也没兴趣听这一栏目了。
仅以此小短文,献给我们同代人及我们共同经历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