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新语

追踪记忆, 分享旅途拾零
个人资料
正文

航空抗战八年 - 一个飞行员的经历

(2021-01-09 15:30:28) 下一个
航空抗战八年 - 一个飞行员的经历 (1)
 
王钟淦先生1993年来旧金山湾区度假,聊天时讲述他个人在抗战期间的经历。前几年将部分录音资料整理成文字,并加注核对人物事件时间。虽属个人经历、难免有失之偏颇以偏概全挂一漏万之嫌,仍不妨提供一个观察角度,在83载后,管窥抗战期间空军从艰苦挣扎到涅槃重生的八年。
 
----------------------------------------------------------------------
 
1 入航校前在南京的经历
 
中国多灾多难,民国初年起就经历多次军阀战争。最大的不幸,就是军阀占山为王,抽税筹军。有了军队才有政权,像张作霖、张学良、孙传芳、阎西山 …。我们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没有一个政府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政府腐败,军队随便抓人,学校设施不足,年轻人缺乏足够的教育,没有很好的身体素质。
 
我父亲家里是做丝行的,喂茧养丝,南京云老丝业,做缎子用。丝业有黑白行,很多人从事这一行。我们家里几代都从事这行当,生活很苦。我父亲肯读书,先考上秀才,后来又中了举人,不比现在的博士低。他一边读书,一边工作。举人在清朝可以做官,他参加的是最后一次光绪癸卯恩科江南乡试(1903年),没等参加会试,科举制被取消,断了仕途。旧式读书人流落社会,失去前途。(清朝268年,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清代举人总数约在20-30万。每次省级乡试,各省大约出百来个举人。1978-2014年间,全国共有55万名博士毕业。)
 
辛亥革命后,举人的功名没有了。后来南京成立议政会,他在其中担任议员,但不支薪。他曾去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习,待遇很微薄,没办法养家糊口。后来又到南京的英国领事公署,担任“文案”,类似秘书的工作。他只会一点点英文,所以还需要翻译,先将文书翻译成中文,再写成格式公文。领事馆在下关萨家湾,我就出生在附近。
 
孙传芳发动战争,他的势力进入南京。当时军阀至高无上,没有政府观念。我家住在南京城西北角的“仪风门”。附近街边,经常看见达官贵人和军阀的汽车进进出出,车边踏板左右各站一个带着“盒子炮”的卫兵,给我留下很深的印像,觉得军人威武。
 
“仪风门”是南京通往长江边的要道。在南京北部,属荒僻之地。这里地势很高,通过城门的人力车,后面需要有人推着才能向上走。南京人常说,宁睡城南一张床,不住城北一间房。
 
(仪凤门位于南京城西北角,依狮子山而建。明南京建都之初,规划城北为军屯区,百姓多居城南商市区,朱棣迁都北京之时,将仪凤门封堵。直到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梁化凤开仪凤、神策二门,大破复明的郑成功军,仪凤门得以重建。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军队以地道炸塌仪凤门附近城墙,攻克南京。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在仪凤门下铺设了南京第一条近代马路。到了1931年,国民政府改仪凤门为兴中门。1945年日军投降后,在兴中门建有日俘日侨集中营管理所。1971年,兴中门成为南京最后一座被拆除的城门,用于修建建宁路。2006年市政府复建仪凤门,为三孔拱门。过仪凤门可登狮子山望江楼,观长江百舸争流。)
 
我1914年生,到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军)进入南京。这一段,正是民国历史上南京的战乱时期。国民革命军进城前,我父亲在英国领事公署工作。那时在地方上洋人势力很大,洋人高人一等。因为社会上很乱,我们将一些财物放进领事公署,来往的军阀部队一般都会避开洋人,但革命军不一样。
 
3月24日,国民革命军进城后,发生南京事件。军阀统治时期,只要洋人讲话,地方政府没有不服从的。但是北伐军则不同,当时北伐军与洋人作对,在南京取走洋人的物品,我们家的东西也被拿走。我父亲出面为洋人奔走,因而受到不少侮辱。领事对他说,“我们的军队奉命要对革命军进行炮击,我们要撤退到军舰上”。当时南京已经乱了。革命军进城后,对一般民众没有侵犯,但对洋人和为洋人做事者则不同。下午3时多,英美舰从长江向南京开炮。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攻占南京后,南京外侨遭大规模洗劫。24日凌晨,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所属的江右军第2、第6、第40军主力部队未经抵抗即占领南京城。从上午8时许起,南京城内突然爆发大规模的抢劫外国人的排外风潮,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南京城内和下关的外国领事馆、教堂、学校、商社、医院、外侨住宅均遭到侵犯和洗劫。金陵大学副校长美国人文怀恩,震旦大学校长及英国总领事均遇害。下午3时,被围在下关一座小山上的美国领事戴维斯向停泊在长江上的英美军舰发出援救的信号,英美军舰开始炮轰南京。江右军司令程潜一方面制止抢劫,一方面委托红十字会代表同英美军舰联络,请其停止炮击。英美军舰炮击持续约1小时后结束,抢劫风潮逐渐平息。此次事件中,外国平民死亡9人,伤8人。中方因英美炮击死亡36至39人,伤数十人。随后国民政府向列强表示愿意赔偿,但也谴责英美炮轰南京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后,蒋介石称要惩办凶手。但谁是此次事件的元凶呢?国民革命军方面称是直鲁军残部和地痞流氓事前取得北伐军被虏士兵服装,假扮革命军袭击英日美领事馆,并抢劫外侨商店住宅学校医院。中国记者事后调查报告称,国民革命军士兵是肇事祸首,程潜称共产党是幕后主使。此说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发布了通缉南京事件“祸首”—第2、第6军政治部主任李富春和林伯渠的通缉令。南京事件发生于国共分裂前夕,激化了共产党与国民党右派之间的矛盾,被视为国共分裂的重要前奏。")
 
当时英国领事告诉他要开炮,劝他不要回家。但他还是走了回来,……  受到这些刺激,他精神开始有些失常。
 
我大舅舅也是读书人,在宁波的领事馆做“文案”,三舅舅在上海轮船“大来”公司做买办。为了躲避战乱,母亲带着一家人跑到上海,投奔三舅舅。躲进北车站附近的租界。然而上海也不安全,记得有一天,两军发生战斗,爆炸过后,看见几个北伐军追击成十上百的北洋军阀部队。我们观战,还有许多老百姓放爆竹,所谓“兵败如山倒”。我母亲很紧张,让我们走,说上海不能呆,要去宁波。于是全家又搭乘“老江天”号,一船都是宁波人,驶到宁波,在那住了一段时间。
 
后来我父亲自己辗转来到宁波,家里人发现他已经很瘦,完全变了一个人。南京稳定后不久,我们全家返回。他开始精神失常,一路上用手拍着掌说,“这可怎么好?这可怎么好?”
 
父亲回来后失了业,财产也没有了,别人也都对他另眼相看,这一段生活相当艰苦困难,家境中落。生活没办法,靠“丝政”的一点资助生活。这个丝政“敬业会所“类似一个工会组织,帮助有困难的同行。全家从仪凤门搬到新街口一带的“韩家巷”。
 
家道中落后,我弟妹出生,我们之间相差十几年。我原在金陵中学里读书,因为家里生活困难,没有钱交学费。后来改去“安徽中学”读书,这所学校没有学制,不用交学费。我读书不用功,相当不上进,混到高中毕业,正好赶上“中学汇考”。因为不同中学好坏差别很大,所有学生又一同参加考试,我当时害怕这个会考,正好空军招生,就去报了名。当时我父亲已50多岁。至于家里人,我哥哥成都金陵中学毕业,待人不错,一般六年,他读了八年,后来他做“职业学生”,在学校办刊物,帮帮忙;另有一个姐姐,读书还好,她在南京女中毕业,后来去上海“兴业银行”做事。
 
我母亲是很开朗的人,很聪明,做一手好菜,也爱喝一杯酒。我父亲则不抽烟,不喝酒。我父亲从未管过我读书,我们也没有管过下面的弟弟妹妹。还有一个姐夫,朱善培,在南京师范大学,后改中央大学(东南大学),他家里也是做丝“教行”,他们先做“黑行”,后改“缄行”,他比我大十来岁。他们家没有读书人,他曾去美国留学,后来在苏州当教授(朱正元,字善培,1900-85,生于南京。193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1939—85年在浙江大学、江南大学、之江大学、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任物理学教授系主任)。
 
家里通过一个长辈,把我大姐介绍给姐夫。她不太读书,为了这门亲事,家里让她去读书。有两年时间,朱住在我们家。我父亲的第一位夫人是福氏,我母亲是填房。
 
父亲在当地小有名气,人家都指着我们家门说,“这是王举人家”。家里几代都没有过读书人,到了我父亲这一代,却突然冒出一个举人来。我大哥(第一个夫人福氏所生)叫王湩杰,去英国领事馆做中文书记。他生了一个女儿舜华,现在住在广州。
 
朱善培做中学教员,他教书办法很好,学生很敬佩他。不但教物理,还教微积分。我不用功,他就带我去南京郊区“三叉河”一个庙里住下,好专心读书。在中学教了十年中学后,朱考上庚子赔款留学生。去美国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然后回国,继续在大学教书。现在想起来,读书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不能任由环境自生自灭。假如不是读书不好,也不会走到军人这一条路,这也是逼出来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萍踪新语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inomango' 的评论 : 谢谢阅读和评论!
chinomango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感谢楼主,更感谢当事人,能把这段历史传承下去
萍踪新语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如斯' 的评论 : 谢谢您鼓励!我母亲也是37年从南京逃出的,否则没有我们今天。“缄行”还没有查到,看起像是“茧行”的意思。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萍踪新语' 的评论 :
多谢你专门查阅。明白了,白行售卖白丝,黑行经营染丝。教行可能与培训有关。
“缄行”有否可能是“茧行”?

我在静静跟读你的回忆文章。我母亲家是在南京沦陷前夕坐木船逃出去的。
萍踪新语 回复 悄悄话 白行(生产白丝的): ”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汪伪征收蚕丝建设特捐捐率》所载:同宫 丝为7.5%,灰丝为5%,白丝 (含丝经、厂丝)为12%,。。。“ - 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 转型研究》,402页。
教行(大概是负责培训的):“外商洋行并未妨碍中国商人络绎不绝的 设厂行动,相反还应华商丝厂之请求,派遣 “技师”和 “教妇”,。。。” - - 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 转型研究》,103页。
萍踪新语 回复 悄悄话 查了一下黑行,应该与染色有关。“著名的南京 “宁绸”,系将蚕丝染黑炼熟后,以木机织造 而成,黑油鲜亮,永不退色。苏杭等地新式绸厂兴起后,纷纷仿照宁 绸,名曰 “杭宁”、“苏绸”,但投放市场后,“唯浅色者尚能销行,玄 色者终不如南京出品远甚”。” - 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 转型研究》,334页。
https://sgp1.digitaloceanspaces.com/proletarian-library/books/ba91e8768ef227094323b24c9f7944b3.pdf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请教南京丝行:什么是白行、黑行、教行、缄行?
登录后才可评论.